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追求情境下的折中效應 ——基于價值變化的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1-03-08 06:05
目標追求貫穿于人的一生。本研究遵循行為決策助推的思路,旨在通過經(jīng)典的行為決策效應(折中效應)幫助人們堅守長期目標,減少目標背離行動。折中效應指的是當某一備擇項成為選擇集中的“折中項”時其被選概率上升的現(xiàn)象。研究通過三個實驗揭示了目標追求情境下的折中效應,并從價值變化角度對其產(chǎn)生機制進行了探討。實驗一在職業(yè)選擇情境下,以職業(yè)發(fā)展為長期目標,以公司提供的學習機會和起薪為選項維度,考察當人們面臨目標一致和目標背離兩個決策選項時,分別在目標一致選項側或目標背離選項側添加一個新的極端選項,是否會改變決策者對原決策選項的偏好,產(chǎn)生折中效應。結果表明,在目標一致選項側添加長期結果更好、短期結果更壞的極端目標一致項時,發(fā)生了折中效應。但實驗未在目標背離選項側發(fā)現(xiàn)顯著折中效應,即在目標背離選項側添加長期結果更壞、短期結果更好的極端背離項不會顯著提升決策者選擇原目標背離項的可能性。實驗二在餐廳選擇情境下,以健康為長期目標,以餐廳衛(wèi)生情況和菜品口感為選項的兩個維度,再次重復了目標一致側的折中效應。同時,選項特征價值評估結果表明:添加極端的目標一致項后,原目標一致項的短期結果價值顯著提升,長期結果價值顯著下降...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經(jīng)濟性-質(zhì)量二維度折中效應示意??在上折中應生過程中,C外加的(Extreme?Otion),?B??
追求過程中目標一致/背離行動選擇的折中效應??行為決策視角下的目標追求過程跨期選擇范式,發(fā)現(xiàn)其與消二維框架有相似之處。一方面,兩者均涉及兩個維度:消費個維度通常為商品的兩個特征(如經(jīng)濟性-質(zhì)量),而目標追果與短期結果。另一方面,兩者均需對選項的兩個維度進行下,目標一致項與目標背離項在長、短期結果上各有優(yōu)劣,集選項的占優(yōu)特性類似。??,推測在目標追求情境下也可通過添加極端項的方式改變?nèi)四繕吮畴x行動的選擇偏好。具體來講,如圖1.2所示,A為目背離項,預期在目標一致側添加長期結果更好、短期結果更夠提升A相比B的被選率,目標背離側同理。??
圖2.?1折中效應極端選項添加位置示意(圖取自Sheng,?Parker,?Nakamoto,?2005)??然而,實際研究中BG與BI兩條連線的具體位置無法確定。例如Pechtl?(2009)??在多個位置添加額外選項后發(fā)現(xiàn),圖2.2中圓角矩形框內(nèi)的兩個選項(E(ii))能??夠提升目標項(A)相比競爭項(B)的被選率。此時,盡管E(ii)與等值線的偏??離程度較大
本文編號:3070549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經(jīng)濟性-質(zhì)量二維度折中效應示意??在上折中應生過程中,C外加的(Extreme?Otion),?B??
追求過程中目標一致/背離行動選擇的折中效應??行為決策視角下的目標追求過程跨期選擇范式,發(fā)現(xiàn)其與消二維框架有相似之處。一方面,兩者均涉及兩個維度:消費個維度通常為商品的兩個特征(如經(jīng)濟性-質(zhì)量),而目標追果與短期結果。另一方面,兩者均需對選項的兩個維度進行下,目標一致項與目標背離項在長、短期結果上各有優(yōu)劣,集選項的占優(yōu)特性類似。??,推測在目標追求情境下也可通過添加極端項的方式改變?nèi)四繕吮畴x行動的選擇偏好。具體來講,如圖1.2所示,A為目背離項,預期在目標一致側添加長期結果更好、短期結果更夠提升A相比B的被選率,目標背離側同理。??
圖2.?1折中效應極端選項添加位置示意(圖取自Sheng,?Parker,?Nakamoto,?2005)??然而,實際研究中BG與BI兩條連線的具體位置無法確定。例如Pechtl?(2009)??在多個位置添加額外選項后發(fā)現(xiàn),圖2.2中圓角矩形框內(nèi)的兩個選項(E(ii))能??夠提升目標項(A)相比競爭項(B)的被選率。此時,盡管E(ii)與等值線的偏??離程度較大
本文編號:30705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7054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