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復仇
本文關鍵詞:真理的復仇
更多相關文章: 施米特 激進黨 魏瑪共和國 國家力量 納粹黨 施萊歇爾 博丹 里奇 未名社 《語絲》
【摘要】:正一一九三二年的魏瑪共和國的政治體系難以維持已然崩潰的局面,部分"有識之士"開始向激進黨派尋求危機的解決方案—七月的選舉納粹占據(jù)議會大多數(shù)席位,這個選舉結果似乎應驗了兩年前希特勒在德國最高法院許下的誓言,"我們的政治運動希望通過合法的手段獲得國家權力"。施米特同年出版的《合法性和正當性》發(fā)出納粹的陰謀可能得逞的警告,他告誡魏瑪政府既要防止議會中的多角勢力相互抗衡,使得國家統(tǒng)一性無法實現(xiàn),從而削弱國家力量,又
【關鍵詞】: 施米特;激進黨;魏瑪共和國;國家力量;納粹黨;施萊歇爾;博丹;里奇;未名社;《語絲》;
【分類號】:K516.4
【正文快照】: 一 一九三二年的魏瑪共和國的政治體系難以維持已然崩潰的局面,部分“有識之士”開始向激進黨派尋求危機的解決方案—七月的選舉納粹占據(jù)議會大多數(shù)席位,這個選舉結果似乎應驗了兩年前希特勒在德國最高法院許下的誓言,“我們的政治運動希望通過合法的手段獲得國家權力”。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浩;;卡爾-施米特與法西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2期
2 布萊克·克拉克;安珂;;弱智兒童的造福者[J];文化譯叢;1985年03期
3 袁翰青;;奧托·霍尼施米特小傳[J];化學教育;1982年05期
4 高山奎;;文化哲學的前提批判和領域劃分——從施特勞斯、施米特對文化哲學的批判談起[J];哲學分析;2010年03期
5 張一兵;給予與創(chuàng)造:認識本質的歷史把握——解讀施米特的《馬克思的自然概念》[J];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05期
6 劉增明;;三種理性批判及其回應——卡爾·施米特與馬克思的論戰(zhàn)[J];社會科學輯刊;2012年04期
7 卡爾·施米特,林國基;關于陸地、海洋與天空的對話[J];天涯;2004年04期
8 梁捷;談話就是好的[J];中國企業(yè)家;2005年20期
9 陳亦權;;撤學位[J];雜文選刊(下半月版);2013年02期
10 楊耕;“歷史唯物主義”術語的由來及其實質——兼與賀彥波同志商榷[J];江漢論壇;198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軍;姚成龍;;施米特對于公民教育的啟示[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朱剛;;敵對的抑或友愛的政治?——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以及德里達對它的解構[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杰夫;特洛伊木馬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N];中國證券報;2009年
2 雨荷;“抄襲門”持續(xù)發(fā)酵匈總統(tǒng)被迫辭職[N];法制日報;2012年
3 劉小楓;施米特的反帝檄文[N];南方周末;2006年
4 宗成河(復旦大學);施米特與自由主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5 ;9·11尋呼信息“解密”:“我沒事,愛你”[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6 約書亞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浪漫的政治表現(xiàn)主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7 記者 王磊;想辦奧運 先抓環(huán)保[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8 上海大學歷史系 成慶;真理與政治的命運[N];南方周末;2012年
9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葉紅梅;我的興趣是搞清西方學問的本來面目[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10 ;全球自殺人數(shù)相當于每天一次“9?11”[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東明;例外的挑戰(zhàn):卡爾·施米特的國家緊急權理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2 劉增明;敵友政治觀[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森;施米特政治觀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3年
2 管書艷;論卡爾·施米特的政治觀[D];黑龍江大學;2009年
3 劉余勤;卡爾·施米特:以政治神學對抗浪漫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陳;剩余物抑或衍生物[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5 王震鋒;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德;施米特“強國家”理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7 陳舒;現(xiàn)代國家的法理學基礎[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8 王歡歡;論施米特的政治正當性[D];吉林大學;2009年
9 李柯;論韋伯與施米特對技術政治的批判[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 王冠;理想和現(xiàn)實中的議會民主制[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289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52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