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青少年移情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攻擊行為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10-13 18:10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移情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攻擊行為的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攻擊行為 移情 觀點采擇 共情關注 青少年 橫斷面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青少年移情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攻擊行為的關系。方法:采用多階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在我國5個地區(qū)共抽取15 738名中學生進行調(diào)查,使用Buss-Warren攻擊問卷中文版(BWAQ-RC)和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對中學生的攻擊行為和移情進行評估。結(jié)果:女生的移情水平高于男生(P0.01)。共情關注得分存在性別和年齡的交互作用(P0.01)。觀點采擇對間接攻擊、軀體攻擊、敵意和憤怒有負向預測作用(P0.001);共情關注對間接攻擊、言語攻擊、敵意和憤怒具有正向預測作用(P0.001)。采用K-M eans聚類分析,將移情得分劃分為無卷入組、高認知移情組、高情感移情組、高認知/情感移情組。其中,無卷入組的軀體攻擊得分最高,高認知/移情組軀體攻擊得分最低而言語攻擊得分最高,高情感移情組的間接攻擊、憤怒、敵意和攻擊總分最高(P0.05)。結(jié)論:移情兩種成分的不平衡發(fā)展可能與青少年選擇不同的攻擊形式有關。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兒少衛(wèi)生與婦幼保健學系;
【關鍵詞】攻擊行為 移情 觀點采擇 共情關注 青少年 橫斷面研究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972496)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5,29(9):708-713.)Corresponding author:YU Yi-Zhen yuyizhen650@163.comempathetic concern class exhibited more indirect aggression,hostile and anger than other subgroups(P0.05).Conclusion:The unbalance development of the tw o component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趙歡歡;張和云;王福興;周宗奎;;兒童依戀、移情與攻擊性行為的關系[J];心理研究;2012年03期

2 羅崢;唐新納;王雪;魏錦;;初中生移情、攻擊態(tài)度與攻擊行為的關系[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3 劉俊升;周穎;;移情的心理機制及其影響因素概述[J];心理科學;2008年04期

4 楊楠;張魁;耿耀國;;兒童心理理論、移情與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綜述[J];中國特殊教育;2011年12期

5 徐凱文;;Empathy:本源,內(nèi)涵與譯名[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景蕓;沈菲菲;孫靜;張春艷;張結(jié)根;曹以軍;;英語自我建構(gòu)的CALL語境策略實證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黃麗雪;陳先翰;顏世俊;唐紅珍;;廣西中醫(yī)學院醫(yī)學碩士研究生同理心現(xiàn)狀調(diào)查[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白學軍;劉旭;李馨;郝嘉佳;沈德立;;心理健康素質(zhì)測評系統(tǒng)·中國成年人人際健康素質(zhì)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1期

4 鄧旭陽;;試論先秦儒家仁愛道德情感培養(yǎng)機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5 喻愛芳;李偉娟;陶惠容;;高職與本科護生共情能力的調(diào)查分析[J];廣西醫(yī)學;2013年05期

6 姚麗新;;同理心在未婚人流術中的應用價值[J];廣西醫(yī)學;2013年08期

7 張禮;田也壯;徐光;;施助者因素對網(wǎng)絡助人行為的影響:虛擬收益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8 林國耀;;自閉譜系系數(shù)問卷在中國大學生中的試用[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年03期

9 劉洋;李敬陽;;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共情缺陷及其影響因素[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6期

10 王婷;王維利;洪靜芳;欒貝貝;朱宇;王軍霞;;臨床護士共情能力對職業(yè)倦怠感與主觀幸福感間關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唐紅珍;黃麗雪;顏世俊;;提高高校醫(yī)學生同理心,促進和諧醫(yī)患關系的建立[A];第六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身醫(yī)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寧;教師的情緒預測準確性及其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2 顏志雄;道德判斷中的親屬偏見[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3 韓永升;肝豆狀核變性神經(jīng)心理學及神經(jīng)影像學表征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劉小群;初中生欺負行為及其與抑郁、焦慮和社會支持的關系[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行娜娜;初中生的移情及其在親社會行為中的作用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萬丕濤;從順應論的角度看漢語商業(yè)廣告中的語用移情[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3 夏丹;基于移情量表(BES)中文版的信效度及初步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4 蔣東平;中國人恕道的心理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遼兵;兩類暴力犯共情差異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曾敏;教師共情能力及訓練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陰慧慧;影響音樂審美移情的主導因素[D];西南大學;2012年

8 文琰;植入式廣告及其應用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孟景;情緒對疼痛共情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趙會青;大學生移情問卷的編制及其與感戴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暉;曹聘;王鵬;;社交焦慮、應對方式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03期

2 呂勤;;飯店服務人員共情問卷的編制及其共情能力與服務績效的關系[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3 劉芳;李松;;大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接納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9期

4 邵穎;傅麗萍;;青少年社會觀點采擇與自我意識的相關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5 閆曉莉;青春期發(fā)育的內(nèi)分泌變化[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2年Z1期

6 丁芳;兒童的觀點采擇、移情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付俊杰;羅崢;楊思亮;;初中生反應性—主動性攻擊問卷的修訂[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S4期

8 張凱;楊立強;;國內(nèi)外關于移情的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3期

9 劉明,鄧賜平,桑標;幼兒心理理論與社會行為發(fā)展關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2期

10 王益文,林崇德,張文新;兒童攻擊行為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毛志宏;幼兒“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與同伴接納、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先友;人類攻擊行為的心理學解釋[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2 楊林福;;學生九種攻擊行為的心態(tài)[J];云南教育;1992年Z2期

3 曾玲娟;攻擊行為研究綜述[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4 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擊行為干預研究的新進展[J];心理科學;2004年04期

5 唐平;病理性攻擊行為的心理基礎及其哲學本質(zhì)[J];醫(yī)學與哲學;2004年11期

6 唐平;攻擊行為的心理基礎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年03期

7 趙科;張海清;;大學生攻擊行為及應對策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5期

8 龐云飛;李永鑫;;顧客攻擊行為的概念、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10期

9 尹紹清;;大學生攻擊行為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7期

10 李梅;試析攻擊行為的動力來源與影響因素[J];青海師專學報;199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曉君;陳旭;;3-5歲留守幼兒抑制性控制與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國紅;;精神分裂癥患對醫(yī)護人員的攻擊行為特征與防范對策[A];河南省精神科康復護理培訓班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梅華;肖愛珍;余愛蓮;;住院分裂癥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攻擊行為分析及防范[A];二零零六年度全國第五次護理專業(yè)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王雪松;李文姣;;道德推理對減少兒童攻擊行為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方圣杰;吳曉燕;張林;;暴力線索暴露對攻擊行為的影響作用[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周潔;王二平;;群體態(tài)度和情緒對群體攻擊行為的影響[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馮展?jié)?許昭;;足球教練員和運動員對比賽中攻擊行為的歸因及行為應對策略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8 馬效芝;;精神科護士遭受患者攻擊行為的感知、態(tài)度及行為現(xiàn)狀調(diào)查[A];河南省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2011年

9 王文菊;;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初期攻擊行為風險評估與護理干預[A];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鄧紅欣;張憲賓;;探討精神病患者攻擊行為的分析及護理對策[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護理危機管理與溝通技巧培訓班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翁暉亮;矯治兒童攻擊行為[N];健康報;2003年

2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心理科主任 翁暉亮;兒童攻擊行為的原因與對策[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3 遼寧省大連市白云幼兒園 孫林林;巧妙化解幼兒的攻擊行為[N];中國教育報;2014年

4 深圳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位照國 劉鐵榜;血色迷霧背后的心理學思考[N];健康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王純 特約記者 班雁萍;半數(shù)兒童有攻擊傾向[N];健康時報;2004年

6 劉宏偉;安全需要全網(wǎng)監(jiān)控[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7 周沛龍;“胖”防火墻也不是萬能的[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8 奇云;狗的性格[N];北京科技報;2004年

9 本報特約記者 郭京霞;8848告百度敗訴[N];民營經(jīng)濟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靳宇倡;工作場所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姚秀鈺;精神疾病患者攻擊行為風險評估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3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風格與攻擊行為[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新學;工讀學校學生執(zhí)行功能及其與攻擊行為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曉燕;暴力線索暴露對攻擊行為的影響機制[D];寧波大學;2012年

2 祖萍;青少年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蒲高蘭;虛擬社區(qū)攻擊行為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顧璇;中學生攻擊行為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蚌埠醫(yī)學院;2012年

5 梅亮;大學生攻擊行為傾向與人際寬恕的關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6 歐陽敏;受虐待經(jīng)歷、留守經(jīng)歷、依戀與農(nóng)村高中生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7 倪林英;大學生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鮑立銑;越軌少年攻擊行為及其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丁小明;高中生誘發(fā)憤怒與攻擊行為的關系[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靈;中學生攻擊行為的情境特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02632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2632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e0d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