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緬關(guān)系的改善及對中國的影響
[Abstract]: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pragmatic engagement policy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yanmar and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article holds that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yanm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global strategic adjustment. For the sake of opening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for the strategy of "returning to Southeast Asia", establishing American democracy in Myanmar and seizing the Myanmar market, the United States also has the intention of containing China, and has made initial achievements in these are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yanmar is also conducive to Myanmar to lift the sanctions from the diplomatic isola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in China.
【作者單位】: 內(nèi)江師范學院政法與歷史學院;
【基金】:內(nèi)江師范學院校級課題(12NJS07)
【分類號】:D87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光海;覃鴻運;;美緬關(guān)系新動向及其原因和影響[J];和平與發(fā)展;2010年04期
2 尤洪波;冷戰(zhàn)期間緬甸的中立外交政策[J];南洋問題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新;;《孫子兵法》戰(zhàn)略文化研究范式、現(xiàn)實意義及傳播理念[J];濱州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向仁強;趙明;;軍校學員國家安全觀教育芻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8期
3 劉務;;緬甸獨立后外交政策的演變與中緬關(guān)系的發(fā)展[J];當代亞太;2010年01期
4 劉務;;緬俄關(guān)系的發(fā)展演變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1年02期
5 劉艷房;;新中國領(lǐng)導人的國家形象戰(zhàn)略思想及實踐價值[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6 郭秀清;;環(huán)境安全對中國國家利益的挑戰(zhàn)及對策[J];蘭州學刊;2007年08期
7 劉海泉;;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周邊安全戰(zhàn)略的歷史演變及思考[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沈海濤;李永強;;中國周邊海洋主權(quán)爭端的戰(zhàn)略性應對分析[J];教學與研究;2012年09期
9 王留彬;;國家安全戰(zhàn)略研究綜述[J];今日中國論壇;2013年15期
10 鄧玉榮;羅德芬;;國家文化安全戰(zhàn)略的構(gòu)建[J];求索;201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束必銓;;從三代領(lǐng)導集體看中國國家安全觀之演變[A];新中國對外關(guān)系60年 理論與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寧;新世紀中國共產(chǎn)黨的國家文化安全戰(zhàn)略論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張克成;基于方法論視角的中國東北亞地緣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學;2012年
3 劉德定;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4 張志;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海外利益的保護和拓展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5 黃愛武;戰(zhàn)后美國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6 盧兵彥;中國和平崛起:概念、歷史、環(huán)境、路徑[D];暨南大學;2009年
7 趙付科;當代中國政權(quán)穩(wěn)定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8 安秀偉;論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對外戰(zhàn)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朱永彪;中國國家安全觀研究(1949-2011)[D];蘭州大學;2012年
10 劉德定;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有維;網(wǎng)絡空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及我國的對策[D];吉林大學;2011年
2 孫學謙;試析中亞地區(qū)“顏色革命”及中國戰(zhàn)略應對[D];暨南大學;2011年
3 黃新娟;美國的緬甸政策研究(1988-20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郭世中;中美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對話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高慧娟;關(guān)于布哈林帝國主義理論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明;淺析中美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對話機制及其理論基礎[D];遼寧大學;2011年
7 池平;當代國家安全法律體系建設[D];安徽大學;2011年
8 孫勝蘭;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國家信息安全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王少U,
本文編號:2380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38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