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兒童心理行為影響因素的雙生子研究
本文關鍵詞:學齡兒童心理行為影響因素的雙生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4年
學齡兒童心理行為影響因素的雙生子研究
欒天抒
【摘要】:為探討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對學齡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影響,在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募集193對6-12歲學齡雙生子,采用1991年版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對學齡雙生子兒童心理行為問題進行測評和篩查。運用第三次修訂的中文版家庭親密度及適應性量表和家庭一般情況問卷對可能影響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環(huán)境因素進行調(diào)查分析;用Mx軟件對學齡雙生子社會能力及心理行為問題遺傳度進行定量估算,并分析年齡和性別的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1)呼和浩特市及包頭市學齡雙生子心理心理行為問題檢出率為21.24%(男童22.46%,女童20.10%);(2)學齡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受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的共同影響。用Mx對學齡雙生子社會能力及心理行為問題各因子進行模型擬合后發(fā)現(xiàn),除身體不適外,其余各項均為ACES模型。校正年齡后,學齡期兒童社會能力及心理行為問題各因子遺傳度分別為活動情況男22.76%、女22.21%,社交情況男6.75%、女20.12%,學校情況男10.00%、女44.29%,焦慮抑郁男20.81%、女67.40%,退縮男50.16%、女66.19%,思維問題男28.31%、女56.13%,注意力男79.72%、女29.57%,社會化問題男42.15%、女46.28%,違紀行為男39.13%、女0.65%,攻擊行為男67.71%、女38.53%,總粗分男16.67%、女32.81%;(3)學齡雙生子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與兒童性別、父親文化程度、家庭人口及家庭親密度有密切相關;(4)交互作用結果顯示學齡雙生子兒童各項社會能力及心理行為問題各因子并非僅受某獨立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某些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可能對一些指標也有一定影響。 本研究首次對呼和浩特和包頭市學齡雙生子心理行為問題進行系統(tǒng)研究,明確了相關遺傳度及影響因素,同時對相關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進行了分析。研究對深入探討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發(fā)生機制有一定理論意義,同時加深了家長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認識,并對有針對性地為兒童提供教養(yǎng)指導,促進和改善我國學齡期兒童身心健康狀況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雪屏,杜亞松,李雪榮,蘇林雁;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遺傳方式研究[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年01期
2 楊世昌;孫麗君;;兒童行為問題干預的研究新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年07期
3 李松;;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發(fā)展影響的研究綜述[J];許昌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曲紅明;呂伶;李芹;謝海虹;劉靜;毛辰;;南京市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及其家庭環(huán)境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年09期
5 曾琦,蘆詠莉,鄒泓,董奇,陳欣銀;父母教育方式與兒童的學校適應[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年02期
6 呂勤,陳會昌,王莉;兒童問題行為及其相關父母教養(yǎng)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7 鄭希付;幼兒問題行為的家庭原因研究[J];云夢學刊;2000年05期
8 孔慶勝;李晶;王文軍;解瑞寧;張璟;盧祖洵;;濟寧市6~16歲兒童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9年03期
9 武麗杰,劉愛書,楊竹君,夏薇,劉寶林,吳坤;城鄉(xiāng)學齡兒童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比較[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2年01期
10 袁媛;趙靜波;張柏芳;;廣州市1010名兒童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韋齡;;淺析中等職業(y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的確定依據(j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2 周林;從自我意識中剖析元認知的實質(zhì)[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任向東;;論大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朱萬喜;兒童語言中的親屬稱謂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劉海英;王?;;影響女性性別角色心理的社會因素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彭迎春,倪進發(fā),陶芳標;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進展[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03期
7 童成壽;;國內(nèi)外關于自我控制理論的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張敏樺;;高師聲樂教學中兒童聲樂教學的思考[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張長輝;;體驗快樂:基于英文原版動畫片的小學英語教學[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張增喜,劉海軍;和諧于環(huán)境之中是健康的重要標志[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朱倩云;;小學高年級學生問題行為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王薇;李曉苗;羅靜;高文斌;;親子分離與聯(lián)系對農(nóng)村留守中學生自尊的影響研究[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3 徐軍;;多彩的旋律——論音樂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4 李慧;;運用感官激發(fā)2—4歲嬰幼兒科學興趣的實踐研究[A];責任·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海第十六屆青少年科技輔導論文征集論文匯編[C];2008年
5 李慧;;科學區(qū)域中對托班幼兒“以境激趣”的案例實踐與探索[A];探索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6 趙國秋;傅素芬;王義強;劉健;唐光政;陳紅衛(wèi);張雪紅;;杭州市中小學生行為問題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金海菊;;麗水市區(qū)2-3歲兒童行為問題調(diào)查分析[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九卷 預防分卷)[C];2006年
8 趙國秋;傅素芬;王義強;劉健;唐光政;陳紅衛(wèi);張雪紅;;杭州市中小學生行為問題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麗瑩;小學兒童合作觀念與行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4 李林慧;學前兒童圖畫故事書閱讀理解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樸宣姝;學前對韓漢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柳;沙崗村兒童撫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王倩;媒體時代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8 張麗莉;皮亞杰建構主義理論在我國幼兒園課程中運用的可行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高麗;中小學生自我調(diào)節(jié)特點及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瑛秋;青春發(fā)育突增期(高峰年齡)不同發(fā)育類型學生體質(zhì)特征及健康促進[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冷珊;父母共同養(yǎng)育、幼兒氣質(zhì)與幼兒人格的相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郭遜;盲校中學生學校適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荻;兒童與居住區(qū)環(huán)境安全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張福英;黑龍江省青少年道德認知發(fā)展及德育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咸金花;父母團體訓練對兒童的問題行為改變之效果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王靜鑫;4歲兒童氣質(zhì)活動性與教養(yǎng)方式對其8歲問題行為的預測[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夏國華;母語習得角度的語文教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馬小穎;蘇州市小學生行為問題與家庭環(huán)境因素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朱小敏;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之一[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陳偉珍;高中藝術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雙虎;家庭環(huán)境對子女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征的影響[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2 衣明紀,周曉彬,魏書珍;兒童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探討[J];青島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3 王巖;王紅梅;吳振霞;;短程情境游戲療法改善小學生行為問題的方法探討[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汪毅;劉粹;王玉鳳;;社會技能訓練對有行為問題兒童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5 林紅;王玉鳳;吳野平;;學校生活技能教育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行為問題影響的對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6 李熔飛;袁愛好;馮水容;;感覺統(tǒng)合訓練治療兒童異常行為問題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年10期
7 仇成軒,劉麗雪,隨桂英,胡建勇;濟寧市學齡兒童行為問題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兒童保健雜志;1996年03期
8 賴愛平;徐秀芳;;行為問題兒童的“親子互動”干預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年04期
9 王巖;白啟明;;生活技能訓練對小學生行為問題的干預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年01期
10 杜德業(yè),梁麗芬,李立群,龍英,顏輝;289例廣州城區(qū)兒童行為問題調(diào)查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4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葉桂青;青春期前少年問題行為及箱庭干預[D];漳州師范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夢希;劉朝瑩;方曉義;胡偉;唐芹;陳海德;;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與專業(yè)心理求助態(tài)度:父母知曉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學;2014年01期
2 莫源秋;;換個角度看孩子心理行為問題[J];啟蒙(0-7歲);2003年02期
3 莫源秋;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與心理需要[J];教學與管理;2001年01期
4 王長虹;李晏;蘇林雁;;青春期的心理行為問題及對策[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年12期
5 李秀英;;中職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疏導與干預策略[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年14期
6 謝慶紅;方曉義;劉朝瑩;申子姣;蘭菁;;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求助態(tài)度和求助意愿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3期
7 許積德;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應受到重視[J];中華兒科雜志;1997年03期
8 呂莉;;治療孩子的心理問題從家庭著手[J];家庭科技;2006年11期
9 呂莉;;治療孩子的心理問題從家庭著手[J];中華家教;2006年11期
10 饒術成;;酷似“老實”的兒童退縮心理[J];家庭(育兒);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建叢;栗克清;趙素銀;杜波;張香云;徐濤;李紫帥;嚴保平;孫秀麗;;河北省保定市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fā)生情況調(diào)查[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張淑琴;;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心理特點及形成原因[A];全國首屆服刑人員子女心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江琴;劉玲玲;;中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影響因素[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高網(wǎng);;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調(diào)查分析[A];2006年度全國第九次精神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黨云皓;;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現(xiàn)狀調(diào)查[A];經(jīng)濟策論(上)[C];2011年
6 鄒茜;;高校心理輔導機構建立與管理的初探[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7 金東賢;;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對3~6歲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素芬;;調(diào)整心理偏離 健康促進發(fā)展[A];浙江省推廣發(fā)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C];2005年
9 姚榮華;;家庭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探究[A];浙江省推廣發(fā)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C];2005年
10 胡號應;梅芳;林曉鳴;李潔;周端華;;廣州市婦幼醫(yī)療機構醫(yī)護人員對產(chǎn)后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情況[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孫剛 通訊員 宋國梵;[N];解放日報;2010年
2 李桂茹;[N];大眾科技報;2004年
3 ;[N];浙江日報;2000年
4 耿建擴;[N];光明日報;2007年
5 記者 顧曉萍 實習生 甘璐璐;[N];石家莊日報;2007年
6 記者 陳青;[N];文匯報;2010年
7 早報記者 陳斯斯;[N];東方早報;2012年
8 顧曉萍;[N];石家莊日報;2007年
9 記者 魏萍;[N];健康報;2008年
10 辛曉;[N];人民公安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娟;湖北省部分地區(qū)中小學生心理行為問題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楊俊;蘇州市小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發(fā)展趨勢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3 楊楹;初中生心理行為問題相關因素分析及干預效果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鳳爾翠;受體罰兒童的心理行為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3年
相關機構
>蘇州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安徽醫(yī)科大學
>山東大學
相關作者
>楊俊 >李娟
>鳳爾翠 >楊楹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wǎng)數(shù)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wǎng)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學齡兒童心理行為影響因素的雙生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99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