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爾凱姆自殺社會學理論模型研究
[Abstract]:Dilkem's soci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e is called a sociological law close to science, for which researchers later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wo typical models, points out their mistakes, puts forward a new stereo model, and briefly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the stereo model.
【作者單位】: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反思與發(fā)展:迪爾凱姆《自殺論》研究”(12YJAZH048)
【分類號】:B846;C91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翼;社會學自殺研究理路的演進[J];社會學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美容,陳華;網(wǎng)絡時代青少年道德發(fā)展的特點[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錢民輝;對國外教育社會學知識體系的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郭雄雄;徐紅曼;;涂爾干社會整合思想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現(xiàn)代價值[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歐陽艷文;;網(wǎng)絡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利與弊[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張云昊;;結(jié)構(gòu)二元性:公共政策與個體理性行動之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王崗;;關注民族傳統(tǒng)體育:現(xiàn)狀、問題與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閆伊默;;“超級女聲”的媒介分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8 朱華;董婷;;政府主導下社區(qū)參與的民族村寨旅游開發(fā)模式——以北川縣擂鼓鎮(zhèn)吉娜羌寨為例[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9 倪榮彪;牛文經(jīng);;“擬劇理論”之于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啟示[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李兵;生育行動的結(jié)構(gòu)[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徐昕;;為權利而自殺——轉(zhuǎn)型中國農(nóng)民工的“以死抗爭”[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2 董偉;;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3 張秀玉;郭遠遠;王怡然;;對傳統(tǒng)公共行政模式的行政倫理反思——兼談對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啟示[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陳宏光;謝璐;;公信力——行政機關解決糾紛機制有效運行的邏輯起點[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海斌;轉(zhuǎn)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繼忠;和諧社會視閾下的中國農(nóng)村社會轉(zhuǎn)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楊馥源;政府間關系與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杜芳芳;從行政控制到專業(yè)引領[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韓巍;新媒體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姜丹;《南詔德化碑》意識形態(tài)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8 李智娜(LEE JINA);在線品牌社群中互動性對品牌忠誠度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閻光才;識讀大學: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張建瓊;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自安;馬克思主義階級沖突理論與實踐[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小妹;“自然狀態(tài)”范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沈旭煒;城市濱水區(qū)休閑空間感知對行為意愿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王蓓蓓;荀子社會秩序思想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宋超群;山東省小型農(nóng)田水利設施供給模式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6 李飛飛;“80后”大學生常用新詞新語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鳳華;山東省素質(zhì)教育改革下教師權威的重構(gòu)[D];聊城大學;2011年
8 田瑩穎;社交網(wǎng)絡游戲用戶接受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彭文蕊;媒體自殺事件報道中的客觀原則與責任理念[D];暨南大學;2011年
10 栗鑫;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期自殺報道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雅麗;張野;;寬恕心理的影響因素綜述[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8年04期
2 趙亮;;網(wǎng)絡成癮癥形成機理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4期
3 張艷紅;胡修銀;;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李梓;;工作記憶在隱喻產(chǎn)生和理解中的作用[J];魅力中國;2009年28期
5 王德斌;蔡海燕;洪倩;汪徽濱;;衛(wèi)生行為干預的認知-情感網(wǎng)絡模型[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6年11期
6 晏群;肖旺群;汪海波;郭會娟;莊德紅;潘建偉;余曉流;;關于產(chǎn)品形象系統(tǒng)(PIS)理論的研究與探討[J];中國包裝;2009年02期
7 王珍;賈德梅;;工作記憶理論模型演變及其應用[J];昌吉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劉靜;;心理理論研究的理論發(fā)展綜述[J];商場現(xiàn)代化;2010年05期
9 查建祥;李志專;;當前情緒智力研究中存在的若干問題[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10 張燕;馬劍虹;;工作倦怠理論模型和相應干預措施[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葉洪波;郝際平;;后張拉整體成形桶拱的平板理論模型和成形過程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陳龍溪;鐘方川;張;;韓敬;;Rotamak中離子運動對旋轉(zhuǎn)磁場電流驅(qū)動的影響[A];第十三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張保平;;解釋偷渡現(xiàn)象的一種理論模型——三維一體動力模型[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尹靜;楊興森;路春美;邵延玲;;噴霧法煙氣脫硫技術的特性研究[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九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2年
5 閔君;鄧曉;;目標與背景的紅外特征研究綜述[A];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A 光電系統(tǒng)總體技術專題)[C];2006年
6 霍子文;郭義軍;;新時期里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設性道路——運動訓練文化[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7 陳永壽;S.Frcuondorf;;CSM同HFBCM的聯(lián)系[A];第五次核物理會議資料匯編(中冊)[C];1982年
8 姚武;封志輝;;聚丙烯纖維砂漿圓環(huán)干縮開裂判據(jù)的理論分析模型[A];首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吳燕;周曉林;;感受著你的感受:共情的神經(jīng)機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他得安;王威琪;汪源源;余建國;;松質(zhì)骨的一種超聲散射理論模型[A];2005年上海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鳳崗;宗教的靈性和社會性[N];中國民族報;2009年
2 郭向文;淺議地方煤礦安全管理理論模型[N];經(jīng)理日報;2009年
3 梁忻 劉凌林;國電公司社會責任實踐彰顯和諧理念[N];中國企業(yè)報;2007年
4 記者 瞿劍;國網(wǎng)公司《2006社會責任報告》垂范國企[N];科技日報;2007年
5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法案室主任、反洗錢法起草工作小組組長、北京大學特聘教授 俞光遠;建構(gòu)反洗錢立法理論模型與科學體系[N];湖北日報;2005年
6 夏學鑾;生死事關價值判斷[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梁怡;財政分權理論模型的演進[N];上海證券報;2007年
8 余豐;金融改革需破除“國際慣例”教條[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6年
9 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唐翔;富人社區(qū)效應[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7年
10 陳甬軍;反思能更好的推進改革[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建波;多酚類化合物與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結(jié)構(gòu)—結(jié)合力關系、理論模型和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李登峰;復雜模糊系統(tǒng)多層次多目標多人決策理論模型方法與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1995年
3 張霜;控制權轉(zhuǎn)移行為中的私人收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嚴浩坤;中國跨區(qū)域資本流動: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5 吳輝;迪爾凱姆社會事實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王林平;集體表象與社會整合[D];吉林大學;2010年
7 林學軍;基于三重螺旋創(chuàng)新理論模型的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8 丁靜;引入土地出讓金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模型及其政策涵義[D];浙江大學;2013年
9 宋麗軍;超短脈沖激光器的實驗及理論研究[D];山西大學;2005年
10 張屹;基于“三明治”新方法的激光深熔焊接小孔效應的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延霞;玻璃纖維增強圓筒形單板層積材的性能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2 吳紅超;基于β輻射伏特效應的同位素微電池理論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陳章蘭;基于視覺圖像質(zhì)心的焊縫中心識別技術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鐘紅慧;安利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實施中的變革管理分析[D];暨南大學;2007年
5 李爭彩;2-2型壓電復合材料換能器徑向振動特性研究及有限元仿真[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毛李勝;Blazar天體的多波段性質(zhì)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5年
7 湯如俊;交換耦合磁致伸縮多層膜微磁學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8 鄭曉艷;技術性貿(mào)易壁壘對貴州出口貿(mào)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9 劉蕾;非均勻林冠降雨截留模型[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10 魏昂;石墨插層化合物作為理論模型研究碳載體電子效應對鉑催化劑活性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971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39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