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妒忌對大學生合作與幫助行為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9-17 09:41
   妒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因為社會比較而產(chǎn)生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對學優(yōu)生產(chǎn)生妒忌,如果學優(yōu)生是通過努力地學習而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那么更容易產(chǎn)生善意妒忌;如果學優(yōu)生是通過作弊取得優(yōu)異成績那么更容易產(chǎn)生惡意妒忌。妒忌不僅會影響妒忌者,也會影響被妒忌者。這種影響會給妒忌者帶來消極的情緒體驗,妒忌者可能因此而降低對被妒忌者的合作行為;但同時妒忌也可能給妒忌者帶來積極進取的動力,增加妒忌個體的合作行為。被妒忌者在意識到自己可能被人妒忌時,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避免妒忌者可能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增加自己對妒忌者的幫助行為,表現(xiàn)得更加謙虛等。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對妒忌的消極作用的研究,忽視了妒忌可能存在的積極影響。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不同的妒忌類型對妒忌者和被妒忌者合作與幫助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van de Ven等(2010)的研究表明,被試對回憶事件和場景事件的應得的評價的高低會對產(chǎn)生的妒忌類型產(chǎn)生影響,低應得評價會引發(fā)惡意妒忌,高應得評價則會引起善意妒忌。因此,本研究使用van de Ven的研究范式,通過操縱應得感來激發(fā)不同類型的妒忌。在實驗一中,本研究將高應得感組定義為善意妒忌組,低應得感組定義為惡意妒忌組。在實驗二中,本研究將低應得感組定義為被惡意妒忌組,高應得感組定義為被善意妒忌組。實驗一:招募河南大學在校大學生184人,以妒忌類型(善意VS惡意VS對照組)和指向(同伴VS他人)為自變量,合作分數(shù)為因變量,探討囚徒困境游戲中,妒忌類型對妒忌大學生合作的影響。結果顯示:(1)妒忌類型會影響大學生的合作行為,與對照組相比,妒忌組的合作得分更低。(2)與對照組相比,惡意妒忌—指向同伴他人組合作得分顯著降低,而惡意妒忌—指向他人組合作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二:招募河南大學在校大學生185人,以被妒忌類型(善意VS惡意VS對照組)和指向(同伴VS他人)為自變量,幫助得分為因變量,探討被妒忌大學生可能會采取的應對妒忌方法。結果顯示:(1)被妒忌會影響被妒忌大學生的幫助行為,被妒忌組的幫助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2)被妒忌引起的幫助行為的增加只限定于會妒忌的人,被善意妒忌—指向同伴和被惡意妒忌—指向同伴組的幫助得分顯著高于其他組。
【學位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42.6
【部分圖文】:

交互作用,善意,類型


惡意妒忌 4.13 ± 4.51 15.20 ± 3.19善意妒忌 11.93 ± 6.06 11.48± 6.43圖3-2 妒忌類型、合作指向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類型,同伴,親社會行為


40圖4-2 被妒忌類型、指向的交互作用4.5 討論4.5.1 被妒忌類型對被妒忌者幫助行為的影響被妒忌類型的主效應顯著,驗證了相比較對照組,被妒忌的恐懼會顯著的增加個體的親社會行為。被試被代入一個使他們可能會被妒忌的情況,感知到被妒忌的個體會主動采取一些措施來避免妒忌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和負面影響,例如變得更加友好,討好妒忌者或者為妒忌者提供更多的幫助。在實驗二中,被善意妒忌—指向同伴組的幫助得分和被惡意妒忌—指向同伴組相似的顯著高于其他組,這和 van de Ven 的研究是相反的,van de Ven(2010)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認為自己會被惡意妒忌的個體才產(chǎn)生了這種幫助行為的增加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夢圓;楊瑩;寇_g;;青少年的親社會行為及其發(fā)展[J];青年研究;2015年04期

2 張光曦;古昕宇;;中庸思維與員工創(chuàng)造力[J];科研管理;2015年S1期

3 盧長寶;林陽陽;段奕君;;社會比較意義下嫉妒情緒的認知、情感及行為機制[J];東南學術;2013年05期

4 吳寶沛;張雷;;妒忌:一種帶有敵意的社會情緒[J];心理科學進展;2012年09期

5 張慶鵬;寇_g;;自我增強取向下的親社會行為:基于能動性和社交性的行為路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6 楊麗嫻;楊治良;;兩種條件下的妒忌分離:間接測量的優(yōu)勢[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1年04期

7 曾盼盼;俞國良;林崇德;;親社會行為研究的新視角[J];教育科學;2011年01期

8 張春雨;張進輔;;員工妒忌問題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10年06期

9 楊麗嫻;張錦坤;;妒忌的心理學研究進展與取向[J];心理科學;2009年03期

10 夏冰麗;朱利娟;鄭航月;;西方妒忌研究介紹(綜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麗嫻;妒忌的內隱特性:理論與實驗[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宋穎;妒忌、社會阻抑、領悟社會支持對人際反芻思維的影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2 胡雯;妒忌情緒不同個體注意偏向的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3 高旺;中國文化背景下被妒忌者的應對策略問卷編制與被妒忌者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4 牛倩倩;善意妒忌的內容結構及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5 李艷;中庸思維對員工合作競爭態(tài)度、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1年

6 李佳麗;小學生助人行為發(fā)展及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205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205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07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