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zhàn)期間美國黑人士兵民權運動分析
本文關鍵詞:一戰(zhàn)期間美國黑人士兵民權運動分析
【摘要】: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貫穿于美國民主發(fā)展的歷程中,相關成果的取得總是與美國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密切相關。一戰(zhàn)的爆發(fā),為美國黑人爭取民主權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美國為了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進行了軍事改革,實行義務兵役制,這使得黑人第一次大量出現(xiàn)在軍隊之中。一戰(zhàn)期間,不論是國外戰(zhàn)場上戰(zhàn)斗的黑人士兵,還是國內服役部隊中的黑人士兵,都肩負著爭取民權的壓力。一戰(zhàn)期間美國黑人士兵的民權運動,為戰(zhàn)后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作者單位】: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關鍵詞】: 黑人士兵 民權運動 一戰(zhàn)
【分類號】:K712
【正文快照】: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是世界人權運動史上的重要一頁,對美國現(xiàn)代民主政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不僅推動了北美大陸的民主運動,在反對種族主義、促進多民族多種族國家的民主政治方面也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v觀20世紀,雖然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高潮在60年代,但是一戰(zhàn)期間的黑人民權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超;;論美國黑人平等就業(yè)政策的形成[J];北方論叢;2011年01期
2 王錦瑭;美國人權的歷史和現(xiàn)實[J];法學評論;1992年04期
3 劉煥;;社會能量協(xié)和背后的顛覆力量——分析托妮·莫里森《秀拉》中的秀拉[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年07期
4 王蘭明;史吏;;《虎種》——純真與邪惡的完美統(tǒng)一[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5 韓玲;;美國聯(lián)邦政府與種族居住隔離問題的探討[J];成都工業(yè)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6 張雅琦;張玲玲;;論美國重建時期南部黑人民權運動的興起[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7 金海;尼克松的民權思想及政策實踐[J];世界歷史;2002年06期
8 孫群郎;美國現(xiàn)代城市郊區(qū)化動因初探[J];世界歷史;2003年01期
9 蔣先福;彭中禮;王亮;;“肯定性行動計劃”的法理學思考——以平等理論為視角[J];時代法學;2006年03期
10 郭晨;;從《湯姆叔叔的小屋》、《飄》和《根》看美國黑人的文學形象[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楊超;美國“肯定性行動”中黑人就業(yè)政策研究(1965-2000)[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杜曉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轉移[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丁力;美國西進運動的制度變遷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5 鄭春生;馬爾庫塞與六十年代美國學生運動[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修樹新;托妮·莫里森小說的文學倫理學批評[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宏薇;托妮·莫里森宗教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宋敏;新公共行政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李燕;創(chuàng)傷·生存·救贖[D];蘇州大學;2012年
10 袁玉紅;美國“積極行動”政策與實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黃永慶;美國憲政史上黑人民權的演變[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朱芮萱;盲從·反叛·回歸[D];江南大學;2010年
3 胡海文;林登·約翰遜政府國內改革再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高峰;內戰(zhàn)前和重建時期美國南方的黑人教育與慈善事業(yè)[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常姣;重構黑人主體價值[D];河南大學;2011年
6 莫色木加;托尼·莫里森《所羅門之歌》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白露;美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黑人居住隔離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8 馬曉慧;自我的毀滅與重塑[D];安徽大學;2011年
9 胡偉;內戰(zhàn)后美國南部邊緣化延續(xù)原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孔雪嬌;批評語言學視角的美國種族問題透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華興 ,姜義華;梁啟超與清末民權運動[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05期
2 王振玲;;淺析美國夢與黑人民權運動的相互影響[J];語文學刊;2008年03期
3 張愛民;二戰(zhàn)與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興起[J];史學月刊;2002年04期
4 王偉;試論20世紀50-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艱苦歷程[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5 鄭易平;淺析基督教對美國廢奴和民權運動的推動作用[J];學海;2004年04期
6 何章銀;試論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內部的合作[J];學海;2004年04期
7 王偉;民權法案對黑人民權運動的影響[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8 王超;淺析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興起[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1期
9 于展;;現(xiàn)實性與學術性的張力——以美國學術界對民權運動的研究為例[J];學術研究;2008年09期
10 張雅琦;張玲玲;;論美國重建時期南部黑人民權運動的興起[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金成鎬;李巖;;19世紀末朝鮮獨立協(xié)會運動與“中華觀”的嬗變[A];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五輯)[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駐聯(lián)合國記者 何洪澤 鄒德浩;黑人民權運動還沒走進歷史[N];人民日報;2006年
2 旅美學者 大學教授 沈睿;自由之女:黑人女性與民權運動[N];中國婦女報;2013年
3 趙卓昀;四任總統(tǒng)為民權運動“第一夫人”送行[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4 于展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爭取平等:直接行動與多種策略結合[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衛(wèi)報》駐美國的專欄作家和特稿記者 Gary Younge;平權運動決定性的一年[N];東方早報;2013年
6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評論版主編 劉波;美國教育平權歷程的啟示[N];華夏時報;2012年
7 美國所 姬虹;另一個美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8 王丕屹 鄢云;舊金山華人的160年奮斗歷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9 韓建軍;民權運動圣地,希拉里奧巴馬“雙星會”[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10 周晶璐;半世紀后,美國依舊難忘肯尼迪[N];東方早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謝文玉;自由與民主的限度[D];南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翠;淺析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中的宗教因素[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盧友芬;和平隊與20世紀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D];廈門大學;2009年
3 張慧s,
本文編號:6381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63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