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為韓語的漢語學習者加工“V+N1+的+N2”歧義結(jié)構(gòu)的眼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30 14:26
以28名母語為韓語的漢語學習者和28名漢語母語者為被試,運用眼動技術(shù),闡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句子加工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在句法歧義結(jié)構(gòu)加工過程中,語義和語境在早期加工階段即時起作用,符合句子加工理論中的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約的模型。在本實驗中,母語為韓語的漢語學習者漢語水平接近漢語母語者水平,其L2句子晚期加工也與漢語母語者趨于一致,符合L2句子加工的會聚假設(shè)。母語為韓語的學習者漢語句子加工是限制性并行的,符合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約的模型。
【文章來源】: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9,1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語關(guān)系從句掛靠的歧義消解研究[J]. 戴運財,王同順,余樟亞. 外語界. 2013(04)
[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關(guān)系從句習得難度調(diào)查[J]. 戴運財.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3]漢韓句子成分比較[J]. 徐英紅.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9(03)
[4]關(guān)系從句掛靠偏向研究[J]. 牛萌萌,吳一安. 現(xiàn)代外語. 2007(03)
[5]論歧義結(jié)構(gòu)的潛在性[J]. 馮志偉. 中文信息學報. 1995(04)
本文編號:3009059
【文章來源】: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9,1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語關(guān)系從句掛靠的歧義消解研究[J]. 戴運財,王同順,余樟亞. 外語界. 2013(04)
[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關(guān)系從句習得難度調(diào)查[J]. 戴運財.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3]漢韓句子成分比較[J]. 徐英紅.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9(03)
[4]關(guān)系從句掛靠偏向研究[J]. 牛萌萌,吳一安. 現(xiàn)代外語. 2007(03)
[5]論歧義結(jié)構(gòu)的潛在性[J]. 馮志偉. 中文信息學報. 1995(04)
本文編號:30090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090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