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與尼日利亞關系:從合作到競爭
本文選題:非洲國際關系 + 領導權。 參考:《西亞非洲》2015年01期
【摘要】:從共同推動非盟的機制轉(zhuǎn)型到非盟委員會主席人選上的競爭,南非與尼日利亞的關系正在從奧巴桑喬和姆貝基時期的密切合作轉(zhuǎn)向地區(qū)領導權競爭的公開化。尼日利亞與南非的領導權競爭本質(zhì)上是一個傳統(tǒng)領導國家與新興領導國家通過確定本國的地區(qū)領導權地位進而獲取國際資源的競爭。這一競爭根源于兩國權力關系的變化、經(jīng)濟發(fā)展的驅(qū)動和對外戰(zhàn)略的調(diào)整。新南非融入非洲改變了傳統(tǒng)的領導權格局,而尼日利亞的重振則為領導權競爭帶來新的動力。奧巴桑喬上臺后,尼日利亞的外交政策從理想主義轉(zhuǎn)向現(xiàn)實主義,地區(qū)領導權被視作是獲取國際資源的重要途徑。盡管領導權競爭已經(jīng)成為兩國關系的常態(tài),但是共同的責任和利益、早期的經(jīng)驗和教訓、合作收益遠大于競爭所得的現(xiàn)實決定了合作依然是兩國的首要選擇。
[Abstract]:South Africa's relationship with Nigeria is shifting from a joint push for the AU's mechanism to competition for the chairmanship of the AU Commission from close cooperation during the Obasanjo and Mbeki periods to an open competition for regional leadership. The leadership competition between Nigeria and South Africa is essentially a competition between a traditional leading country and a new leader country to obtain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by determining its own regional leadership position. This competition is rooted in the change of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driv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djustment of foreign strateg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South Africa into Africa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leadership pattern, while Nigeria's revitalization has given new impetus to leadership competition. After Obasanjo came to power, Nigeria's foreign policy changed from idealism to realism, and regional leadership wa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way to obtain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Although leadership competition has become the n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ies and interests, early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e benefits of cooperation far greater than the reality of competition determines that cooperation is still the first choi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作者單位】: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
【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第六批特別資助(2013T6000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2YJCGJW018) 浙江省第二批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劃的資助
【分類號】:D843.7;D847.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夏吉生;;八國峰會過后談非洲脫貧[J];國際政治研究;2005年04期
2 詹世明;;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席位之爭——非洲的立場與前景[J];西亞非洲;2005年06期
3 李鵬濤;;“靜悄悄外交”的困境——評析姆貝基時期南非對津巴布韋政策[J];西亞非洲;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鵬濤;;論南部非洲地區(qū)合作中的“南共體方式*”[J];國際論壇;2011年05期
2 賀文萍;;后金融危機時代非洲國家對亞洲的戰(zhàn)略性依賴[J];亞非縱橫;2010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蒸蒸;相對獲益視角下的聯(lián)合國安理會擴大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韓瑞珍;西方債權者減免非洲國家債務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3 熊瑞娟;論非盟與非洲的復興[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4 成敏;印度爭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探析[D];暨南大學;2008年
5 李濤;新世紀聯(lián)合國安理會改革探析[D];新疆大學;2009年
6 龐洪翠;新南非對美國外交政策變化及原因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7 馬寧;中等大國的分化與概念重塑[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曾強;何永芳;;姆貝基辭職與津巴布韋的民族和解[J];國際資料信息;2008年10期
2 潘興明;津巴布韋問題探因[J];國際政治研究;2005年02期
3 鐘偉云;非洲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J];西亞非洲;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旭;重整河山待故人──奧巴桑喬和他面臨的挑戰(zhàn)[J];當代世界;1999年05期
2 鄭憲;還政于民后的尼日利亞——奧巴桑喬政府的內(nèi)外政策和面臨的挑戰(zhàn)[J];西亞非洲;2000年01期
3 李文剛;奧巴桑喬喜中有憂的大選結(jié)局——2003年尼日利亞大選述評[J];西亞非洲;2003年04期
4 民和;;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又一名非洲人選——尼日利亞前總統(tǒng)奧盧桑貢·奧巴桑喬(Olusegun Obasanjo)[J];世界知識;1986年20期
5 孔明輝;他能坐上這把“交椅”嗎?[J];世界知識;1991年11期
6 王金余;;奧巴桑喬出獄再掌權[J];世界知識;1999年06期
7 王磊;;試論奧巴桑喬與尼日利亞政治現(xiàn)代化[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8 賴早興;洪細根;;國際因素與尼日利亞的反腐敗實踐[J];西亞非洲;2006年07期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日利亞聯(lián)邦共和國聯(lián)合公報[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6年17期
10 甄泰來;軍火庫,帶給世界幾多火劫[J];山東消防;2002年0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奧巴桑喬——讓我們的地球村更加和諧更加合意[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2 記者 溫憲、符福淵、周德武;江澤民會見奧巴桑喬[N];人民日報;2000年
3 記者張靜宇;江主席與奧巴桑喬總統(tǒng)會談[N];人民日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周揚 左志堅 實習記者 談毅敏;將軍、石油與私有化[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5 記者 符勇;奧巴桑喬前總統(tǒng)訪問中國鐵建[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8年
6 ;尼日利亞前總統(tǒng)奧巴桑喬:加強國際合作 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7 本報專稿 馮家明;非洲代言人尼日利亞總統(tǒng)奧巴桑喬[N];世界報;2005年
8 ;錢運錄會見奧巴桑喬[N];人民日報;2010年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江澤民;在奧巴桑喬總統(tǒng)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2年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江澤民;在奧巴桑喬總統(tǒng)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講話[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磊;奧巴桑喬與尼日利亞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黃娜;奧巴桑喬與尼日利亞的民族國家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386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83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