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者組織與政府援助合作研究
本文選題:美國對外援助 切入點:私人志愿者組織 出處:《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摘要】:對外援助作為國際關(guān)系中很重要的一項國家與國家交往的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成為了國際政治經(jīng)濟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現(xiàn)象。在美國,對外援助作為實現(xiàn)對外政策的重要工具,自"馬歇爾計劃"開始,在過去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中,對外援助不僅起到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目的,也傳播了美國民主以及價值。但從受援國的角度來看,這些接受援助國家是否可以真正從這些援助中獲益,根據(jù)這些國家的現(xiàn)實情況來看,官方發(fā)展援助飽受爭議。雖然官方發(fā)展援助中除了援助國國家利益的計算之外,肯定包含著人道主義動機,但是作為實現(xiàn)國家利益的工具,援助國首要目標必然是為了保護本國的國家安全與利益。這其中不可避免的會與受援國利益為出發(fā)點的人道主義關(guān)懷產(chǎn)生沖突,其在對外援助中的可靠性和信譽度大打折扣。同時,在對外援助中,除了大量的主權(quán)國家間雙邊援助和政府間國際組織對外援助外,還存在著另外一類援助機構(gòu),那就是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非政府組織在國際社會上并非是一個新鮮事物,但是其在本世紀初非政府組織迅速崛起。由于非政府組織自身非政府性、非營利性、專業(yè)性等特點,在對外援助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這類組織的力量來源既不同于國家,也不同于商業(yè)部門。事實上,自二戰(zhàn)之后,私人志愿者組織在美國國際救濟和發(fā)展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在近幾年中,美國對外發(fā)展基金開始更多的通過私人志愿者組織進行援助的提供。另外,在美國對外援助中,政府與私人部門的伙伴關(guān)系在過去十年內(nèi)被頻繁提及。原本只將私人部門當作是援助輸送的通道的伙伴關(guān)系,開始向平等的伙伴關(guān)系轉(zhuǎn)型,因此對于國際援助中的非政府組織這一重要的援助力量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中國,在對外援助活動中的非政府組織并不活躍。相較于美國這個根植于個人主義傳統(tǒng)的年輕國家,私營非營利組織的活躍是美國社會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因此通過對美國對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者組織的研究可以幫助中國,更深刻的認識美國對外援助的方式以及與各方的合作關(guān)系,加強對美國對外援助與對外政策的了解。有助于中國吸取美國對外援助的有益經(jīng)驗,同時規(guī)避其中的風(fēng)險和不足。在對待非政府組織這個國際關(guān)系行為體是,可以建立在更客觀地基礎(chǔ)上對其進行交流與合作。充分發(fā)揮私人部門地作用,使得政府部門可以與私人部門開展能更好地合作。在相互了解地前提下,規(guī)范雙方地合作行為,使中國在對外援助中可以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加強合作,這樣更加有助于對外援助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更好的融入國際援助體系,加強多邊合作。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發(fā)展中國國內(nèi)的市民社會,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shè),充分調(diào)動各方力量,為我國對外政策添磚加瓦,更好的發(fā)展與發(fā)展中國家的關(guān)系,以積極的方式應(yīng)對稱中國對外援助為"新殖民主義"等的批評。
[Abstract]:A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an important foreign ai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important tool to realize the foreign policy of foreign ai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Marshall plan", in the past nearly a century in time, foreign aid not only to safeguard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spread the American democracy and value. But from the recipient's point of view, whether the recipient countries can really benefit from this assistanc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s controversial. Although the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addition to calculate the aid of national interests, must contain humanitarian motives, but as tools of realizing national interest, our primary goal is to aid.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conflict which inevitably with their interes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humanitarian concern, the foreign aid in the reliability and reputation grea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eign aid, in addition to a large number of sovereign states bilateral aid and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f foreign aid, but also there is also a class of aid agencies, which is an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not a new thing, but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he rapid ris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Because of its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on-governmental, non-profi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mportant in foreign aid. Because of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power source,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commercial sector. In fact,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private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relief And development has occupied a space for one person.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foreign development fund started by private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more aid. In addition, the American foreign aid,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 partnerships are frequently mention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Originally only in the private sector as aid delivery channel the partnership began to transform to equal partnership, so for the NGO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in this important assistance research is very necessary. In Chinese, 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 foreign aid activities are not active. Compar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s rooted in the tradition of individualism young country privat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ctiv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American society. Therefore, through the study on American foreign aid in private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can help Chinese deeper. The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foreign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with all parties, to strengthen the American foreign aid and foreign policy. Chinese helps absorb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American foreign aid, while avoiding the risk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ctors, can set up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more objective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rivate sect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ector can carry out better cooperation. On the premise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cooperation behavior norms, the Chinese in foreign aid can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NGOs, such effectiveness more help foreign aid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better integratio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id system, strengthen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better development China domestic civil society,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We should fully mobilize all forces to build up our foreign policy and better develop relations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 democratic way. In a positive way, we should symmetrize China's foreign aid as a new colonialism.
【學(xué)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87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韶彬;;美國對外援助的法律架構(gòu)及其演進[J];國際論壇;2012年02期
2 魏慶;;中國巨額對外援助去向解密[J];報刊薈萃;2010年11期
3 王建生;美國的對外援助大部分給了美國自己[J];真理的追求;2001年04期
4 劉會清;美國對外援助政策及其價值取向[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3期
5 潘銳;婁亞萍;;美國對外援助政策決策過程中的利益集團[J];美國問題研究;2008年00期
6 黃梅波;胡建梅;;中國對外援助管理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J];國際經(jīng)濟合作;2009年05期
7 舒建中;;美國的戰(zhàn)略性對外援助: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視角[J];外交評論(外交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03期
8 鄧紅英;;國外對外援助理論研究述評[J];國外社會科學(xué);2009年05期
9 周琪;;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外援助的目標和方法[J];美國問題研究;2009年02期
10 楊鴻璽;陳開明;;中國對外援助:成就、教訓(xùn)和良性發(fā)展[J];國際展望;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勉勵;;中國對外援助問題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蔚;朱慧博;;簡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對外援助[A];新四軍研究(第二輯)[C];2010年
3 祝鳴;;試析“中國援助威脅論”——中國對外援助的外部壓力與挑戰(zhàn)[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xué)界第六屆學(xué)術(shù)年會文集(青年學(xué)者文集)[C];2008年
4 王敏玉;;十六大以來中國對外援助思想的新發(fā)展[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個人課題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5 王為衡;;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援助非洲政策的建構(gòu)演變及成效分析[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個人課題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6 李紅喜;;鄧小平等中共第二代中央領(lǐng)導(dǎo)集體與中國對外援助的調(diào)整[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個人課題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郭麗君;對外援助:中國“盡力而為”[N];光明日報;2011年
2 商務(wù)部研究院發(fā)展援助部副研究員 毛小菁;中國對外援助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N];國際商報;2011年
3 安蓓 趙超 王希;對外援助給中國帶來什么[N];中國商報;2014年
4 中央財經(jīng)大學(xué)國際政治系 白云真;如何有效推進中國對外援助[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4年
5 記者 趙超 安蓓;我國3年對外援助893.4億,,近四成無償[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6 李榮民;如何提高中國對外援助工作水平[N];學(xué)習(xí)時報;2006年
7 ;中國對外援助應(yīng)否叫停[N];經(jīng)理日報;2008年
8 記者 熊劍鋒;商務(wù)部九成預(yù)算支出用于對外援助[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0年
9 記者徐春林;中國對外援助60周年紀念展開幕[N];國際商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宋斌斌;我國“十二五”對外援助方式將轉(zhuǎn)變[N];中國工業(yè)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賀光輝;美日對外援助之比較[D];復(fù)旦大學(xué);2003年
2 張郁慧;中國對外援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3 侯明;冷戰(zhàn)時期美國的對外援助政策(1947-1972)[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王文奇;美國安全戰(zhàn)略與對外援助政策研究(1989-2008)[D];吉林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苗群;中日韓對外援助的比較分析[D];吉林大學(xué);2010年
2 李連弟;對外援助的動機分析—經(jīng)驗研究與中國對策[D];河北工業(yè)大學(xué);2015年
3 Suleiman Haji Suleiman;中美對桑給巴爾對外援助比較[D];吉林大學(xué);2016年
4 邢銀鋒;中國對孟加拉國的援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6年
5 鐘環(huán);中日對中東援助的比較研究[D];青島大學(xué);2016年
6 張安禮;韓國官方對外援助戰(zhàn)略研究[D];青島大學(xué);2016年
7 藺姝;中國對外援助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8 梁衛(wèi)泉;基于國內(nèi)外發(fā)展實際的我國對外援助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7年
9 吳佩譯;美國對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者組織與政府援助合作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2017年
10 陳婕;對外援助政策的國際比較[D];廈門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16364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63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