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覺刺激位置的一致性和陌生面孔自我優(yōu)先效應對識臉錯覺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1-11 11:24
隨著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自我意識可塑性的問題。Tsakiris在2008年第一次提出了“識臉錯覺”范式,在他的系列研究中發(fā)現同步的多感覺視覺-觸覺刺激可以改變自我面孔表征。本研究采用經典的“識臉錯覺”范式,利用兩個實驗對多感覺刺激位置的一致性以及陌生面孔自我優(yōu)先效應對中國大學生“識臉錯覺”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實驗一采用《人際反應指針量表》、《錯覺體驗調查表》、《自編吸引力、信任度、相似度評價問卷》以及“面孔自我識別任務”、“同步多感覺刺激任務”為測量工具和任務,探究多感覺刺激位置的一致性對“識臉錯覺”的影響以及錯覺表征的穩(wěn)定性,結果發(fā)現:1.中國大學生可以體驗到識臉錯覺,性別不影響錯覺體驗;2.錯覺表征短時間內能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實驗二采用“面孔自我識別任務”和“匹配判斷任務”探究陌生面孔自我優(yōu)先效應對“識別錯覺”的影響,結果發(fā)現:知覺加工中存在著陌生面孔自我優(yōu)先效應,但這種效應并不能誘發(fā)識臉錯覺。
【學位單位】:武漢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42
【部分圖文】:
此界面直到被試反應后才跳轉,整個任務流程如圖3.1 所示(圖 3.2 的被試正在接受自我識別任務)。圖 3.1 面孔自我識別任務 圖3.2 被試正在接受測試
自己感覺的位置后點擊提交,此界面直到被試反應后才跳轉,整個任務流程如圖3.1 所示(圖 3.2 的被試正在接受自我識別任務)。圖 3.1 面孔自我識別任務 圖3.2 被試正在接受測試
武漢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感覺刺激任務(Interpersonal Multisensory Stimula覺現象在中國大學生身上是否存在,按照被試的,一組被試接受和視頻中“模特”鏡面位置一致另一組被試接受和視頻中“模特”位置不一致的在本實驗中參照 TajaduraJiménez 和 Tsakiris 的做覺-觸覺刺激設置為控制組是基于以下兩點考慮保證了實驗組被試和控制組被試具有相當的注意主試施加刺激[15],剔除異常數據后,本研究實驗制組也包括男生 6 人,女生 7 人,實驗任務如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9119
【學位單位】:武漢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42
【部分圖文】:
此界面直到被試反應后才跳轉,整個任務流程如圖3.1 所示(圖 3.2 的被試正在接受自我識別任務)。圖 3.1 面孔自我識別任務 圖3.2 被試正在接受測試
自己感覺的位置后點擊提交,此界面直到被試反應后才跳轉,整個任務流程如圖3.1 所示(圖 3.2 的被試正在接受自我識別任務)。圖 3.1 面孔自我識別任務 圖3.2 被試正在接受測試
武漢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感覺刺激任務(Interpersonal Multisensory Stimula覺現象在中國大學生身上是否存在,按照被試的,一組被試接受和視頻中“模特”鏡面位置一致另一組被試接受和視頻中“模特”位置不一致的在本實驗中參照 TajaduraJiménez 和 Tsakiris 的做覺-觸覺刺激設置為控制組是基于以下兩點考慮保證了實驗組被試和控制組被試具有相當的注意主試施加刺激[15],剔除異常數據后,本研究實驗制組也包括男生 6 人,女生 7 人,實驗任務如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周愛保;張彥馳;劉沛汝;尹玉龍;張奮;;我是誰?——人際間多感覺刺激下的識臉錯覺[J];心理科學進展;2015年02期
2 周愛保;朱婧;夏瑞雪;李世峰;徐科朋;張榮華;蔡美君;;我觀故我在?——從橡膠手錯覺對自我身體所有權的探討[J];心理科學;2013年06期
3 張鳳鳳;董毅;汪凱;詹志禹;謝倫芳;;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靜;自我和自我錯覺[D];浙江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晶晶;維吾爾族大學生面孔識別異族效應的實驗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79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7911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