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短句的語義成分對兩可自然物體分類的影響
本文選題:人造物 切入點:分類 出處:《科學通報》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用自然語言短句描述物體功能會影響人們對兩可物體的分類.本研究請96名大學生閱讀多個經(jīng)過設(shè)計、篩選的兩可物體,用自然語言呈現(xiàn)其"正常功能"和"異常功能",以此恒定并且排除掉自然語言中必然出現(xiàn)的句法成分,保留語義成分,以此考察語義成分對物體命名的特異效應(yīng).實驗結(jié)果表明,人們在正常功能條件下將兩可物體分類為人造物的比率顯著高于在異常功能條件下將兩可物體分類為人造物的比率,而且物體功能的合理程度評分越高,被分類為人造物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提示,人們對物體功能的理解在人造物分類過程中起關(guān)鍵作用,研究結(jié)果支持基于用途的人造物分類模型.
[Abstract]: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use of natural language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function of objects affec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wo objects. 96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read multiple designed and screened objects. Using natural language to present its "normal function" and "abnormal function", so as to stabilize and eliminate the syntactic elements that must appear in natural language, and preserve the semantic ele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of classifying two objects as man-made under normal functional condition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lassifying two objects as man-made under abnormal func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more reasonable the object function,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be classified as a man-made creation.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object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n-made object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utility-based classification model.
【作者單位】: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學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5YJC190022)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LQ16C090003,LY16C090005,LY13C0900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100737,31371032,61375009)資助
【分類號】:B8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瑤;郭蘭英;;簡議語義成分分析[J];清遠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凌德祥;;語義成分分析的理論與辭典的釋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3 彭利貞;;論語義成分的溢出與隱入[J];語言科學;2004年05期
4 呂f^;;夸張的語義成分和類型分析[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邱慶山;;歧義句“連N也V”中N的“語義成分同詞”類型考察[J];理論月刊;2008年12期
6 朱彥;;語義成分、意義的結(jié)構(gòu)及釋義語言研究的價值[J];辭書研究;2010年06期
7 侯向群;翻譯活動中的語義成分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1996年03期
8 李元厚;情感和語言里的情感語義成分[J];長春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9 彭玉海;談?wù)Z義成素的隱現(xiàn)問題[J];中國俄語教學;2004年02期
10 顏紅菊;;復(fù)合詞語義成分的符號實現(xiàn)[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毅;亢世勇;孫茂松;孫道功;;基于奧運語料的語義成分標注規(guī)范[A];全國第八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JSCL-2005)論文集[C];2005年
2 劉金鳳;亢世勇;;基于標注語料庫的情景語義成分分析[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yīng)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劉金鳳;;基于標注語料庫的情景語義成分分析[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積家;韓勱;陳俊;;大學生親屬性詞概念結(jié)構(gòu)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許小星;亢世勇;孫茂松;劉金鳳;;語料庫語義成分標注的若干問題[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雙;“Bright”和“明”,,“Dark”和“暗”的語義延伸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2 齊龍飛;英漢同指名詞內(nèi)在語義成分差異性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3 楊曉;英漢嗅覺形容詞對比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6年
4 劉昭敏;英漢切斷事件動詞語義成分的對比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5 李毅;基于標注語料庫的句子語義成分研究[D];煙臺師范學院;2005年
6 宋瑩瑩;英語短語動詞語義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7 金美艷;英日漢朝“心”構(gòu)成的復(fù)合詞對比分析[D];延邊大學;2013年
8 崔宇;英漢致使動詞語義特征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4年
9 文陽;英漢觸覺形容詞語義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3年
10 葉常青;析評《紅樓夢》中“笑道”的翻譯[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624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2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