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食貨典》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3 17:16
《通典·食貨典》是留存至今一部較早的經(jīng)濟制度史著作,開啟了史學新體例。前人對《通典》的研究多從整體上對其進行價值界定,鮮有對《食貨典》的專題研究。本文在前人對《通典》研究的基礎上,從史學史的角度,致力于《食貨典》專題研討,力求從歷史觀、史學貢獻、史學方法三個方面,解讀《食貨典》的史學價值和杜佑的史學思想。在歷史觀上,本文從《食貨典》梳理了三個層面。首先,突出的表現(xiàn)為樸素的唯物史觀。在認識和揭示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問題上,重視人類社會自身的社會活動和經(jīng)濟活動的總結,亦即重視“人事”活動的歷史總結,立足于吸取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體現(xiàn)了借鑒史學的思想。其次,杜佑重視社會經(jīng)濟的歷史觀十分突出。杜佑將《食貨典》置于全書之首,并且明確表達了重視“足衣食”的歷史觀,顯示其對于經(jīng)濟基礎與國家(即上層建筑)之間矛盾運動的一種自覺認識,這是進步的歷史觀,是繼承管子、司馬遷等政治家、史學家之后,在歷史學領域重視經(jīng)濟的樸素唯物史觀的表現(xiàn)。再次,體現(xiàn)了重視人口(生產(chǎn)力)和土地(生產(chǎn)資料的主要資源)的經(jīng)濟史觀。在史學貢獻方面,《食貨典》編纂了中國古代經(jīng)濟制度通史,體現(xiàn)了古代史學新貢獻。本文重點論述《食貨典》揭示了中國古代社...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通典》研究的歷史回顧
1、關于杜佑及其《通典》的研究
2、近現(xiàn)代學者關于《通典》性質(zhì)的研究
3、關于杜佑歷史觀和史法的研究
4、關于杜佑《食貨典》的研究
二、選題的意義和本文的視角
1、選題的意義
2、本文視角與研究重點
第二章 《食貨典》的歷史觀
一、重視"人事"的歷史觀
1、"征諸人事"的治史思想
2、"將施有政"的借鑒思想
二、重視社會經(jīng)濟的歷史觀
1、首撰中國經(jīng)濟史《食貨典》
2、《食貨典》置于全書之首
三、重視土地和人口的經(jīng)濟史觀
1、重視歷代土地制度史的總結
2、重視人口發(fā)展的歷史總結
第三章 《食貨典》的史學貢獻
一、歷代田制的系統(tǒng)總結
1、第一部中國土地制度史
2、總結歷代土地制度的得失
3、"水利田"的總結
二、歷代人口的系統(tǒng)總結
1、總結歷代人口制度的得失
2、促進人口增長的思想
3、"丁中"人口的總結
4、鄉(xiāng)黨、土斷與版籍的總結
三、歷代賦稅的深刻總結
四、歷代貨幣的歷史總結
1、系統(tǒng)總結了歷代貨幣的歷史
2、歷代貨幣的得失的總結
3、貨幣制度與社會經(jīng)濟關系的總結
第四章 《食貨典》的史學方法
一、開啟政書體的經(jīng)濟通史
二、廣泛征引史料
三、《食貨典》的編纂特色
1、編撰和自注結合
2、詳近略遠
3、重視總結前輩經(jīng)濟家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的主要學術活動和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杜佑的經(jīng)濟和政治思想[J]. 李清凌. 貴州社會科學. 2009(03)
[2]杜佑《通典》的民本思想[J]. 丁俊麗.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7(03)
[3]杜佑史學思想形成的社會心理意識探析[J]. 楊瑋.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5(06)
[4]典章制度史:探討“變通張弛之故”[J]. 鄔國義. 歷史教學問題. 2005(02)
[5]杜佑主要思想述論[J]. 楊華文. 桂海論叢. 2004(S1)
[6]我國古代的政書——“三通”[J]. 劉子榮.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02(03)
[7]《通典》啟示錄[J]. 白一宇.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1(04)
[8]中國近代化進程延誤原因探析[J]. 鄭榮.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1)
[9]略論杜佑的《通典》[J]. 張鳳英.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1)
[10]唐代杜佑改革思想初探[J]. 張劍光,鄒國慰.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01)
本文編號:3623596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通典》研究的歷史回顧
1、關于杜佑及其《通典》的研究
2、近現(xiàn)代學者關于《通典》性質(zhì)的研究
3、關于杜佑歷史觀和史法的研究
4、關于杜佑《食貨典》的研究
二、選題的意義和本文的視角
1、選題的意義
2、本文視角與研究重點
第二章 《食貨典》的歷史觀
一、重視"人事"的歷史觀
1、"征諸人事"的治史思想
2、"將施有政"的借鑒思想
二、重視社會經(jīng)濟的歷史觀
1、首撰中國經(jīng)濟史《食貨典》
2、《食貨典》置于全書之首
三、重視土地和人口的經(jīng)濟史觀
1、重視歷代土地制度史的總結
2、重視人口發(fā)展的歷史總結
第三章 《食貨典》的史學貢獻
一、歷代田制的系統(tǒng)總結
1、第一部中國土地制度史
2、總結歷代土地制度的得失
3、"水利田"的總結
二、歷代人口的系統(tǒng)總結
1、總結歷代人口制度的得失
2、促進人口增長的思想
3、"丁中"人口的總結
4、鄉(xiāng)黨、土斷與版籍的總結
三、歷代賦稅的深刻總結
四、歷代貨幣的歷史總結
1、系統(tǒng)總結了歷代貨幣的歷史
2、歷代貨幣的得失的總結
3、貨幣制度與社會經(jīng)濟關系的總結
第四章 《食貨典》的史學方法
一、開啟政書體的經(jīng)濟通史
二、廣泛征引史料
三、《食貨典》的編纂特色
1、編撰和自注結合
2、詳近略遠
3、重視總結前輩經(jīng)濟家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的主要學術活動和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杜佑的經(jīng)濟和政治思想[J]. 李清凌. 貴州社會科學. 2009(03)
[2]杜佑《通典》的民本思想[J]. 丁俊麗.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7(03)
[3]杜佑史學思想形成的社會心理意識探析[J]. 楊瑋.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5(06)
[4]典章制度史:探討“變通張弛之故”[J]. 鄔國義. 歷史教學問題. 2005(02)
[5]杜佑主要思想述論[J]. 楊華文. 桂海論叢. 2004(S1)
[6]我國古代的政書——“三通”[J]. 劉子榮.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02(03)
[7]《通典》啟示錄[J]. 白一宇.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1(04)
[8]中國近代化進程延誤原因探析[J]. 鄭榮.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1)
[9]略論杜佑的《通典》[J]. 張鳳英.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1)
[10]唐代杜佑改革思想初探[J]. 張劍光,鄒國慰.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01)
本文編號:3623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235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