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建立亞太地區(qū)安全合作架構的戰(zhàn)略構想與路徑選擇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security cooperation architec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s a strategic choice to meet the regional security challenges, solve the "Asian paradox" and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system. It aims at pursuing common security, comprehensive security, cooperative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security to achieve last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security cooperation architec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s a compound security cooperat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regional code of conduct, security cooperation dialogue mechanism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rinit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equality and cooperation, it wil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 transparency, equality and inclusiveness, walk out a road of joint construction, sharing and win-win security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ype of relations among major powers and form the strategic fulcrum of the security cooperation struc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e will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more just and rational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orde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ecurity cooperation framework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9JZD0037)
【分類號】:D8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清才;趙軒;;中俄推動建立亞太地區(qū)安全與合作架構的戰(zhàn)略思考[J];東北亞論壇;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于洪洋;歐德卡;巴殿君;;試論“中蒙俄經(jīng)濟走廊”的基礎與障礙[J];東北亞論壇;2015年01期
2 劉清才;劉濤;;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發(fā)展戰(zhàn)略與中俄區(qū)域合作[J];東北亞論壇;2015年03期
3 孔繁穎;李巍;;美國的自由貿(mào)易區(qū)戰(zhàn)略與區(qū)域制度霸權[J];當代亞太;201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志剛;西歐大國對俄安全合作政策[J];歐洲;2001年05期
2 孟祥青;參與多邊安全合作: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1年10期
3 石婧;中國與中亞的安全合作[J];新疆社科論壇;2002年06期
4 喻常森;“第二軌道”外交與亞太地區(qū)安全合作[J];東南亞研究;2003年05期
5 吳金平;東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建設與美國因素[J];東南亞研究;2004年04期
6 許濤;;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安全合作進程與前景分析[J];國際觀察;2006年02期
7 蔣建華;王雙;司南;;安全合作與區(qū)域發(fā)展:上海合作組織兩大目標的展望及對中國西部安全的影響[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馮艷玲;;中俄戰(zhàn)略安全合作的機遇和挑戰(zhàn)[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雷勇;;東亞地區(qū)安全合作:層次、結構與機制[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王有為;;東南亞安全合作構想[J];東南亞縱橫;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與中美印非均勢外交平衡的重構[A];湖南省世界政治經(jīng)濟與國際共運史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志剛;國家間的安全合作與當代中國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學;2005年
2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溝通行動的視角[D];外交學院;2007年
3 肖f^;權力、制度與文化[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方穎;冷戰(zhàn)后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井小磊;互信建設:推進外空安全合作的關鍵[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3 徐曼;東亞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研究[D];外交學院;2006年
4 息瑤;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安全合作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Lepessova Aliya;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安全合作法律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6 姚建安;冷戰(zhàn)后中俄兩國安全合作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王璐璐;中亞地區(qū)安全合作:進程、制約及戰(zhàn)略選擇[D];山東大學;2009年
8 張志剛;安全合作的理想模式[D];暨南大學;2002年
9 詹鵬;中美安全合作進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趙小碩;中國與東盟安全合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09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50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