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口標志中跑員形象對方向選擇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04 10:12
安全出口標志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它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如果出現(xiàn)火災、地震等險情,安全出口標志可以引導人們找到安全地帶并擺脫危險。為了探究安全出口標志對人們方向選擇的影響,本研究選取安全出口標志中的跑員形象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空間Stroop范式和線索-靶子范式,通過兩個實驗考察安全出口標志中的跑員形象對人們方向選擇的影響。實驗一采用2(空間關系:一致、沖突)X2(安裝位置:高位、低位)的被試內實驗設計,探究了跑員形象本身及其安裝位置對被試方向選擇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安裝位置主效應、安裝位置與空間關系的交互效應小顯著;空間關系主效應顯著,當跑員的方向與其所在水平安裝位置方向的空間關系沖突時,被試進行方向選擇的反應時比在一致情況下要長,實驗一驗證了跑員形象具有方向性,且通過錯誤后反應時延長現(xiàn)象表明被試在方向選擇的過程中存在自上而下的認知加工控制。實驗二采用了 2(空間關系:一致、沖突)X2(線索提示有效性:有效線索、無效線索)的被試內實驗設計,研究了外源性空間線索提示下,跑員形象對被試方向選擇過程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空間關系與線索提示有效性之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空間關系主效應顯著,被試在...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安全出口標志
1.1安全標志??1.1.1安全出口標志的含義??安全出口標志指懸掛在緊急逃生路途中的安全門以及終端安全門上方或側??面的標志,它是應急導向標識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出口標志一般安裝在門??的上方,有時也采用標記門框、門把手和其他開啟設施,或者照明等方式實現(xiàn),??表明通過此門可到達安全地帶(盧蔚,2015)。??1982年,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教授泰田幸福教授及其團隊設計出了安全出口??的圖形標志(見圖1),圖形標志中以小綠人跑進門的位置來表示“通過這道門即??可到達安全地帶”。1987年,國際標準化機構(丨SO)規(guī)定此圖形標志為緊急出口??標識的樣式(衛(wèi)紅霞,2018)。這之后不久,中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加拿??大等地也陸續(xù)采用此圖形標志作為安全出口標識(見圖2)。??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人們需通過應急導向標志(見圖3)尋找到安全出口進??行逃生。應急導向標志是指由方向輔助標志、安全出口圖形標志和(或)文字輔??助標志組成的標志,它也是應急導向標識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鯤,2015)。??在緊急情況下,應急導向標志能指引方向,幫助人們尋找到安全出口脫離險境。??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常常也將應急導向標志稱為安全出口標志。??
警示的信息溝通理論模型是在C-HIP理論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的完善。該理??論指出(Laughery,?2006),安全標志風險信息的溝通過程應該分為四個部分(見??圖5),安全標志的設計者或安全標志警告信息的傳播者即此模型中的“發(fā)送者”,??圖中的“媒介”指的是安全警示信息是如何呈現(xiàn)的,發(fā)送者將包含風險警示的信息??通過媒介傳送給接收者,接收者是安全警示信息的目標受眾,至此,一輪信息的??溝通才算成功完成。發(fā)送者、媒介、信息以及接收人是此鏈路中重要的部分,缺??一不可。???1?信息????發(fā)送者?????—.???接收者????|?媒介????圖5信息溝通理論模型??1.2.3警示有效性的相關研究??如何設計有效的警示一直是研宄人員關注的問題。研宄人員對影響警示有效??性的因素進行了許多探宄。隨著研宄領域的深入,研宄范圍逐步擴大,包括對個??體特征和情境因素的探索。??(1)注意加工階段的影響因素??王曉潔(2015)指出人們對警示信息的處理始于人們對周圍環(huán)境中警示信息??的感知,如果警示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則警示標志設計得再美觀,也是徒勞??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綠人”皮特托先生[J]. 衛(wèi)紅霞. 安全與健康. 2018(12)
[2]GB/T 35413-2017《應急導向系統(tǒng)評價指南》國家標準解讀[J]. 劉榮富,陳亮,歐陽琴飛,徐鑫. 標準科學. 2018(07)
[3]LED主動發(fā)光交通標志視認性能研究[J]. 陸鍵,徐韜,彭一川,劉干. 中國公路學報. 2018(04)
[4]視覺空間注意對標識系統(tǒng)設計的影響研究[J]. 訾鵬.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17(06)
[5]情緒對安全標志識別影響研究[J]. 王春雪,呂淑然.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6(03)
[6]認識最新的消防安全標志——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標志 第1部分:標志》實施[J]. 胡鯤. 中國標準導報. 2015(10)
[7]煤礦工作場所安全標志理解的個體影響因素分析[J]. 李世波,姜偉,張亞男,李林娜.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5(04)
[8]基于視覺生理的民機應急出口標志字體研究[J]. 朱志勝. 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 2014(04)
[9]安全標志邊框形狀及顏色的視覺注意特征研究[J]. 張坤,崔彩彩,牛國慶,景國勛.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4(06)
[10]輔助文字對安全標志識別性影響的眼動研究[J]. 牛國慶,崔彩彩,張坤.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4)
博士論文
[1]錯誤后調整效應產生機制及影響因素探究[D]. 王麗君.西南大學 2017
[2]安全管理中安全標志及其設計要素的感知機理研究[D]. 卞軍.浙江大學 2014
[3]返回抑制對空間Stroop沖突解決的影響[D]. 付佳.東北師范大學 2010
[4]安全標志有效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 袁京鵬.浙江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注意網絡的警覺功能調制錯誤后適應[D]. 劉長平.西南大學 2016
[2]產品手冊中警告呈現(xiàn)特征對其加工過程影響的眼動研究[D]. 王曉潔.天津師范大學 2015
[3]城市應急導向系統(tǒng)建設效果評估理論及方法研究[D]. 盧蔚.東華大學 2015
[4]注意定向模式和注意選擇模式關系的研究[D]. 王樹林.華中師范大學 2015
[5]返回抑制對情緒Stroop的影響[D]. 賀翠玉.曲阜師范大學 2014
[6]閾下空間線索引發(fā)注意定向的實驗研究及其應用[D]. 楊芳.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3
[7]選擇性注意對3~4歲幼兒規(guī)則使用的影響[D]. 崔樂悠.浙江師范大學 2011
[8]安全標志信號詞風險信息處理實驗研究[D]. 金晶.浙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018143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安全出口標志
1.1安全標志??1.1.1安全出口標志的含義??安全出口標志指懸掛在緊急逃生路途中的安全門以及終端安全門上方或側??面的標志,它是應急導向標識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出口標志一般安裝在門??的上方,有時也采用標記門框、門把手和其他開啟設施,或者照明等方式實現(xiàn),??表明通過此門可到達安全地帶(盧蔚,2015)。??1982年,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教授泰田幸福教授及其團隊設計出了安全出口??的圖形標志(見圖1),圖形標志中以小綠人跑進門的位置來表示“通過這道門即??可到達安全地帶”。1987年,國際標準化機構(丨SO)規(guī)定此圖形標志為緊急出口??標識的樣式(衛(wèi)紅霞,2018)。這之后不久,中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加拿??大等地也陸續(xù)采用此圖形標志作為安全出口標識(見圖2)。??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人們需通過應急導向標志(見圖3)尋找到安全出口進??行逃生。應急導向標志是指由方向輔助標志、安全出口圖形標志和(或)文字輔??助標志組成的標志,它也是應急導向標識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鯤,2015)。??在緊急情況下,應急導向標志能指引方向,幫助人們尋找到安全出口脫離險境。??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常常也將應急導向標志稱為安全出口標志。??
警示的信息溝通理論模型是在C-HIP理論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的完善。該理??論指出(Laughery,?2006),安全標志風險信息的溝通過程應該分為四個部分(見??圖5),安全標志的設計者或安全標志警告信息的傳播者即此模型中的“發(fā)送者”,??圖中的“媒介”指的是安全警示信息是如何呈現(xiàn)的,發(fā)送者將包含風險警示的信息??通過媒介傳送給接收者,接收者是安全警示信息的目標受眾,至此,一輪信息的??溝通才算成功完成。發(fā)送者、媒介、信息以及接收人是此鏈路中重要的部分,缺??一不可。???1?信息????發(fā)送者?????—.???接收者????|?媒介????圖5信息溝通理論模型??1.2.3警示有效性的相關研究??如何設計有效的警示一直是研宄人員關注的問題。研宄人員對影響警示有效??性的因素進行了許多探宄。隨著研宄領域的深入,研宄范圍逐步擴大,包括對個??體特征和情境因素的探索。??(1)注意加工階段的影響因素??王曉潔(2015)指出人們對警示信息的處理始于人們對周圍環(huán)境中警示信息??的感知,如果警示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則警示標志設計得再美觀,也是徒勞??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綠人”皮特托先生[J]. 衛(wèi)紅霞. 安全與健康. 2018(12)
[2]GB/T 35413-2017《應急導向系統(tǒng)評價指南》國家標準解讀[J]. 劉榮富,陳亮,歐陽琴飛,徐鑫. 標準科學. 2018(07)
[3]LED主動發(fā)光交通標志視認性能研究[J]. 陸鍵,徐韜,彭一川,劉干. 中國公路學報. 2018(04)
[4]視覺空間注意對標識系統(tǒng)設計的影響研究[J]. 訾鵬.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17(06)
[5]情緒對安全標志識別影響研究[J]. 王春雪,呂淑然.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6(03)
[6]認識最新的消防安全標志——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標志 第1部分:標志》實施[J]. 胡鯤. 中國標準導報. 2015(10)
[7]煤礦工作場所安全標志理解的個體影響因素分析[J]. 李世波,姜偉,張亞男,李林娜.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5(04)
[8]基于視覺生理的民機應急出口標志字體研究[J]. 朱志勝. 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 2014(04)
[9]安全標志邊框形狀及顏色的視覺注意特征研究[J]. 張坤,崔彩彩,牛國慶,景國勛.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4(06)
[10]輔助文字對安全標志識別性影響的眼動研究[J]. 牛國慶,崔彩彩,張坤.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4)
博士論文
[1]錯誤后調整效應產生機制及影響因素探究[D]. 王麗君.西南大學 2017
[2]安全管理中安全標志及其設計要素的感知機理研究[D]. 卞軍.浙江大學 2014
[3]返回抑制對空間Stroop沖突解決的影響[D]. 付佳.東北師范大學 2010
[4]安全標志有效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 袁京鵬.浙江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注意網絡的警覺功能調制錯誤后適應[D]. 劉長平.西南大學 2016
[2]產品手冊中警告呈現(xiàn)特征對其加工過程影響的眼動研究[D]. 王曉潔.天津師范大學 2015
[3]城市應急導向系統(tǒng)建設效果評估理論及方法研究[D]. 盧蔚.東華大學 2015
[4]注意定向模式和注意選擇模式關系的研究[D]. 王樹林.華中師范大學 2015
[5]返回抑制對情緒Stroop的影響[D]. 賀翠玉.曲阜師范大學 2014
[6]閾下空間線索引發(fā)注意定向的實驗研究及其應用[D]. 楊芳.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3
[7]選擇性注意對3~4歲幼兒規(guī)則使用的影響[D]. 崔樂悠.浙江師范大學 2011
[8]安全標志信號詞風險信息處理實驗研究[D]. 金晶.浙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0181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181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