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式哀哭:儀式化的哀歌抑或危險的聲音
本文關鍵詞:希臘式哀哭:儀式化的哀歌抑或危險的聲音
【摘要】:本文憑借古典文獻及圖像學的資料,通過對古代希臘式哀哭的種種儀式化規(guī)定的還原,試圖對近十年來西方古典學界將希臘婦女的哀哭籠統(tǒng)視為一種"危險的聲音"提出不同意見。該觀點將葬禮中的哀歌解釋成一種強有力的語言方式,是有可能在民眾中煽動起暴力行為或滋生某種危險情緒的。本文認為這是從性別史研究視角出發(fā)的一種解讀思路,雖為我們開辟了理解古代社會的一個新角度,但恐怕也有脫離歷史語境,以當下的學術關懷考量古代社會的嫌疑,更適當的作法應該是首先將哀歌視作希臘式哀悼中一項極具特色的儀式化行為,然后再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對哀哭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加以分析。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關鍵詞】: 古希臘 哀哭 哀歌 儀式化行為 危險的聲音
【基金】: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希臘古風古典時期與中國先秦時期的葬禮比較研究”(1400035941)
【分類號】:K125
【正文快照】: 1參見Margaret Alexiou,The Ritual Lament in Greek Tradition,revised by Dimitrios Yatromanolakis and Panagiotis Roilos,second edition,Oxfor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2,p.102.引子近十年來,西方古典學界有一種趨向,即將葬禮中的哀歌解釋成一種強有力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曉波;;近十年來明清時期安多、康區(qū)藏族史研究綜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2 雷升錄;;澄明精神處境的抒寫——吳大康小說集《狗男人》的文化解析[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胡義成;作為矛盾結構體的中國地域文化——破譯中國地域文化的一種嘗試性方法簡述[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李麒;;民間水規(guī)的法文化解讀——以明清山西河東地區(qū)水利碑刻為中心的討論[J];比較法研究;2011年04期
5 吳海航;13世紀蒙古法文化形成的哲學基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6 胡義成;生態(tài)·能量·中國地域文化[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鄧娟;安豐岷;;試析新疆哈薩克族親屬關系的特征及其變遷[J];昌吉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洪再生;丁靈鴿;孫易;;城市新區(qū)設計中的文化植入[J];城市問題;2011年10期
9 胡義成;結構主義和中國地域文化研究——當代結構主義方法在中國地域文化研究中的應用試探[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楊小玲;;“君子”與儒家教化傳播思想——《論語》的傳播學解讀[J];當代傳播;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永光;張付華;王世忠;;黔西北苗族文化保護與開發(fā)研究[A];畢節(jié)試驗區(qū)研究——畢節(jié)地區(qū)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研究課題集[C];2008年
2 王默涵;孟慶偉;;生存論視域下的技術存在論初探[A];首屆、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獲獎文集[C];2009年
3 岳天明;;試論我國教育人類學的學科定位與學科精神[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郭玉瓊;;發(fā)現秧歌:狂歡與規(guī)訓——論20世紀40年代延安新秧歌運動[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陶紅;;獨立生成與相互融合——民族文化融會中巴蜀蠶桑文化符號構成探悉[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周相卿;;雷公山地區(qū)苗族習慣法中的榔規(guī)問題研究[A];民族法學評論(第七卷)[C];2010年
7 羅康隆;;水資源的利用與生計方式——以湖南通道陽爛村為例[A];人類學與鄉(xiāng)土中國——人類學高級論壇2005卷[C];2005年
8 周學江;;文化生態(tài)視角下蠶桑絲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規(guī)劃探索[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1-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C];2013年
9 林仁川;黃俊凌;;閩南文化與海洋傳播[A];海峽兩岸之閩南文化——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馮鋼;;房地產廣告中的東西方文化呈現——成都房地產廣告?zhèn)案研究[A];都市文化研究(第2輯)——都市、帝國與先知[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栗志剛;民族認同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陳榮;英語詞匯教學的認知語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陳德云;美國優(yōu)秀教師專業(yè)教學標準及其認證:開發(fā)、實施及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李宏巖;在鄉(xiāng)土與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鄭雪松;少數民族預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趙鵬;瀘沽湖畔走婚文化的當代抉擇[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劉學武;生態(tài)移民中政府權威與民間社會運作體系的互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張西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譚志國;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惠文;麼文化視野下的壯族民間生育禮俗[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唐仕軍;q"土窯工藝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3 張燕;吐魯番木卡姆的社會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4 旦智多杰;藏漢雙語教學兩類模式下學生文化認同及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對比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張朝陽;方拱乾及其詩歌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鄧昭華;城市化背景下鄉(xiāng)土文化傳承的教育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胡鉞;論《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幻想特質[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肖學敏;鄉(xiāng)村鄰里糾紛中農民的行動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曾憲培;全日制教育碩士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海日罕;牧區(qū)鄉(xiāng)村小學合校后所產生的問題[D];內蒙古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97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597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