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側前額葉與腹側海馬神經炎癥在慢性疼痛引起的焦慮情緒中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16:44
慢性疼痛不僅給患者帶來難以忍受的疼痛,同時還伴隨著焦慮、抑郁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發(fā)現,焦慮情緒與腦內的神經炎癥反應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慢性痛引發(fā)的焦慮情緒是否也與神經炎癥有關,目前還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采用坐骨神經選擇性損傷(spared nerve injury,SNI)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動物模型,對下列問題進行探討:1)慢性疼痛大鼠在焦慮形成過程中,焦慮相關神經網絡中重要腦區(qū)內側前額葉(mPFC)、腹側海馬(CA1)和基底外側杏仁核(BLA)內小膠質細胞數量是否改變;2)這些腦區(qū)中促炎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表達的改變情況;3)小膠質細胞活性抑制劑米諾環(huán)素對SNI大鼠的焦慮樣行為、相關腦區(qū)內小膠質細胞及TNF-α表達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1)SNI動物在術后4周時已表現出焦慮樣行為,它們無論是在曠場的中央區(qū)域停留時間還是高架十字迷宮開放臂時間均顯著少于Sham組大鼠(p<0.05),并且這些焦慮樣行為到術后8周時仍然存在。2)免疫組化結果顯示,SNI組在術后2周時,mPFC與vHPC的小膠質細胞的密度均顯著高于Sham組(p<0.05),并可...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慢性痛的簡介
1.2 慢性痛伴隨情緒障礙
1.2.1 慢性痛與焦慮
1.2.2 焦慮情緒障礙的相關腦區(qū)
1.2.3 五羥色胺系統(tǒng)在焦慮情緒障礙中的作用
1.3 小膠質細胞參與焦慮、抑郁情緒障礙
1.3.1 小膠質細胞
1.3.2 促炎因子
1.4 研究問題的提出和設想
1.5 研究意義
2 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動物
2.2 實驗試劑和實驗設備
2.2.1 主要試劑和耗材
2.2.2 主要實驗抗體
2.2.3 實驗儀器和軟件
2.3 慢性痛動物造模及行為測量
2.3.1 慢性痛動物造模
2.3.2 機械痛閾的測定
2.3.3 焦慮樣行為測量
2.4 小膠質細胞測定
2.4.1 大鼠心臟灌流
2.4.2 組織切片
2.4.3 免疫熒光化學實驗
2.5 炎癥因子測量
2.5.1 全蛋白提取
2.5.2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
2.6米諾環(huán)素藥物干預實驗
2.6.1 米諾環(huán)素給藥方法
2.6.2 焦慮樣行為學測量
2.7 實驗流程
2.8 統(tǒng)計分析
3 實驗結果
3.1 SNI術后大鼠機械痛閾檢測結果
3.2 慢性疼痛動物焦慮樣行為學檢測結果
3.2.1 SNI手術顯著降低大鼠高架十字迷宮開放臂停留時間
3.2.2 SNI手術顯著降低大鼠曠場測試中央區(qū)域停留時間
3.3 小膠質細胞表達量檢測結果
3.3.1 慢性痛增加大鼠內側前額葉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3.2 慢性痛增加大鼠腹側海馬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3.3 慢性痛未明顯改變基底外側杏仁核腦區(qū)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4 促炎因子TNF-α表達量檢測結果
3.4.1 慢性痛增強內側前額葉腦區(qū)TNF-α表達
3.4.2 慢性痛增強腹側海馬腦區(qū)TNF-α表達
3.5 米諾環(huán)素干預實驗結果
3.5.1 米諾環(huán)素有效降低SNI大鼠焦慮樣行為
3.5.2 米諾環(huán)素顯著減少內側前額葉和腹側海馬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5.3 米諾環(huán)素顯著降低內側前額葉和腹側海馬TNF-α表達
4 討論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初級軀體感覺皮層在疼痛編碼中的作用[J]. Vierck CJ,黃朝陽.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13(12)
[2]三種大鼠神經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制備和效果比較[J]. 金小高,羅愛林,張廣雄.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5(05)
本文編號:3173738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慢性痛的簡介
1.2 慢性痛伴隨情緒障礙
1.2.1 慢性痛與焦慮
1.2.2 焦慮情緒障礙的相關腦區(qū)
1.2.3 五羥色胺系統(tǒng)在焦慮情緒障礙中的作用
1.3 小膠質細胞參與焦慮、抑郁情緒障礙
1.3.1 小膠質細胞
1.3.2 促炎因子
1.4 研究問題的提出和設想
1.5 研究意義
2 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動物
2.2 實驗試劑和實驗設備
2.2.1 主要試劑和耗材
2.2.2 主要實驗抗體
2.2.3 實驗儀器和軟件
2.3 慢性痛動物造模及行為測量
2.3.1 慢性痛動物造模
2.3.2 機械痛閾的測定
2.3.3 焦慮樣行為測量
2.4 小膠質細胞測定
2.4.1 大鼠心臟灌流
2.4.2 組織切片
2.4.3 免疫熒光化學實驗
2.5 炎癥因子測量
2.5.1 全蛋白提取
2.5.2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
2.6米諾環(huán)素藥物干預實驗
2.6.1 米諾環(huán)素給藥方法
2.6.2 焦慮樣行為學測量
2.7 實驗流程
2.8 統(tǒng)計分析
3 實驗結果
3.1 SNI術后大鼠機械痛閾檢測結果
3.2 慢性疼痛動物焦慮樣行為學檢測結果
3.2.1 SNI手術顯著降低大鼠高架十字迷宮開放臂停留時間
3.2.2 SNI手術顯著降低大鼠曠場測試中央區(qū)域停留時間
3.3 小膠質細胞表達量檢測結果
3.3.1 慢性痛增加大鼠內側前額葉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3.2 慢性痛增加大鼠腹側海馬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3.3 慢性痛未明顯改變基底外側杏仁核腦區(qū)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4 促炎因子TNF-α表達量檢測結果
3.4.1 慢性痛增強內側前額葉腦區(qū)TNF-α表達
3.4.2 慢性痛增強腹側海馬腦區(qū)TNF-α表達
3.5 米諾環(huán)素干預實驗結果
3.5.1 米諾環(huán)素有效降低SNI大鼠焦慮樣行為
3.5.2 米諾環(huán)素顯著減少內側前額葉和腹側海馬小膠質細胞表達密度
3.5.3 米諾環(huán)素顯著降低內側前額葉和腹側海馬TNF-α表達
4 討論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初級軀體感覺皮層在疼痛編碼中的作用[J]. Vierck CJ,黃朝陽.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13(12)
[2]三種大鼠神經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制備和效果比較[J]. 金小高,羅愛林,張廣雄.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5(05)
本文編號:31737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7373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