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阿連德政府時期黨爭研究
本文關鍵詞:智利阿連德政府時期黨爭研究
【摘要】:黨爭是智利阿連德政府改革失敗最重要的內因。阿連德上臺前,智利共產黨和社會黨先后就與蘇聯(lián)外交關系、資產階級民主、冷戰(zhàn)格局、"社會主義道路"的實現(xiàn)途徑等議題展開了四次論戰(zhàn)。阿連德執(zhí)政后,政府內部分裂為"溫和派"和"激進派",雙方就如何通往"社會主義道路"、軍隊的政治角色、基督教民主黨的地位、經濟改革的實施方式等議題展開激辯,并由觀點之爭上升為黨派間的政治斗爭。激烈的黨爭使阿連德政府始終難以形成基本的決策能力和有效的行政能力,政府凝聚力不斷下降,"人民團結陣線"政府動蕩不穩(wěn),內閣部長頻繁更迭。黨爭給美國干涉造成了可乘之機,加速了智利"社會主義道路"失敗的步伐。
【作者單位】: 天津外國語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關鍵詞】: 阿連德 社會主義道路 黨爭 智利
【基金】: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泛美主義與西半球合作研究”(項目批準號:14BSS002)的中期成果
【分類號】:D778.4;K784.53
【正文快照】: 1970年,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Isa-belino Allende Gossens)贏得智利總統(tǒng)大選,左翼政黨聯(lián)盟“人民團結陣線”上臺執(zhí)政。阿連德主張在遵守憲法和現(xiàn)存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國有化改革,實施收入再分配計劃,廢除大莊園制,建立一院制立法機構,發(fā)動民眾參與經濟管理和政治決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春良;智利阿連德政府的改革[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2 朱潔蓉;;伊·阿連德及其新作《深海島嶼》[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10年06期
3 伊·阿連德;趙德明;;阿連德的新作 保拉[J];外國文學動態(tài);1996年02期
4 賀喜;;美國干涉智利阿連德政府的原因分析[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2年02期
5 劉習良;阿連德其人[J];外國文學;1993年03期
6 賀喜;;智利阿連德道路失敗原因研究綜述[J];Studies of Modern World History;2010年00期
7 詹玲;;伊·阿連德和她的最新小說《老照片》[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1年01期
8 劉上洋;;阿連德銅像[J];散文選刊;2009年05期
9 趙德明;;穿裙子的加西亞·馬爾克斯——智利女作家伊薩貝爾·阿連德[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2年03期
10 黃小初;;顛倒季節(jié)[J];人民文學;199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賀喜;;智利阿連德道路失敗原因研究綜述[A];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第七輯)[C];2010年
2 賀喜;;智利阿連德道路失敗原因研究綜述[A];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第17屆年會暨“紀念拉美獨立20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衛(wèi)中;重新審視歷史的機會[N];人民日報;2011年
2 馮永鋒;阿連德:敢于說出來,是最大的困難[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3 趙德明;無望的逃離[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智杰;尼克松政府與阿連德政權:1970-1973年智利變局中的美國因素[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46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84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