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閱讀中助詞切分粘著性的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7 10:53
采用詞切分任務,以小學二、四、六年級兒童和大學生共902人為被試,從發(fā)展視角探討了助詞切分的左側粘著特點及影響因素。結果發(fā)現(xiàn):(1)各年級被試均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左側粘著,且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2)當助詞左鄰副詞、動詞時,左側粘著在小學二年級就已出現(xiàn),并隨年級增長而上升;但當助詞左鄰名詞、形容詞時,在整個小學階段未出現(xiàn)左側粘著。表明助詞切分的左側粘著既受讀者閱讀水平,又受左側詞詞性的調節(jié)。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 2020,4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2.2 實驗材料選擇及評定
2.3 實驗程序
2.4 粘著比率分析
3 結果
3.1 助詞“左側粘著”的特點及其發(fā)展
3.2 左側鄰近詞詞性對助詞“左側粘著”發(fā)展的影響
4 討論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標記“著”語法化的重新審視[J]. 彭睿. 語言科學. 2019(03)
[2]閱讀過程中的詞跳讀及其產(chǎn)生的認知機制[J]. 臧傳麗,鹿子佳,白玉,張慢慢.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8(04)
[3]閱讀中的眼跳目標選擇問題[J]. 李玉剛,黃忍,滑慧敏,李興珊.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3)
[4]中文閱讀的基本信息加工單元初探[J]. 閆國利,何立媛,宋子明.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6(01)
[5]“詞綴少、語綴多”的內涵及其理論意義[J]. 楊炎華.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2)
[6]不同年級學生詞邊界劃分的發(fā)展研究[J]. 付彧,何立媛,吳蕊涵,閆國利.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5(01)
[7]狀態(tài)補語中的達成“得”[J]. 熊仲儒. 語言科學. 2014(03)
[8]漢語雙音節(jié)副詞后“地”的零形式化趨勢及原因探析[J]. 魏兆惠. 語言研究. 2014(02)
[9]不同年級學生詞意識發(fā)展的研究[J]. 張?zhí)m蘭,閆國利,白學軍. 南開語言學刊. 2013(01)
[10]詞綴少但語綴多——漢語語法特點的重新概括[J]. 徐杰.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2)
本文編號:3002926
【文章來源】:心理科學. 2020,4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2.2 實驗材料選擇及評定
2.3 實驗程序
2.4 粘著比率分析
3 結果
3.1 助詞“左側粘著”的特點及其發(fā)展
3.2 左側鄰近詞詞性對助詞“左側粘著”發(fā)展的影響
4 討論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標記“著”語法化的重新審視[J]. 彭睿. 語言科學. 2019(03)
[2]閱讀過程中的詞跳讀及其產(chǎn)生的認知機制[J]. 臧傳麗,鹿子佳,白玉,張慢慢.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8(04)
[3]閱讀中的眼跳目標選擇問題[J]. 李玉剛,黃忍,滑慧敏,李興珊.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3)
[4]中文閱讀的基本信息加工單元初探[J]. 閆國利,何立媛,宋子明.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6(01)
[5]“詞綴少、語綴多”的內涵及其理論意義[J]. 楊炎華.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2)
[6]不同年級學生詞邊界劃分的發(fā)展研究[J]. 付彧,何立媛,吳蕊涵,閆國利.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5(01)
[7]狀態(tài)補語中的達成“得”[J]. 熊仲儒. 語言科學. 2014(03)
[8]漢語雙音節(jié)副詞后“地”的零形式化趨勢及原因探析[J]. 魏兆惠. 語言研究. 2014(02)
[9]不同年級學生詞意識發(fā)展的研究[J]. 張?zhí)m蘭,閆國利,白學軍. 南開語言學刊. 2013(01)
[10]詞綴少但語綴多——漢語語法特點的重新概括[J]. 徐杰.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2)
本文編號:30029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0292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