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機制的話語實踐與文化安全

發(fā)布時間:2018-01-07 01:15

  本文關鍵詞: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機制的話語實踐與文化安全 出處:《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文化安全 話語實踐 國家安全 總體安全觀 國際人權機制


【摘要】:在中國參與國際機制的過程中,尋求文化安全是重要的動力來源之一,特別是在參與社會文化領域國際機制的互動中,中國的文化安全訴求表現尤為明顯。文化安全訴求主要通過話語實踐、遵約實踐和創(chuàng)新實踐來表達,其中話語實踐是最根本的表達方式。以新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機制的互動為例,話語實踐經歷了從否定到肯定,從活躍到穩(wěn)定的發(fā)展變化,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參與國際機制尋求文化安全的目標實現過程。話語實踐的變化與文化安全水平的提升密切相關。對參與國際體系實踐的關注不僅拓展了文化安全研究的視角,也有助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zhàn)略的系統實現。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seeking cultural secur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especially in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ulture. China's cultural security demands are particularly evident. Cultural security demands are mainly expressed through discourse practice, compliance practice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Discourse practic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of expression. Taking the interaction of New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echanism as an example, discourse practice has experienced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from active to stable development. This process is actually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the goal of seeking cultural security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hange of discourse practi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cultural securit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actic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Note not only expands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curity research. I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systematic realization of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of the great power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4年青年社科人才項目(2014SKL010)
【分類號】:D822;D815.7
【正文快照】: 2014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明確強調:文化安全是中國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構成要素;堅持總體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毫無疑問,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迅速增長所帶來的時代挑戰(zhàn),要求中國必須明確自身在國際文化關系格局中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海;韓英;;和諧世界視閾中的文化安全[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9年03期

2 丁志剛;董洪樂;;論中國的文化安全及其護持[J];學習與探索;2012年07期

3 董璐;;文化安全遭受威脅的后果及其內生性根源[J];國際安全研究;2014年02期

4 宋一;;文化安全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5 翁浩;;美國因素影響中亞文化安全[J];中亞信息;2009年09期

6 趙爽;蘇萊曼·亞森;;發(fā)達國家維護國家主流文化安全的角色定位與借鑒[J];青海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7 趙爽;;美國反華勢力的干涉與滲透對新疆地區(qū)主流文化安全的威脅與破壞[J];新西部(理論版);2012年06期

8 ;聲音[J];中國信息安全;2014年05期

9 苗志娟;;歷史虛無主義在蘇聯解體中的作用——文化安全視域下的解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10期

10 王曉林;叢屹;;走中國道路 揚中國精神——關于經濟、文化與國家安全理論的研討[J];經濟導刊;2014年0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同心同德 群策群力 建言獻策 共謀發(fā)展[N];延邊日報(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石琪;論馬克思文化安全思想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啟示[D];浙江財經學院;2013年

2 王曉宏;文化安全視野下內蒙古和諧社會的構建[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李明亮;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文化安全[D];齊齊哈爾大學;2013年

4 成圓;奧巴馬政府對華外交中的文化戰(zhàn)略與我國文化安全[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39035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39035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880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