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和外在動機對藝術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影響
【圖文】:
圖1邐綜合印象高、低動機組交互效應圖逡逑
圖2邐創(chuàng)造程度高、低動機組交互效應圖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吉品;劉秀麗;;藝術生創(chuàng)意自我效能、思維風格與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年04期
2 衣新發(fā);林崇德;蔡曙山;黃四林;陳桄;羅良;唐敏;;留學經驗與藝術創(chuàng)造力[J];心理科學;2011年01期
3 沈汪兵;劉昌;王永娟;;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腦神經生理基礎[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10期
4 陳欲曉;;論藝術創(chuàng)造力[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5 衣新發(fā);蔡曙山;劉鈺;;文化因素影響創(chuàng)造力的實證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08期
6 張雪蓮;;淺議動機與創(chuàng)造力[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3期
7 張劍,郭德俊;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5期
8 朱曉紅;兒童學習動機類型與創(chuàng)造力傾向關系的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9 武欣,張厚粲;創(chuàng)造力研究的新進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鄧小晴;中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經驗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2 王帥帥;不同獎勵方式對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3 楊星星;中學生科學創(chuàng)造力的動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熊勝藍;苗、漢初中生藝術創(chuàng)造力、師生內隱刻板印象及對他人作品評價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董曄;內外動機對初二學生科學創(chuàng)造能力的影響[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柳;初一年級學生內外動機與創(chuàng)造性關系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585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58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