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情障礙個體面部表情識別特征及執(zhí)行功能受損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述情障礙個體面部表情識別特征及執(zhí)行功能受損的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述情障礙是情緒認知加工和調(diào)節(jié)過程中存在的一種缺陷,在情感識別和表達方面存在困難。述情障礙個體通常表現(xiàn)出社會適應能力弱、人際關(guān)系冷淡、應對緊張情境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了個體的身心健康。面部表情作為一種重要的非言語交流方式,是傳達情緒信息的重要載體,是獲得情緒信息的重要途徑。對面部表情進行識別不僅可以有助于判斷個體所傳達的內(nèi)部情緒狀態(tài)和意圖,而且還可以對其進行回饋,產(chǎn)生社會互動。因此十分有必要對述情障礙個體識別面部表情的特點進行研究。述情障礙個體通常表現(xiàn)出執(zhí)行功能受損,尤其是抑制干擾情緒信息的能力。但關(guān)于該方面的實證研究仍舊很少,使用的實驗材料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在日常生活中,面部表情所表現(xiàn)出的情緒與我們接受到的其他情緒信息并不總是一致的,個體能否敏銳的發(fā)現(xiàn)這種沖突,并據(jù)此快速作出判斷,是保證社會交往順暢進行重要能力。因此十分有必要探討情緒沖突情境下述情障礙個體面部表情識別能力。本研究為了考察述情障礙個體對人的面部表情信息的識別特征,并探索可能存在的認知機制,設計面部表情命名任務和評定任務來和面孔——詞Stroop任務兩個實驗進行研究。首先通過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20)篩選出述情障礙個體(33人)和非述情障礙個體(34人),從中國化情緒面孔圖片系統(tǒng)選取面部表情圖片作為實驗材料,所有被試接受面部表情識別任務(命名任務與評定任務)和面孔——詞Stroop任務。通過實驗研究,得出如下結(jié)論:(1)述情障礙個體對于7種面部表情的識別能力弱于非述情障礙個體。其中,述情障礙個體最容易識別高興表情,對悲傷表情的識別能力高于其他3種消極表情(憤怒、厭惡、恐懼),對厭惡、恐懼、憤怒表情識別能力較差。(2)述情障礙個體在正負性面部表情的命名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在評定能力上沒有顯著差異。(3)情緒沖突條件下,述情障礙個體在面部表情識別中表現(xiàn)出情緒一致性效應。(4)述情障礙個體對情緒干擾信息的抑制能力較弱,存在執(zhí)行功能上的缺陷。
【關(guān)鍵詞】:述情障礙 面部表情識別 執(zhí)行功能 面孔——詞Stroop范式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2.2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文獻綜述9-16
- 1.1 述情障礙概述9-11
- 1.1.1 述情障礙的概念與內(nèi)涵9-10
- 1.1.2 述情障礙的測量10-11
- 1.2 述情障礙的發(fā)生機制11-13
- 1.2.1 述情障礙的遺傳機制11
- 1.2.2 述情障礙的神經(jīng)生物學機制11-12
- 1.2.3 述情障礙的社會機制12-13
- 1.3 述情障礙與面部表情識別13-15
- 1.3.1 面部表情與面部表情識別的定義13-14
- 1.3.2 述情障礙與面部表情識別的相關(guān)研究14-15
- 1.4 述情障礙與執(zhí)行功能15-16
- 2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16-18
- 2.1 問題提出16-17
- 2.2 研究目的17
- 2.3 研究意義17-18
- 3 實驗一:述情障礙個體對面部表情識別的特征研究18-27
- 3.1 研究目的18
- 3.2 研究方法18-20
- 3.2.1 被試18
- 3.2.2 實驗工具材料18-19
- 3.2.3 實驗設計與程序19-20
- 3.2.4 面部表情命名任務的計分方式20
- 3.2.5 實驗數(shù)據(jù)收集與處理20
- 3.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20-26
- 3.3.1 面部表情命名20-23
- 3.3.2 面部表情評定23-26
- 3.3.3 述情障礙個體在面部表情命名任務與評定任務上的得分差異26
- 3.4 討論26-27
- 4 實驗二:述情障礙個體執(zhí)行功能受損的實驗研究27-32
- 4.1 研究目的27
- 4.2 研究方法27-28
- 4.2.1 被試27
- 4.2.2 實驗工具材料27
- 4.2.3 實驗設計與程序27-28
- 4.2.4 實驗數(shù)據(jù)收集與處理28
- 4.3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28-32
- 4.3.1 Stroop任務反應正確率分析28-29
- 4.3.2 Stroop任務反應時分析29-31
- 4.3.3 述情障礙個體Stroop任務反應正確率、反應時分析31-32
- 4.4 討論32
- 5 總討論32-35
- 5.1 述情障礙個體面部表情識別的特征33-34
- 5.2 述情障礙個體的執(zhí)行功能受損表現(xiàn)34
- 5.3 研究不足與展望34-35
- 6 結(jié)論35-36
- 參考文獻36-42
- 附錄42-48
- 致謝48-50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玉琴;趙清永;;面部表情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11期
2 鄒沛;;文化差異對面部表情的影響:從“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權(quán)力距離”維度分析[J];老區(qū)建設;2011年08期
3 孟昭蘭,閻軍,孟憲東;確定嬰兒面部表情模式的初步嘗試[J];心理學報;1985年01期
4 王壘,孟昭蘭;成人面部表情及其判斷的初步探討[J];心理學報;1986年04期
5 孟昭蘭;為什么面部表情可以作為情緒研究的客觀指標[J];心理學報;1987年02期
6 劉宗粵;;演講的非語言溝通:面部表情[J];應用心理學;1990年03期
7 崔慶梅;王秀文;;日本人的"禮Q\0作法"——微笑[J];日語知識;2006年02期
8 詹姆斯·施里夫;紀偉國;;面部表情是人類的普遍“語言”?[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01期
9 杜經(jīng)綸;姚志劍;謝世平;史家波;曹燕翔;滕皋軍;;中國面部表情視頻系統(tǒng)的初步建立[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年05期
10 謝莉;;論舞蹈教學中面部表情的培養(yǎng)[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松林;張忠秋;;世界頂級男子跳水三米板運動員奧運會決賽面部表情特征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2 王翔南;;人類表情與情緒的相關(guān)性探討[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王振宏;田博;崔雪融;;3-6歲幼兒面部表情指認與命名能力的發(fā)展特點[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孟昭蘭;閻軍;孟憲東;;中國兒童面部表情模式制作及分析[A];全國第五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84年
5 張竇斐;孫丹;李文輝;蔣重清;;快速反應條件下動態(tài)呈現(xiàn)阻礙面部表情加工的腦電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嚴t榯,
本文編號:3011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