男男同性戀PLWHA心理健康狀況及干預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2 08:53
目的:探討男男同性戀PLWHA(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并針對男男同性戀PLWHA心理健康狀況提出干預策略。方法:以方便抽樣法抽取在南昌市疾控中心、南昌市傳染病醫(yī)院進行CD4細胞檢測的男男同性戀PLWHA68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簡表》(WHOQOL-BREF)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根據(jù)影響男男同性戀PLWHA心理健康相關因素提出心理干預策略。結果:(1)男男同性戀PLWHA焦慮抑郁檢出率分別為29.4%與60.7%,焦慮抑郁得分顯著高于全國常模(P<0.001)。(2)無醫(yī)保、獲助滿意度差、同居、與家人關系差、有吸煙史、CD4細胞數(shù)≤200的男男同性戀PLWHA在SAS量表得分較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同居、無醫(yī)保、獲助滿意度差、年收入低于2.0萬元、與家人關系差、CD4細胞數(shù)≤200的男男同性戀PLWHA在SDS得分高差異顯著(P<0.05)。(3)男男同性戀...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男男同性戀 PLWHA 概念的界定
1.3.2 焦慮概念的界定
1.3.3 抑郁概念的界定
1.3.4 生活質量概念的界定
1.3.5 CD4 細胞與 HIV 檢測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1.1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2.1.2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
2.1.3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的相關因素
2.2 針對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干預措施
2.3 男同性戀人群面臨嚴重心理健康問題
2.4 針對 MSM 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存在明顯的缺陷
2.5 不足和展望
第3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假設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
3.4.2 焦慮自評量表(SAS)
3.4.3 抑郁自評量表
3.4.4 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簡表
第4章 研究結果
4.1 男男同性戀 PLWHA 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
4.1.1 焦慮抑郁總體情況分析
4.1.2 SAS,SDS 得分在不同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情況上差異
4.1.3 SAS,SDS 得分在不同家庭年收入、醫(yī)保情況上的差異
4.1.4 SAS,SDS 得分在不同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人關系、主動尋求幫助情況上差異
4.1.5 SAS,SDS 得分在不同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治療情況上的差異
4.2 男男同性戀 PLWHA 的生活質量現(xiàn)狀
4.2.1 調查 68 名男男同性戀 PLWHA 的生活質量現(xiàn)狀,并與全國常模比較
4.2.2 WHOQOL-BREF 各領域得分在不同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情況上差異
4.2.3 WHOQOL-BREF 得分在不同家庭年收入、醫(yī)保情況上差異
4.2.4 WHOQOL-BREF 得分在不同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人關系、主動獲取幫助情況上差異
4.2.5 WHOQOL-BREF 得分在不同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治療情況上差異
4.2.6 焦慮組與非焦慮組,抑郁組與非抑郁組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 T 檢驗
4.3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相關分析
4.4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相關因素回歸分析
第5章 分析與討論
5.1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現(xiàn)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5.1.1 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因素對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1.2 家庭年收入、醫(yī)保對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1.3 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庭成員關系、主動獲取幫助對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1.4 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是否低于 200、接受治療對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2 男男同性戀 PLWHA 生活質量現(xiàn)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5.2.1 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5.2.2 不同家庭年收入、有無醫(yī)保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2.3 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人關系、是否主動獲取幫助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2.4 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接受治療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2.5 焦慮抑郁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3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
5.4 男男 PLWHA 干預研究
5.4.1 干預評估
5.4.2 干預方法
5.4.3 針對男男同性戀 PLWHA 干預策略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總結
6.2 研究的創(chuàng)新不足
6.2.1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6.2.2 研究的不足之處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男男性行為HIV感染者艾滋病相關羞辱和歧視的調查分析[J]. 李現(xiàn)紅,劉立珍,何國平,王紅紅,黃樹源. 中華護理雜志. 2013(02)
[2]男性產業(yè)工人吸煙行為與抑郁焦慮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 康毅敏,遲寶峰,張星光,劉唯,劉志躍. 內蒙古醫(yī)學雜志. 2012(03)
[3]HIV/AIDS病人生活質量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丁海波,劉靜,徐俊杰,何英,郭曉臨,張子寧,尚紅.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2(01)
[4]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孫永合,樊愛平,嚴秀麗. 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 2011(03)
[5]心理社會因素對HIV陽性者情緒障礙的影響[J]. 高黎黎,王鳴,徐慧芳,陳維清.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0(05)
[6]HIV/AIDS患者心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狀況分析[J]. 張欣華. 齊魯護理雜志. 2009(13)
[7]濟南市男性同性戀人群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 朱曉艷,康殿民,阮師漫,楊慧,朱艷文,傅繼華,劉學真,廖玫珍.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08(20)
[8]艾滋病人心理問題的探討及其應對策略[J]. 高劍波,楊學華,滕錄霞,郭華,岳松偉,周志剛. 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 2008(08)
[9]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反應及干預[J]. 王紅曉,楊月娥,逄艷麗. 實用醫(yī)藥雜志. 2008(06)
[10]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狀況及影響因素[J]. 朱曉艷,康殿民. 預防醫(yī)學論壇. 2008(06)
碩士論文
[1]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質量和相關心理社會因素的研究[D]. 鄭小英.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1
[2]年輕MSM社會網(wǎng)絡特征及其HIV危險行為同伴干預研究[D]. 朱軍禮.安徽醫(yī)科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60154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男男同性戀 PLWHA 概念的界定
1.3.2 焦慮概念的界定
1.3.3 抑郁概念的界定
1.3.4 生活質量概念的界定
1.3.5 CD4 細胞與 HIV 檢測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1.1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2.1.2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
2.1.3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的相關因素
2.2 針對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干預措施
2.3 男同性戀人群面臨嚴重心理健康問題
2.4 針對 MSM 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存在明顯的缺陷
2.5 不足和展望
第3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假設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
3.4.2 焦慮自評量表(SAS)
3.4.3 抑郁自評量表
3.4.4 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簡表
第4章 研究結果
4.1 男男同性戀 PLWHA 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
4.1.1 焦慮抑郁總體情況分析
4.1.2 SAS,SDS 得分在不同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情況上差異
4.1.3 SAS,SDS 得分在不同家庭年收入、醫(yī)保情況上的差異
4.1.4 SAS,SDS 得分在不同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人關系、主動尋求幫助情況上差異
4.1.5 SAS,SDS 得分在不同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治療情況上的差異
4.2 男男同性戀 PLWHA 的生活質量現(xiàn)狀
4.2.1 調查 68 名男男同性戀 PLWHA 的生活質量現(xiàn)狀,并與全國常模比較
4.2.2 WHOQOL-BREF 各領域得分在不同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情況上差異
4.2.3 WHOQOL-BREF 得分在不同家庭年收入、醫(yī)保情況上差異
4.2.4 WHOQOL-BREF 得分在不同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人關系、主動獲取幫助情況上差異
4.2.5 WHOQOL-BREF 得分在不同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治療情況上差異
4.2.6 焦慮組與非焦慮組,抑郁組與非抑郁組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 T 檢驗
4.3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相關分析
4.4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相關因素回歸分析
第5章 分析與討論
5.1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現(xiàn)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5.1.1 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因素對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1.2 家庭年收入、醫(yī)保對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1.3 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庭成員關系、主動獲取幫助對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1.4 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是否低于 200、接受治療對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分析
5.2 男男同性戀 PLWHA 生活質量現(xiàn)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5.2.1 年齡段、文化程度、職業(yè)、戶籍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5.2.2 不同家庭年收入、有無醫(yī)保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2.3 居住情況、獲幫助滿意程度、與家人關系、是否主動獲取幫助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2.4 病程、吸煙史、CD4 細胞數(shù)、接受治療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2.5 焦慮抑郁對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5.3 男男同性戀 PLWHA 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
5.4 男男 PLWHA 干預研究
5.4.1 干預評估
5.4.2 干預方法
5.4.3 針對男男同性戀 PLWHA 干預策略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總結
6.2 研究的創(chuàng)新不足
6.2.1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6.2.2 研究的不足之處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男男性行為HIV感染者艾滋病相關羞辱和歧視的調查分析[J]. 李現(xiàn)紅,劉立珍,何國平,王紅紅,黃樹源. 中華護理雜志. 2013(02)
[2]男性產業(yè)工人吸煙行為與抑郁焦慮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 康毅敏,遲寶峰,張星光,劉唯,劉志躍. 內蒙古醫(yī)學雜志. 2012(03)
[3]HIV/AIDS病人生活質量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丁海波,劉靜,徐俊杰,何英,郭曉臨,張子寧,尚紅.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2(01)
[4]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孫永合,樊愛平,嚴秀麗. 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 2011(03)
[5]心理社會因素對HIV陽性者情緒障礙的影響[J]. 高黎黎,王鳴,徐慧芳,陳維清.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0(05)
[6]HIV/AIDS患者心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狀況分析[J]. 張欣華. 齊魯護理雜志. 2009(13)
[7]濟南市男性同性戀人群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 朱曉艷,康殿民,阮師漫,楊慧,朱艷文,傅繼華,劉學真,廖玫珍.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08(20)
[8]艾滋病人心理問題的探討及其應對策略[J]. 高劍波,楊學華,滕錄霞,郭華,岳松偉,周志剛. 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 2008(08)
[9]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反應及干預[J]. 王紅曉,楊月娥,逄艷麗. 實用醫(yī)藥雜志. 2008(06)
[10]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狀況及影響因素[J]. 朱曉艷,康殿民. 預防醫(yī)學論壇. 2008(06)
碩士論文
[1]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質量和相關心理社會因素的研究[D]. 鄭小英.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1
[2]年輕MSM社會網(wǎng)絡特征及其HIV危險行為同伴干預研究[D]. 朱軍禮.安徽醫(yī)科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60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6015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