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隱序列學習中的漸進意識:來自習得知識的發(fā)展與遺忘的證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1-03-16 04:57
內隱學習中的意識研究從二分取向發(fā)展到漸進取向,而內隱序列學習進程中習得知識是否也具有漸進特征呢?本研究采用序列反應時范式和片段再認任務通過操縱學習進程(實驗1)和學測時間間隔(實驗2)來考察內隱序列學習進程中習得知識的發(fā)展與遺忘,結果發(fā)現(xiàn),(1)內隱序列學習中習得的無意識知識多于意識知識;(2)隨著學習的推進,意識知識逐漸增加,而無意識知識則呈減弱趨勢,證實了內隱學習的漸進意識特征;(3)習得的無意識知識具有抗遺忘性,而意識知識在間隔8小時之后開始會出現(xiàn)遺忘。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1.1 內隱學習中意識研究的發(fā)展:從二分取向到漸進取向
1.2 問題提出
2實驗1內隱序列學習進程中的習得知識的發(fā)展
2.1 方法
2.1.1 被試
2.1.2 實驗材料
2.1.3 實驗設計
2.1.4 實驗程序
2.2 結果
2.2.1 不同學習進程中以反應時為指標的知識習得的檢驗
2.2.2 不同學習進程中習得的意識知識和無意識
2.3 討論
3 實驗2內隱序列學習之后習得知識的遺忘
3.1 方法
3.1.1 被試
3.1.2 材料和儀器
3.1.3 實驗設計
3.1.4 實驗程序
3.2 結果
3.2.1 訓練階段以反應時為指標的知識習得的檢驗
3.2.2 在12組段的學習之后, 不同間隔時間下習得知識的保持
3.3 討論
4 總討論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片段再認任務在內隱序列學習研究中的有效性檢驗[J]. 楊海波,劉電芝. 心理學報. 2016(03)
[2]人工語法學習中意識加工的漸進發(fā)展[J]. 張潤來,劉電芝. 心理學報. 2014(11)
[3]內隱學習意識性研究的兩種理論取向:二分與漸進[J]. 張潤來,劉電芝,張劍心,程昊旸. 心理科學. 2013(06)
[4]直覺對內隱學習優(yōu)勢效應的特異性貢獻[J]. 郭秀艷,姜珊,凌曉麗,朱磊,唐菁華. 心理學報. 2011(09)
[5]第二任務對內隱序列學習的影響[J]. 付秋芳,傅小蘭. 心理科學. 2010(04)
[6]內隱學習的回顧與展望[J]. 郭秀艷. 全球教育展望. 2004(02)
[7]試析內隱學習的長時功效[J]. 郭秀艷. 應用心理學. 2003(04)
[8]中學生顏色內隱學習特征的實驗研究[J]. 郭秀艷,鄒玉梅,李強,孫怡.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3(02)
本文編號:3085450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1.1 內隱學習中意識研究的發(fā)展:從二分取向到漸進取向
1.2 問題提出
2實驗1內隱序列學習進程中的習得知識的發(fā)展
2.1 方法
2.1.1 被試
2.1.2 實驗材料
2.1.3 實驗設計
2.1.4 實驗程序
2.2 結果
2.2.1 不同學習進程中以反應時為指標的知識習得的檢驗
2.2.2 不同學習進程中習得的意識知識和無意識
2.3 討論
3 實驗2內隱序列學習之后習得知識的遺忘
3.1 方法
3.1.1 被試
3.1.2 材料和儀器
3.1.3 實驗設計
3.1.4 實驗程序
3.2 結果
3.2.1 訓練階段以反應時為指標的知識習得的檢驗
3.2.2 在12組段的學習之后, 不同間隔時間下習得知識的保持
3.3 討論
4 總討論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片段再認任務在內隱序列學習研究中的有效性檢驗[J]. 楊海波,劉電芝. 心理學報. 2016(03)
[2]人工語法學習中意識加工的漸進發(fā)展[J]. 張潤來,劉電芝. 心理學報. 2014(11)
[3]內隱學習意識性研究的兩種理論取向:二分與漸進[J]. 張潤來,劉電芝,張劍心,程昊旸. 心理科學. 2013(06)
[4]直覺對內隱學習優(yōu)勢效應的特異性貢獻[J]. 郭秀艷,姜珊,凌曉麗,朱磊,唐菁華. 心理學報. 2011(09)
[5]第二任務對內隱序列學習的影響[J]. 付秋芳,傅小蘭. 心理科學. 2010(04)
[6]內隱學習的回顧與展望[J]. 郭秀艷. 全球教育展望. 2004(02)
[7]試析內隱學習的長時功效[J]. 郭秀艷. 應用心理學. 2003(04)
[8]中學生顏色內隱學習特征的實驗研究[J]. 郭秀艷,鄒玉梅,李強,孫怡.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3(02)
本文編號:30854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8545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