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心理不安全感的傳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17:05
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會遇到各類社會安全問題。人們越來越無法“獨善其身”,大部分時間都會置身于群體之中,這就導致許多不安全事件的影響會在群體中傳播、蔓延。已有研究探討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等單一情緒在群體中發(fā)生傳染的現象。本研究認為,探討心理不安全感這種復雜情緒在個體和群體情境下發(fā)生的傳染情況十分必要,不僅可以豐富情緒傳染的相關理論,還可以為群體性沖突事件的預防、干預和處理提供依據,從而降低群體性事件的不良后果。本文通過兩個研究,以320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使用文本材料和視頻材料兩種刺激材料,采用情境實驗法,探討面臨同樣的不安全事件時,處于個體情境和群體情境下被試的心理不安全感差異,進一步探討群體中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現象,初步探討影響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相關因素。研究結果如下:(1)面對同樣的心理不安全感文本材料,處于不同情境下的被試感受到的心理不安全感水平存在差異。使用前后測的實驗方法,通過對閱讀材料前后不同情境下心理不安全感的結果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群體情境中,被試的心理不安全感各維度得分及總體心理不安全感得分,顯著高于處于個體情境中的被...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文獻綜述和問題提出
1.1 心理不安全感概述
1.1.1 心理不安全感內涵
1.1.2 心理不安全感的測量
1.1.3 心理不安全感的影響因素
1.2 群體情緒概述
1.2.1 群體情緒內涵
1.3 情緒傳染概述
1.3.1 情緒傳染的概念
1.3.2 情緒傳染的產生機制
1.3.3 情緒傳染的影響因素
1.3.4 情緒傳染的測量
1.3.5 群體情緒傳染
1.4 問題提出
1.4.1 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
1.4.2 研究設計與框架
1.4.3 研究意義
2.預實驗心理不安全感誘發(fā)材料有效性驗證
2.1 預實驗目的
2.2 預實驗方法
2.2.1 預實驗對象
2.2.2 預實驗工具
2.2.3 預實驗程序
2.2.4 數據處理
2.3 結果與分析
2.3.1 閱讀文本材料前后心理不安全感得分差異
2.3.2 觀看視頻材料前后心理不安全感得分差異
3.研究一群體中會發(fā)生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現象
3.1 使用文本材料探討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現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設
3.1.3 研究方法
3.1.4 結果與分析
3.2 討論
3.2.1 不同情境下閱讀材料前后心理不安全感差異分析
3.2.2 群體中心理不安全感與感受到他人不安全感的回歸分析
3.3 小結
4.研究二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影響因素研究
4.1 子研究一群體規(guī)模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影響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設
4.1.3 研究方法
4.1.4 結果與分析
4.1.5 討論
4.1.6 小結
4.2 子研究二群體熟悉度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影響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假設
4.2.3 研究方法
4.2.4 結果
4.2.5 討論
4.2.6 小結
5綜合討論和主要結論
5.1 綜合討論
5.1.1 不同情境下被試心理不安全感水平差異
5.1.2 群體心理不安全感水平與周圍人的心理不安全水平之間的關系
5.1.3 群體規(guī)模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水平的影響
5.1.4 群體熟悉度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水平的影響
5.2 研究結論
5.3 研究局限與展望
5.3.1 研究的局限
5.3.2 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情緒模仿在情緒感染中的作用:重讀模仿-反饋機制[J]. 鄧歡,胡平,李振興.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6(02)
[2]Twitter中的情緒傳染現象[J]. 張少群,魏晶晶,廖祥文,簡思遠,陳國龍. 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6(01)
[3]自我分化與社交回避及苦惱的關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 安芹,陳浩.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5)
[4]突發(fā)事件中恐懼情緒感染概率研究[J]. 王春雪,呂淑然,楊凱.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5(09)
[5]先入觀念對情緒感染力的調節(jié)——以教學活動為例[J]. 張奇勇,盧家楣. 心理學報. 2015(06)
[6]團隊氛圍、團隊心理安全感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響[J]. 李云梅,李大為,胡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6)
[7]大學生安全感、自我分化和人際關系的關系[J]. 王艷,安芹.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4(05)
[8]簡單情緒感染及其研究困境[J]. 左世江,王芳,石霞飛,張嘯.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9]大學生攻擊性與社會支持、安全感的相關性[J]. 劉曉秋,陳亞萍.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4)
[10]安全感與幸福感:愛與歸屬感的中介作用和戀愛的調節(jié)作用[J]. 鐵怡,趙久波,張小遠.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4)
碩士論文
[1]大學生心理安全感與不安全感的關系研究[D]. 華小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3
本文編號:3155705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文獻綜述和問題提出
1.1 心理不安全感概述
1.1.1 心理不安全感內涵
1.1.2 心理不安全感的測量
1.1.3 心理不安全感的影響因素
1.2 群體情緒概述
1.2.1 群體情緒內涵
1.3 情緒傳染概述
1.3.1 情緒傳染的概念
1.3.2 情緒傳染的產生機制
1.3.3 情緒傳染的影響因素
1.3.4 情緒傳染的測量
1.3.5 群體情緒傳染
1.4 問題提出
1.4.1 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
1.4.2 研究設計與框架
1.4.3 研究意義
2.預實驗心理不安全感誘發(fā)材料有效性驗證
2.1 預實驗目的
2.2 預實驗方法
2.2.1 預實驗對象
2.2.2 預實驗工具
2.2.3 預實驗程序
2.2.4 數據處理
2.3 結果與分析
2.3.1 閱讀文本材料前后心理不安全感得分差異
2.3.2 觀看視頻材料前后心理不安全感得分差異
3.研究一群體中會發(fā)生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現象
3.1 使用文本材料探討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現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設
3.1.3 研究方法
3.1.4 結果與分析
3.2 討論
3.2.1 不同情境下閱讀材料前后心理不安全感差異分析
3.2.2 群體中心理不安全感與感受到他人不安全感的回歸分析
3.3 小結
4.研究二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影響因素研究
4.1 子研究一群體規(guī)模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影響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設
4.1.3 研究方法
4.1.4 結果與分析
4.1.5 討論
4.1.6 小結
4.2 子研究二群體熟悉度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的影響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假設
4.2.3 研究方法
4.2.4 結果
4.2.5 討論
4.2.6 小結
5綜合討論和主要結論
5.1 綜合討論
5.1.1 不同情境下被試心理不安全感水平差異
5.1.2 群體心理不安全感水平與周圍人的心理不安全水平之間的關系
5.1.3 群體規(guī)模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水平的影響
5.1.4 群體熟悉度對群體心理不安全感傳染水平的影響
5.2 研究結論
5.3 研究局限與展望
5.3.1 研究的局限
5.3.2 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情緒模仿在情緒感染中的作用:重讀模仿-反饋機制[J]. 鄧歡,胡平,李振興.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6(02)
[2]Twitter中的情緒傳染現象[J]. 張少群,魏晶晶,廖祥文,簡思遠,陳國龍. 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6(01)
[3]自我分化與社交回避及苦惱的關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 安芹,陳浩.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5)
[4]突發(fā)事件中恐懼情緒感染概率研究[J]. 王春雪,呂淑然,楊凱.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5(09)
[5]先入觀念對情緒感染力的調節(jié)——以教學活動為例[J]. 張奇勇,盧家楣. 心理學報. 2015(06)
[6]團隊氛圍、團隊心理安全感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響[J]. 李云梅,李大為,胡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6)
[7]大學生安全感、自我分化和人際關系的關系[J]. 王艷,安芹.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4(05)
[8]簡單情緒感染及其研究困境[J]. 左世江,王芳,石霞飛,張嘯. 心理科學進展. 2014(05)
[9]大學生攻擊性與社會支持、安全感的相關性[J]. 劉曉秋,陳亞萍.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4)
[10]安全感與幸福感:愛與歸屬感的中介作用和戀愛的調節(jié)作用[J]. 鐵怡,趙久波,張小遠.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4)
碩士論文
[1]大學生心理安全感與不安全感的關系研究[D]. 華小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3
本文編號:3155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5570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