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不道德行為傾向?qū)ζ渲饔^幸福感的預測:價值沖突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17:10
中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社會情境因素和個體因素都與主觀幸福感關(guān)系密切。聚焦于個體因素中行為層面,已有研究大多關(guān)注個體的積極行為(例如助人)對其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缺乏關(guān)注個體消極行為,特別是不道德行為對其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影響過程的研究。由于中學生處于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和青春期的矛盾沖突階段,因此不道德行為可能會誘發(fā)更強的價值沖突體驗,從而降低主觀幸福感。為此,本研究以中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采用問卷法收集數(shù)據(jù),使用《不道德傾向量表》、《主觀幸福感量表》和《價值沖突量表》,探討價值沖突在不道德行為傾向預測主觀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中學生不道德行為傾向?qū)ζ渲饔^幸福感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不道德行為傾向越強,主觀幸福感越低。2、價值沖突在中學生不道德行為傾向預測主觀幸福感中起中介作用。個體不道德行為越高,價值沖突越強,從而主觀幸福感越低。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主觀幸福感
1.2 不道德行為
1.3 價值沖突
2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shè)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shè)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研究過程
3.3 研究工具
3.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 主要研究結(jié)果
4.1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的差異檢驗
4.2 不道德行為傾向、價值沖突、主觀幸福感的相關(guān)分析
4.3 價值沖突的中介效應檢驗:回歸分析與間接效應檢驗
5 討論
5.1 對研究結(jié)果的解釋和分析
5.2 研究結(jié)果在理論上的啟示
5.3 教育意義
5.4 研究局限
5.5 研究展望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拍照編輯與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積極反饋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孟男,王玉慧,雷靂.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7(06)
[2]略論青少年不良行為的成因及防治對策——基于失范理論的分析[J]. 譚曉鷗,張香蘭.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fā)展[J]. 溫忠麟,葉寶娟.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4]論當前大學生道德價值的沖突與調(diào)適[J]. 吳岳軍. 中國高等教育. 2010(23)
[5]初中生主觀幸福感與家庭功能的關(guān)系[J]. 胡芳,馬迎華,胡利明,鄧新龍,梅金鳳. 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03)
[6]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我和諧的關(guān)系研究[J]. 付偉,雷蕾,于增艷.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8(22)
[7]中國大學生價值觀沖突的實證分析與啟示[J]. 馬永斌,郭思智. 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8(04)
[8]價值觀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guān)系的研究[J]. 王紅時,范曉玲. 長春大學學報. 2008(04)
[9]大學生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相關(guān)性調(diào)查分析[J]. 彭曉玲,周仲瑜,柏偉,熊磊.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2005(02)
[10]中學生學習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初步研究[J]. 馬穎,劉電芝.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5(01)
博士論文
[1]序列不道德行為的動機機制探究[D]. 白仲琪.吉林大學 2019
[2]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D]. 張興貴.華南師范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目標追求中的不道德行為與人生意義感:目標階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 葛欣欣.南京大學 2019
[2]多元文化差異性體驗對不道德行為的影響[D]. 汪曉昕.天津師范大學 2019
[3]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D]. 唐怡.重慶師范大學 2019
[4]自我損耗對不道德行為的影響[D]. 王國森.華東師范大學 2017
[5]大學生價值觀沖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李惠.廣州大學 2012
[6]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D]. 王洪偉.河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65853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主觀幸福感
1.2 不道德行為
1.3 價值沖突
2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shè)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shè)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研究過程
3.3 研究工具
3.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 主要研究結(jié)果
4.1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的差異檢驗
4.2 不道德行為傾向、價值沖突、主觀幸福感的相關(guān)分析
4.3 價值沖突的中介效應檢驗:回歸分析與間接效應檢驗
5 討論
5.1 對研究結(jié)果的解釋和分析
5.2 研究結(jié)果在理論上的啟示
5.3 教育意義
5.4 研究局限
5.5 研究展望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拍照編輯與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積極反饋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孟男,王玉慧,雷靂.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7(06)
[2]略論青少年不良行為的成因及防治對策——基于失范理論的分析[J]. 譚曉鷗,張香蘭.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fā)展[J]. 溫忠麟,葉寶娟.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4]論當前大學生道德價值的沖突與調(diào)適[J]. 吳岳軍. 中國高等教育. 2010(23)
[5]初中生主觀幸福感與家庭功能的關(guān)系[J]. 胡芳,馬迎華,胡利明,鄧新龍,梅金鳳. 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03)
[6]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我和諧的關(guān)系研究[J]. 付偉,雷蕾,于增艷.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8(22)
[7]中國大學生價值觀沖突的實證分析與啟示[J]. 馬永斌,郭思智. 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08(04)
[8]價值觀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guān)系的研究[J]. 王紅時,范曉玲. 長春大學學報. 2008(04)
[9]大學生價值觀與心理健康相關(guān)性調(diào)查分析[J]. 彭曉玲,周仲瑜,柏偉,熊磊.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2005(02)
[10]中學生學習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初步研究[J]. 馬穎,劉電芝.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5(01)
博士論文
[1]序列不道德行為的動機機制探究[D]. 白仲琪.吉林大學 2019
[2]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D]. 張興貴.華南師范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目標追求中的不道德行為與人生意義感:目標階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 葛欣欣.南京大學 2019
[2]多元文化差異性體驗對不道德行為的影響[D]. 汪曉昕.天津師范大學 2019
[3]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D]. 唐怡.重慶師范大學 2019
[4]自我損耗對不道德行為的影響[D]. 王國森.華東師范大學 2017
[5]大學生價值觀沖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李惠.廣州大學 2012
[6]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D]. 王洪偉.河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658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658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