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特質焦慮個體誘發(fā)負性情緒時的抑制控制

發(fā)布時間:2017-11-24 15:09

  本文關鍵詞:特質焦慮個體誘發(fā)負性情緒時的抑制控制


  更多相關文章: 誘發(fā)負性情緒 特質焦慮 抑制控制能力 數字Stroop任務 轉換任務 實驗心理學


【摘要】:目的:探討高特質焦慮個體誘發(fā)負性情緒時的抑制控制能力。方法:使用特質焦慮問卷篩選出高、低特質焦慮大學生各30名[STAI-T常模分數為(41.2±7.6)分,高于常模1個標準差為高特質焦慮,低于常模1個標準差為低特質焦慮]。讓被試觀看一組負性情緒面孔圖片誘發(fā)負性情緒后,采用數字Stroop任務和數字轉換任務,通過反應時、Stroop沖突效應量、轉換損失等指標考察特質焦慮個體認知加工速度和抑制控制能力。結果:誘發(fā)負性情緒下,數字Stroop任務中高特質焦慮情緒組反應時長于低特質焦慮情緒組[(779.3±51.6)ms vs.(703.7±49.8)ms,P0.05],Stroop沖突效應量高于低特質焦慮情緒組,[(167.9±55.7)ms vs.(114±79.1)ms,P0.001];轉換任務中高特質焦慮情緒組反應時長于低特質焦慮情緒組,[1 151.7±15.8)ms vs.(1 029.9±21.3)ms,P0.05],轉換損失高于低特質焦慮情緒組[(290.7±27.3)ms vs.(211.7±18.6)ms,P0.05]。結論:負性情緒誘發(fā)下,高特質焦慮情緒個體抑制控制能力下降,體現為對無關信息的干擾抑制能力以及對心理定勢反應的抑制能力下降。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171076)
【分類號】:B842.6
【正文快照】: 焦慮(anxiety)屬于常見的情緒狀態(tài),是指個體預料將來可能會有某種威脅或者不良后果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焦慮、煩惱、害怕等方面的不愉快情緒狀態(tài)。根據持久性劃分,焦慮可分為暫時性主觀感受的狀態(tài)焦慮和相對持久人格特質的特質焦慮[1]。焦慮是當前情緒研究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蔡澤龍;馬樹華;張龔巍;王兆新;胡治國;;事件相關fMRI在廣泛性焦慮癥情緒刺激反應中的研究進展[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1年06期

2 王淑珍;;關于“冷”“熱”執(zhí)行功能關系的研究[J];人類工效學;2008年04期

3 柳春香;黃希庭;;特質焦慮大學生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8年06期

4 王淑珍;;焦慮個體“冷”、“熱”執(zhí)行功能Stroop效應量比較[J];心理學探新;2008年03期

5 高鑫;周仁來;;考試焦慮者選擇性注意抑制功能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新斌;張曉蕾;;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及培養(yǎng)[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黃靜;;投射測驗之繪畫測驗在心理學中的應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3 劉濤;;論傳媒產業(yè)的核心競爭力——以“開心農場”為例[J];今傳媒;2010年07期

4 張瑤;;大學生安全感綜述[J];才智;2011年03期

5 錢新斌;;親社會行為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6 張庭輝;;關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2期

7 王蕾;;大學新生的社會適應障礙及防治[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11期

8 劉京林;牛新權;石慧敏;;心理效應的內涵及其在傳播活動中的應用[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張海清;趙科;楊麗宏;;基于心理契約視野下的高校輔導員管理策略[J];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10 孫宏安;;教學的概念芻議[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任翔;胡書海;劉工;;醫(yī)學生專業(yè)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契合[A];第九次全國口腔醫(yī)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利鋒;我國大學生職業(yè)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朝旭;社會判斷的內隱和外顯過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鐵安;基于笛卡兒數學思想的高中解析幾何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周永康;大學生角色認同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潘孝富;生產型企業(yè)員工積極組織行為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李藝敏;我為什么不如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李忠軍;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與大學生政治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長生;不同邏輯背景對跆拳道運動員直覺思維準確性及決策速度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9 張敏;青少年情緒彈性及其對認知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有國;時間知覺自動與受控加工的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淑英;從“有效教學”角度對小學美術單節(jié)課評課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飛飛;簡易自我放松催眠緩解學習疲勞的腦電實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沈旭煒;城市濱水區(qū)休閑空間感知對行為意愿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孫雪芳;園林設計中的行為心理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5 王雪琴;教師角色認同及其與工作壓力、教師幸福感的關系[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艷;運用學習策略訓練提升大學生學習成績的實驗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沈文;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職業(yè)困境和角色認同的現狀及關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朱莉;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及不同情境下積極人格特質對其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1年

9 周跚跚;尊嚴觀問卷的編制與實測[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雅如;同時的工作記憶負載對詞—面孔Stroop效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李文利,錢銘怡;狀態(tài)特質焦慮量表中國大學生常模修訂[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1期

2 鄭紅蘭,李紅;簡述延遲滿足與執(zhí)行功能、心理理論的關系[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孫秀麗;栗克清;崔利軍;江琴普;崔澤;高良會;張揚;嚴保平;劉永橋;韓彥超;楊老虎;李建峰;呂華;王香芝;陳楠;;河北省4個地區(qū)廣泛焦慮癥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39期

4 陳睿;劉瀟楠;周仁來;;不同程度考試焦慮個體對威脅性刺激注意機制的差異[J];心理科學;2011年01期

5 朱昭紅;王勇慧;;眶前額葉皮層和兒童“熱”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J];中華兒科雜志;2006年12期

6 鄭曉華,舒良,張艾琳,黃桂蘭,趙吉鳳,孫明,付源,李華,徐丹;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題在長春的測試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年02期

7 王才康;考試焦慮量表在大學生中的測試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2期

8 劉明礬;姚樹橋;;情緒負啟動任務中抑郁個體的抑制機制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俞錦賓;;中等焦慮及其有用性觀點剖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社科版);1993年04期

2 羅增讓;;影響中學生特質焦點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3 李文利,,錢銘怡;狀態(tài)特質焦慮量表中國大學生常模修訂[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1期

4 邱扶東;上海老年人焦慮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2001年05期

5 歐曉霞;對大學生焦慮狀況的調查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6 王海霞;周新霞;徐建平;;師范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焦慮狀態(tài)的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7 楊春;侯東輝;;子女特質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J];心理科學;2009年05期

8 王淑珍 ,王有智 ,辛省平;應激情景對特質-狀態(tài)焦慮及健康歸因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09期

9 李莉;李敏;;野戰(zhàn)部隊軍人特質焦慮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學理論;2009年14期

10 李星;梁九清;;大學生內隱、外顯自尊與特質焦慮的關系[J];隴東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敖立功;;對大學生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題的調查與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2 李雪燕;辛濤;;特質焦慮的潛類別回歸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柳春香;黃希庭;任澤港;;特質焦慮大學生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張曉龍;陳英和;;研究生的特質焦慮、抑郁、主動控制特點及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周路平;孔令明;;特質焦慮、性別差異對風險回避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盧家楣;賀雯;劉偉;盧盛華;;焦慮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趙蕊;李彩娜;張曼;;大學生撒謊行為和狀態(tài)焦慮及特質焦慮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張曉龍;陳英和;;圖式激活理論的初步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黨衛(wèi)民;馬文軍;石川;王生;蘇良平;關宏宇;張?zhí)I;王云;趙茜;;湖北某礦區(qū)居民心理狀況調查[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齊冰;;數學優(yōu)差生反應相容效應的發(fā)展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顧艷;Go/Nogo任務下“冷”、“熱”執(zhí)行功能對數字、名詞材料的抑制加工[D];蘇州大學;2013年

2 邵秀巧;特質焦慮者對威脅信息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3 楊潔敏;主客體因素對疼痛共情的影響及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13年

4 王姝瓊;青少年未來取向與學業(yè)、情緒適應關系的追蹤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海;軍校新生心理彈性因素及心理訓練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6 方樂;心理解剖在農村青年自殺身亡者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陸洋;中學生擔憂的一般傾向性和內容特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孔媛媛;農村青年自殺死亡行為特征和危險因素的性別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劉毅;自由意志:哲學與心理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小玲;軍校不同性別和特質焦慮學員決策行為差異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徐夢吟;閾下情緒對特質焦慮個體的注意偏向和認知效率的影響[D];安徽師范大學;2013年

3 何卓;特質焦慮者對憤怒面孔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秦園;特質焦慮型大學生初始沙盤作品分析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5 王明宇;特質焦慮者對負性信息的注意偏向[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6 黃永俊;積極情緒啟動對特質焦慮大學生注意偏向的影響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葉明澤;特質焦慮對威脅信息啟動效應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8 康琳;高特質焦慮邊防軍人在壓力狀態(tài)下的注意偏向[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9 馮慶林;大學生特質焦慮影響因素的結構模型及其與特質焦慮關系的模型建構[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亞玲;誘發(fā)憤怒對特質焦慮個體解釋偏向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226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226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0b9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