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年人認知風格調查報告
本文關鍵詞:中國成年人認知風格調查報告
更多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素質 認知風格 中國成年人 全國采樣
【摘要】:應用《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認知風格問卷》對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qū)的6432名成年人的認知風格進行了調查。結果發(fā)現:中國成年人的認知風格總體水平較好。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的成年人在認知風格各維度上的差異發(fā)現:(1)女性在災難化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男性;(2)隨著年齡的增長,成年人的認知風格總均分及各維度得分均呈上升趨勢;(3)農村成年人認知風格總均分及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城市成年人;(4)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成年人的認知風格總均分及各維度得分呈下降趨勢;(5)年齡段與受教育程度在選擇性提取維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老年組被試得分最高。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心理研究所;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
【關鍵詞】: 心理健康素質 認知風格 中國成年人 全國采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項目號:12JJD190003)的資助
【分類號】:B842.1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認知風格的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WitkinAsh,1948;Klein,1951),之后迅速成為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到了20世紀60年代,國外臨床心理學家們開始從認知角度對心境障礙的原因及維持機制進行了探索,并根據各自的理論假設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認知風格的定義,為理解和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康廷虎;陰國恩;;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認知風格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4期
2 梁寶勇;;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基本概念、理論與編制構思[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4期
3 楊麗;翟瑞龍;齊振亞;王岳飛;;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認知風格問卷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5期
4 袁潔;薛云珍;;認知問卷(CQ)的中文修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7期
5 雷曉玲;范秀珍;;本科護生場依存性-場獨立性認知風格與社交焦慮的相關性[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7期
6 襲開國;;大三學生認知風格對情緒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年07期
7 鄒濤;姚樹橋;朱熊兆;ABELA John RZ;AUERBACH Randy P;;認知方式問卷中文版在大學生中的試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甜語;;當代心理學關于樂觀的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年04期
2 侯佳捷;鄭涌;;歸因方式與學生健全人格養(yǎng)成[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7年02期
3 楊麗;翟瑞龍;齊振亞;王岳飛;;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認知風格問卷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5期
4 張秀閣;梁寶勇;;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生活信念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5期
5 朱慧;陳曉環(huán);;基于青春期情感特征的色彩審美模式研究[J];包裝工程;2013年02期
6 劉立新;;對建構大學生心理健康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06期
7 袁曉嬌;方曉義;謝慶紅;曹洪健;;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全國常模的制定[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3期
8 馮曦;肖瑋;張家喜;;樂觀的人為什么更幸福?[J];醫(yī)學爭鳴;2014年04期
9 胡春紅;;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個性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12期
10 楊伊生;李向陽;;蒙古族青少年認知風格發(fā)展特征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張淑敏;零售商業(yè)企業(yè)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積極應激關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任俊;積極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馬甜語;積極心理學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薛云珍;認知偏差與抑郁癥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發(fā)展及其與適應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李逸龍;樂觀人格與心理健康、工作績效的關系及其中介、調節(jié)機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7 唐軍華;內隱自殺意念測量及在自殺逃避理論中的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8 陳健;自憫影響無望抑郁的心理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9 趙凌飛;制造業(yè)企業(yè)員工積極心理水平評測模型的構建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璽;音樂時距估計的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駱莎;歸因風格與若干工作態(tài)度變量之間的關系及對離職決策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婷;認知風格、情緒對行為決策中分離效應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何婷婷;高中生思維風格、焦慮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姚德雯;新疆區(qū)內初中班學生認知風格、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關系以及對學業(yè)成績影響的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怡兆;大學生職業(yè)成熟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7 鄒潔;大學生場認知風格條件下羅夏墨跡測驗的眼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8 蔣潔;青少年歸因風格、學業(yè)自我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9 李富強;中學生抑郁型認知風格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2年
10 魏文珍;成就動機對中國高中生外語學習的影響[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大均;論人的心理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2 聶晶,傅安球;上海市大學生常見一般心理問題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3期
3 沈德立,馬惠霞;論心理健康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4 梁寶勇;關于心理健康素質及其結構的思考[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5 張大均,馮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概念和結構初探[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6 沃建中,聞莉,周少賢;認知風格理論研究的進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7 梁寶勇;;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基本概念、理論與編制構思[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4期
8 胡韜,劉敏;中小學生認知風格發(fā)展差異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趙富才;宋靈青;趙夫明;;認知方式與情緒喚醒對大學生從事宗教信仰決策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5期
10 袁潔;薛云珍;;認知問卷(CQ)的中文修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治良,郭力平;認知風格的研究進展[J];心理科學;2001年03期
2 孫廣治;認知風格的差異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徐慧芳;群體認知風格和話題興趣[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年07期
4 胡韜,劉敏;中小學生認知風格發(fā)展差異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趙敏;;大學生場獨立/依存認知風格與英語教學的調查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肖武云;;認知風格與外語學習關系探索[J];湘南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劉燁;;學生認知風格與中學英語教學[J];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黃成夫;;女子的認知風格差異與二語習得[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襲開國;;大學生認知風格與情緒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6期
10 汪淼;;場獨立/依存認知風格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葉卓爾;金花;;不同認知風格人群在歸類過程中腦激活模式比較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陳燕;徐光興;唐怡琳;;語文學習與場依存——場獨立型認知風格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薛維峰;;認知風格描述的管道模型及機理闡釋[A];經濟生活——2012商會經濟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4 董慧珍;汪玲;;自我構念與創(chuàng)造性:認知風格的中介作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靜;郭永玉;;不同社會階層分析—整體認知風格的差異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惠萍;;認知風格對大學生不確定條件下判斷和決策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鵬飛;黃雨田;牛盾;;言語—表象維度認知風格測驗的編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吳國來;沃建中;白學軍;沈德立;;不同認知風格小學生序列學習的比較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郝嘉佳;陳英和;;不同認知風格兒童問題解決的差異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葉卓爾;林依;林慧妍;王品;陶良計;金花;;認知風格行為分型的神經基礎[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東北大學教授 羅玲玲;解析創(chuàng)造性思維特征[N];大眾科技報;2007年
2 曹丹丹;教學設計與學習者的認知風格[N];中國教育報;2003年
3 江蘇教育學院如皋分院 胡海舟;既要“蹲下去”看,也要“站起來”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徐祥剛 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醫(yī)學中心;情境意識與我們的生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梁君英;認知風格對認知加工過程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2年
2 初玉霞;任務特點、認知風格對情緒與創(chuàng)造表現關系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力紅;大學生言語、表象認知風格個體在記憶系統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順萍;認知風格對二語習得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6年
2 劉濱;粗放——敏銳型認知風格與學業(yè)不良的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趙珊珊;場獨立/場依存認知風格與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的相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齊文姿;關于認知風格與大學生英語成績關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吳e,
本文編號:11305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3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