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中日公使館升格事件評析(1908-1935)

發(fā)布時間:2020-08-07 12:03
【摘要】:中日公使館升格問題最早是由唐紹儀在1908年訪問日本時提出,日本政府以時機尚不成熟為由婉言拒絕。日本雖在1924年制定了駐華公使館升格的方針,然因中國局勢的動蕩,致使中日兩國公使館升格計劃一直未能實現(xiàn)。此后數(shù)年間,中國政府一直積極主動地與日本政府進行協(xié)商,希望兩國能夠盡快將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并借此改善緊張的中日關(guān)系!熬乓话恕笔伦兒,中日之間關(guān)系極度惡化,日本在東亞地區(qū)勢力的急劇擴張也開始引起英美等國的重視。對日本來說,國際外交上的失敗使其逐漸處于孤立無援的外交局面之中。因此,日本試圖通過制造“中日親善”的虛假局面,進一步緩和國內(nèi)外的緊張局勢,并借此掩蓋其侵略的真正目的。中日公使館升格則作為“中日親善”最有力的證明再次被提上日程。此時又恰逢南京國民政府對日展現(xiàn)出友好的外交態(tài)度,中日兩國政府權(quán)衡利弊,終于在1935年5月17日同時宣布將兩國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縱觀中日公使館升格的歷史進程,其中蘊藏著復雜的矛盾與斗爭,公使館升格不僅是兩國之間簡單的外交文書的交換,在一定層面上更反映出兩國之間親密的外交關(guān)系。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公使館升格問題早已不是單純的外交問題,儼然已成一個重要的國際問題。此外,西方列強作為在華既得利益者,直接參與到中日公使館升格的過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日公使館升格的進程。本文正文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筆者以日本外務省文件為依據(jù),以時間為線索,梳理出中日兩國關(guān)于公使館升格問題交涉的全過程;第二部分重點論述了日本內(nèi)部對此問題的看法、列強在駐華公使館升格問題上的態(tài)度,以及中日兩國之間遺留的領(lǐng)土爭端問題;第三部分從中日兩方面分析促使雙方完成公使館升格的背景及原因;第四部分是對中日公使館升格后的評價,它促使英美等國將駐華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表面上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但事實上并未觸及本質(zhì)問題。中日公使館升格并未改變?nèi)毡厩致灾袊膽?zhàn)爭計劃,此后的中國仍處于國際外交體系的被動局面之中。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829.31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家猛;張荊紅;;試析戰(zhàn)后南京國民政府外交失敗的原因[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郭飛平;段金生;;制衡與牽制:南京國民政府治理邊疆的政治策略——以邊疆行政區(qū)域的新規(guī)劃為中心[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柳岳武;;犯越與防范——南京國民政府治下監(jiān)犯管理研究[J];東方論壇;2012年02期

4 張冬輝;;南京國民政府監(jiān)察使制度探析[J];求索;2012年12期

5 柳岳武;;南京國民政府監(jiān)所教誨政策研究[J];東方論壇;2013年03期

6 邱松慶;南京國民政府初建時期的金融體系[J];黨史研究與教學;1998年06期

7 周念忠,祝靈君;從政治發(fā)展看南京國民政府的覆滅[J];探索;1999年01期

8 常洪波;南京國民政府文官考試制度評析[J];北方論叢;2001年06期

9 葉碧星;十年時期南京國民政府土地政策的特點[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10 張寶海,徐峰;南京國民政府(1927—1937)宗教法規(guī)評析[J];山東社會科學;200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以林;;南京國民政府發(fā)展大學教育述論[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1999年卷[C];1999年

2 譚新喜;譚備戰(zhàn);;試論南京國民政府學校軍訓(1927—1937)[A];第四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左玉河;;南京國民政府廢除舊歷運動評析[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2年卷[C];2002年

4 游海華;;如何評價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裁局改科”——以江西、福建為中心[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5 周斌;;南京國民政府推行過革命外交政策嗎?——兼論二三十年代“革命外交”話語的演變[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10年卷[C];2011年

6 徐娟;;試評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的童子軍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薛毅;;1936年《德華信用借款合同》簽訂的作用與影響[A];全國黨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熊沛彪;;論七七事變時期日本的“不擴大方針”——兼論南京國民政府的對策[A];紀念七七事變爆發(fā)7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譚新喜;李明磊;;南京國民政府一次失敗的文化現(xiàn)代化舉措——以1929年江蘇宿遷小刀會民變風波為例[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顧景高;;毋忘祖國屈辱史[A];紀念抗戰(zhàn)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河南財經(jīng)學院彩票研究所所長 馮百鳴;民國時期的航空公路建設(shè)獎券[N];中國社會報;2008年

2 專欄作家 李開周;漲價歸公[N];中國經(jīng)營報;2013年

3 曹東;南京國民政府最后一任檢察長[N];檢察日報;2014年

4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侯欣一;覃振和他的司法改革方案[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5 楊躍進;南京國民政府的抗日準備[N];團結(jié)報;2000年

6 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侯欣一;我國近代司法實踐與問題[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段金生;南京國民政府的邊政[D];云南大學;2010年

2 孫冰;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公務員考錄任用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3 徐中林;南京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4 張秀莉;南京國民政府發(fā)行準備政策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5 傅榮校;南京國民政府前期(1928—1937年)行政機制與行政能力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張莉;南京國民政府新聞出版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7 周韜;南京國民政府文化建設(shè)研究(1927-1949)[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單冠初;南京國民政府收復關(guān)稅自主權(quán)的歷程[D];復旦大學;2003年

9 任偉偉;南京國民政府社會調(diào)查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李國棟;民國時期的民族問題與民國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維忠;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官僚構(gòu)成之研究(1927-1937)[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2 黃海林;抗戰(zhàn)勝利后的南京國民政府外交(1945—1949)[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程晴;國民黨忠誠黨員王子壯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4 徐文娟;南京國民政府前期農(nóng)村基層政治參與[D];蘇州大學;2015年

5 郝曉鑫;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喇嘛教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6 李東玉;1927-1937年中國教育制度現(xiàn)代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張耀鵬;南京國民政府國防部研究(1946-1949)[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陳明;南京國民政府郵電檢查制度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9 丁月;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出版法》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10 范一荷;1927-1937南京國民政府的反貪污制度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27839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7839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7e7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