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方式和認知風格對詞對記憶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84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zhí)m霞;張靚婷;朱坦;;領導—員工認知風格匹配對員工創(chuàng)造力與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J];南開管理評論;2019年02期
2 郭雙;張美玲;李冬;;小學生認知風格對內(nèi)隱攻擊性的影響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11期
3 朱靜;;認知風格在決策中的影響綜述[J];才智;2018年24期
4 位士花;;中學男女生認知風格的比較研究[J];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2014年14期
5 吳坤;;試論基于學生認知風格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年18期
6 王乃平;;基于學生認知風格,創(chuàng)建多元知識表征——以血壓相關(guān)知識的教學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6年12期
7 朱幫;;認知風格差異前置性學習的實踐研究[J];江西教育;2017年24期
8 孫曉芳;;認知風格差異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17年24期
9 朱建霞;;結(jié)合認知風格 探究公式教學——“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一節(jié)的教學與感悟[J];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2017年16期
10 房霞;;基于認知風格的語文差異化教學[J];江西教育;2017年2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春曉;;積極情緒對不同認知風格個體的注意范圍的影響[A];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心理學與國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2 漆昌柱;徐培;;認知風格研究的進展與問題[A];第六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0年
3 郝嘉佳;陳英和;;不同認知風格兒童問題解決的差異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葉卓爾;金花;;不同認知風格人群在歸類過程中腦激活模式比較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薛維峰;;認知風格描述的管道模型及機理闡釋[A];經(jīng)濟生活——2012商會經(jīng)濟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6 王蓓蕾;楊棋媛;周彩萍;張萌;;認知風格的中國青年人群常模及其測量的跨文化適用性[A];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心理學與國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7 劉琳慧;應益飛;吳潔;周蕓蕓;鄭秀秀;林燕;占濤;;城鎮(zhèn)初中生認知風格與數(shù)學焦慮的相關(guān)研究[A];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十二屆學術(shù)年會暨浙江省第三屆心理咨詢師大會學術(shù)論文集[C];2017年
8 李靜;郭永玉;;不同社會階層分析—整體認知風格的差異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李秀妍;伍珍;;學齡前兒童的認知風格對問題解決的影響[A];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18年
10 何蓉;劉博;姬鳴;;不同認知風格(表象/言語)在知覺加工機制中的信息表征偏好[A];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1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曹丹丹;教學設計與學習者的認知風格[N];中國教育報;2003年
2 成尚榮 國家督學 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研究,從問題出發(fā)[N];中國教師報;2014年
3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教研室 陶育義;涂鴉,為了探索和表現(xiàn)[N];美術(shù)報;2004年
4 蘇新文;如何有效地學好數(shù)學[N];伊犁日報(漢);2012年
5 左昌倫;讓個性之光照亮課堂[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東北大學教授 羅玲玲;解析創(chuàng)造性思維特征[N];大眾科技報;2007年
7 上海大學教授 顧駿;既要“明道理”,也應“學知識”[N];解放日報;2016年
8 李冬梅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探析青少年網(wǎng)絡癮[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江蘇教育學院如皋分院 胡海舟;既要“蹲下去”看,也要“站起來”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大方縣文閣鄉(xiāng)中心小學 楊天兵;試論小學數(shù)學的有效教學[N];畢節(jié)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力紅;大學生言語、表象認知風格個體在記憶系統(tǒng)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蔡穎;心理彈性與壓力困擾、適應的關(guān)系[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健;認知風格對不同類型框架效應的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4 初玉霞;任務特點、認知風格對情緒與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關(guān)系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梁君英;認知風格對認知加工過程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2年
6 丁明磊;創(chuàng)業(yè)自我效能及其與創(chuàng)業(yè)意向關(guān)系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8年
7 葉俊杰;Web環(huán)境下商品的個性化展示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葉金輝;青少年學習沉浸體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9 李寧;認知發(fā)展:漢字輸入中信息代碼加工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美春;大學生認知風格和加工方式對無意識思維的影響[D];沈陽師范大學;2019年
2 覃譽;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場認知風格與英語學習歸因的相關(guān)性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3 公娜;師生合作評價對不同場認知風格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
4 楊穎;高中生場認知風格與聽力策略及聽力成績的相關(guān)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8年
5 陳睿;提取方式和認知風格對詞對記憶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18年
6 王文靜;場獨立、場依存認知風格與二語習得者英語水平關(guān)系的實證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8年
7 崔靜;基于場認知風格的高中化學學習策略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年
8 趙文敏;基于學生場獨立—場依存認知風格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年
9 高天峰;公眾理解進化論研究中的認知風格[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10 龍洪檸;場依存與場獨立:不同認知風格的在泰漢語教師志愿者教學策略對比研究[D];暨南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716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1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