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雙字詞在心理詞典中的表征方式:來自fNIRS的證據(jù)
本文關鍵詞:漢語雙字詞在心理詞典中的表征方式:來自fNIRS的證據(jù)
更多相關文章: 雙字詞 詞匯判斷任務 功能性近紅外腦成像技術 表征方式
【摘要】:以漢語雙字構成的真詞與假詞為實驗材料,22名大學生為被試,采用功能性近紅外腦成像技術(f NIRS)和事件相關設計,考察被試在完成詞匯判斷任務時的大腦激活模式,探索漢語雙字詞在心理詞典中的表征方式。結果發(fā)現(xiàn):(1)在完成真假詞判斷任務時,被試大腦左側額葉和左側顳葉均被激活;(2)與判斷假詞相比,被試在判斷真詞時顯著地激活左額上回和左額中回。這一結果說明漢語雙字詞在心理詞典中是混合表征的。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
【基金】: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I2ZCZDSF0710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471629) 天津市高等學校“心理健康與行為調控創(chuàng)新團隊(39)的資助
【分類號】:B842.6
【正文快照】: 心理詞典是指詞及詞的基本信息在人類心理的儲存或表征(Elman,2004)。自Treisman(1960)提出心理詞典以來,心理詞典中多詞素的心理表征單元是整詞的還是詞素的就成為研究的熱點;谄匆粑淖值难芯拷Y果,研究者提出了分解表征模型、整詞表征模型和混合表征模型。分解表征模型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雅寧;;二語習得中“心理詞典”的建構及策略研究[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張舸;;論留學生個性心理詞典的構建[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劉慎軍;陳佳宜;;心理詞典理論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年05期
4 袁朝輝;;心理詞典理論研究探析[J];青春歲月;2011年24期
5 郝文杰,康潔平;心理詞典及其對英語聽力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6 李晶娟;;利用“心理詞典” 提高英語聽讀能力[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2年06期
7 鄒小青;白書鵬;;雙語心理詞典表征結構研究與實驗[J];大家;2011年23期
8 葛麗萍;;激活模式視野下的心理詞典理論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9 陳士法;彭建武;楊洪娟;侯林平;房紅芳;;英漢心理詞典中英語單詞存儲的詞長效應研究[J];外語教學;2011年05期
10 魏晶;黃皓;李艷;陳士法;;雙語心理詞典的語義表征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田宏杰;閆國利;劉新顏;;中文雙字詞在心理詞典中的儲存方式的發(fā)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肖祥鴻;如何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閱讀[N];黔西南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士法;英漢雙語心理詞典中英語單詞存儲單位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宇;基于心理詞典理論的《泰國人學漢語》教材詞匯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靖璇;基于心理詞典理論的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3 張麗敏;中國成年英語學習者心理詞典的英—漢語義啟動效應研究[D];西華大學;2011年
4 張學敏;蒙古族雙語者心理詞典表征結構的實驗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辰晨;日本留學生漢語心理詞典構建與詞匯教學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6 黎靜;日本留學生心理詞典的詞匯通達[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7 李杰;英—漢雙語心理詞典詞匯聯(lián)想測試研究[D];西華大學;2012年
8 許蔚;雙語心理詞典研究的重新審視及其對二語詞義習得的啟示[D];寧波大學;2005年
9 黃碧卿;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心理詞典的Stroop效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鮮紅林;維漢雙語者心理詞典的雙語stroop實驗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980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9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