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系對青少年自傷的影響路徑:一項序列中介效應分析
本文關鍵詞:家庭關系對青少年自傷的影響路徑:一項序列中介效應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父母沖突 家庭無效環(huán)境 認知評價 青少年自傷
【摘要】:采用問卷法對湖南省6所中學2800名學生進行調(diào)查,探究家庭無效環(huán)境和青少年對父母沖突的認知評價在父母沖突與青少年自傷間的序列中介作用。結果表明:(1)沖突程度與解決情況能顯著正向預測青少年自傷。(2)沖突程度對青少年自傷的影響有2條路徑:直接影響及家庭無效環(huán)境的中介作用。(3)解決情況對青少年自傷的影響有4條路徑:直接影響,家庭無效環(huán)境的中介作用,涉己沖突的中介作用,家庭無效環(huán)境與涉己沖突的序列中介作用。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認知與人類行為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4YJC190021)
【分類號】:B845.67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自傷(self-injury)是指在無自殺企圖的情況下,對身體施加有目的的、不被社會接納的傷害,也稱非自殺性自傷(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MillerBrock,2012)。國內(nèi)外的相關研究顯示,青少年是自傷的高發(fā)群體(王瑜萍等,2012;Lloyd-Richardson,Perrine,Dierker,Kell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武永新;鄧林園;張馨月;孔榮;;父母沖突、親子溝通對青少年自我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年06期
2 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陳武;;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慮——基于認知-情境理論和情緒安全感理論[J];心理學報;2014年01期
3 王瑜萍;朱熊兆;蟻金瑤;姚樹橋;蔡琳;白玫;張麗;李玲艷;張逸;楊玉玲;羅英姿;;中學生人群自傷自殺行為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5期
4 鄧林園;張錦濤;方曉義;劉勤學;湯海艷;蘭菁;;父母沖突與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沖突評價和情緒管理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2年05期
5 楊阿麗;方曉義;涂翠平;李紅菊;;父母沖突、青少年的認知評價及其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2期
6 池麗萍,王耘;婚姻沖突與兒童問題行為關系研究的理論進展[J];心理科學進展;200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梅;婚姻沖突及其對青春期子女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薇;王智;楊映萍;謝琴紅;何靜;宋興勇;;遵義農(nóng)村初中生自殺行為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年06期
2 馬艷杰;冀云;;大學生親密恐懼與父母婚姻沖突知覺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年06期
3 楊青;羅潔如;;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點及其對網(wǎng)絡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年06期
4 王玉龍;汪瑤;易明;肖璨;;家庭關系對青少年自傷的影響路徑:一項序列中介效應分析[J];心理學探新;2016年03期
5 王玉龍;覃雅蘭;肖璨;藺秀云;;父母沖突與青少年自傷的關系: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6年03期
6 蕭斌;趙琳娟;;中職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的實驗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6年02期
7 陳福美;苑春永;張彩;黎亞軍;王耘;;母親抑郁、父母沖突與幼兒問題行為: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5年06期
8 王明忠;范翠英;薛娜;周宗奎;;家庭壓力源影響青少年抑郁體驗:冗思的中介機制[J];心理科學;2015年06期
9 鄧兆杰;張潔;黃海;李翠景;吳和鳴;周春燕;;高中生父母沖突與手機依賴的關系:情緒管理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年11期
10 鄧林園;許睿;方曉義;;父母沖突與大學生戀愛沖突及其解決的關系:大學生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5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鄭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網(wǎng)行為的結構及其影響因素[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武;周宗奎;王明忠;;高中生父母沖突與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年01期
2 鄧林園;張錦濤;方曉義;劉勤學;湯海艷;蘭菁;;父母沖突與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沖突評價和情緒管理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2年05期
3 李銳;凌文輇;柳士順;;組織心理所有權的前因與后果:基于“人-境互動”的視角[J];心理學報;2012年09期
4 周宇峰;胡春霞;;親子溝通與青少年自尊的關系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5 熊紅星;張t,
本文編號:11399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3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