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者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以泉州市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21:26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泉州市失獨者進行抽樣調查,而后對186份有效問卷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失獨者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其SCL-90陽性檢出率為45.1%,各因子分均顯著高于全國普通人群;不同性別的失獨者在強迫癥狀、抑郁、焦慮及恐怖因子上有顯著差異,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齡段的失獨者在軀體化、抑郁及焦慮因子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地域的失獨者在強迫癥狀及敵對因子上有顯著差異,城鎮(zhèn)高于農村;失獨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婚姻狀況、子女死亡年齡和子女死亡距今時間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針對失獨者的心理衛(wèi)生狀況,政府有關部門、專業(yè)機構與其他社會組織要通力合作,幫助失獨者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讓他們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文章來源】: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20,38(04)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二、研究結果
(一)失獨者心理問題總檢出率
(二)失獨者SCL-90各因子分與國內正常人群比較
(三)失獨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子樣本比較
1.不同性別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2.不同年齡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3.不同地域及不同婚姻狀況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4.子女死亡年齡及死亡距今時間不同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三、討論
(一)失獨者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
(二)失獨者SCL-90各因子的人口學特征
1.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失獨者
2.不同地域和婚姻狀況的失獨者
3.子女死亡年齡及子女死亡距今時間不同的失獨者
四、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失獨群體的關注度
(二)加強心理干預,為失獨者提供專業(yè)化的心理輔導
(三)建立失獨者聯盟,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環(huán)境氛圍
(四)健全幫扶制度,重視失獨者精神層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失獨者的孤獨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 陳筠,杭榮華. 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2]中國失獨婦女總量、結構及變動趨勢計算機仿真研究[J]. 王廣州. 人口與經濟. 2016(05)
[3]失獨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討——基于媒介失獨家庭社會形象建構的反思[J]. 慈勤英,周冬霞. 中國人口科學. 2015(02)
[4]我國失獨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 侯秀麗,王保慶.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03)
[5]失獨者心理健康狀況初探——以50例失獨父母SSRS與K10的網絡調查為例[J]. 梁明輝,張黎,鞏新鵬,張夢. 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3(12)
[6]我國失獨家庭現狀及幫扶對策研究述評[J]. 南菁,黃鸝. 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7]“失獨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難點及對策分析[J]. 徐赟.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3(01)
[8]從“制度”到“能動性”:對死亡獨生子女家庭扶助機制的思考[J]. 陳雯.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12(02)
[9]SCL-90量表及其常模20年變遷之研究[J]. 童輝杰. 心理科學. 2010(04)
[10]SCL-90信度效度檢驗和常模的再比較[J]. 陳樹林,李凌江.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03(05)
本文編號:3237411
【文章來源】: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20,38(04)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二、研究結果
(一)失獨者心理問題總檢出率
(二)失獨者SCL-90各因子分與國內正常人群比較
(三)失獨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子樣本比較
1.不同性別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2.不同年齡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3.不同地域及不同婚姻狀況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4.子女死亡年齡及死亡距今時間不同的失獨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比較
三、討論
(一)失獨者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
(二)失獨者SCL-90各因子的人口學特征
1.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失獨者
2.不同地域和婚姻狀況的失獨者
3.子女死亡年齡及子女死亡距今時間不同的失獨者
四、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失獨群體的關注度
(二)加強心理干預,為失獨者提供專業(yè)化的心理輔導
(三)建立失獨者聯盟,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環(huán)境氛圍
(四)健全幫扶制度,重視失獨者精神層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失獨者的孤獨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 陳筠,杭榮華. 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2]中國失獨婦女總量、結構及變動趨勢計算機仿真研究[J]. 王廣州. 人口與經濟. 2016(05)
[3]失獨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討——基于媒介失獨家庭社會形象建構的反思[J]. 慈勤英,周冬霞. 中國人口科學. 2015(02)
[4]我國失獨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 侯秀麗,王保慶.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4(03)
[5]失獨者心理健康狀況初探——以50例失獨父母SSRS與K10的網絡調查為例[J]. 梁明輝,張黎,鞏新鵬,張夢. 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13(12)
[6]我國失獨家庭現狀及幫扶對策研究述評[J]. 南菁,黃鸝. 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7]“失獨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難點及對策分析[J]. 徐赟.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3(01)
[8]從“制度”到“能動性”:對死亡獨生子女家庭扶助機制的思考[J]. 陳雯.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12(02)
[9]SCL-90量表及其常模20年變遷之研究[J]. 童輝杰. 心理科學. 2010(04)
[10]SCL-90信度效度檢驗和常模的再比較[J]. 陳樹林,李凌江.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03(05)
本文編號:3237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374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