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勢力與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對19世紀后期美國排華運動的再研究
本文關鍵詞:地方勢力與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對19世紀后期美國排華運動的再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地方勢力 排華運動 中美關系 種族主義 宗教
【摘要】:19世紀后半期美國發(fā)生的全國性排華運動是美國地方勢力之間博弈的結果。西海岸地方勢力是全國性排華運動的推動者和急先鋒,而新英格蘭地方勢力則是排華運動的反對者。在當時特殊的政治形勢下,再加上南部種族主義勢力的支持,西海岸地方勢力的意志上升為國家的對外政策,美國正式通過了包括1882年《排華法案》在內的一系列排華性質的法案,對中美關系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 地方勢力 排華運動 中美關系 種族主義 宗教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美國國內的地方性因素對中美關系的影響及我國應對策略研究”(10CGJ008),項目負責人:王勇
【分類號】:K712.4;D871.2
【正文快照】: 2011年10月6日,美國聯(lián)邦參議院通過了第201號決議(S.Res.201),對于美國歷史上通過的包括排華法案在內的針對中國人的一系列歧視性法案表示道歉[1]。2012年6月8日,美國聯(lián)邦眾議院通過了第683號決議(H.Res.683),對于美國通過的包括排華法案在內的擾亂到在美中國人的系列法案表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賴正斌,喻林;試論晚清地方勢力的興起及影響[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1998年05期
2 江夏由樹;中國東北“皇產”的整理與地方勢力的崛起[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3 王海兵;;1930年代的康、青、藏戰(zhàn)爭——邊政、權力和地方的視角[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03期
4 李鴻賓;;唐朝后期地方、民族勢力的結合與區(qū)域政權的出現(xiàn)[J];人文叢刊;2008年00期
5 張云;元代西藏地方勢力的內部組織結構[J];民族研究;1998年04期
6 李鴻賓;;唐朝中央王權的衰落:地方勢力與民族勢力的結合[J];民族史研究;2001年00期
7 常云平;張周;;民國時期地方軍人社群的消弱——以抗戰(zhàn)為中心的考察[J];歷史教學問題;2013年05期
8 馮春萍;;俄羅斯新的地域組織——聯(lián)邦區(qū)[J];地理教學;2003年08期
9 黃健美;;上海地方勢力與辛亥革命[J];理論界;2011年10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鳴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主任;打黑風暴與長治久安[N];中國社會報;2009年
2 國風;紳權的危害與鄉(xiāng)官的演變[N];中國縣域經濟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于戰(zhàn)明;利益集團、地方勢力與政府[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愛華;河南省第一屆省議會(1913-1918)[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曾旭明;劉琨與兩晉之際的地方勢力[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地方勢力與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對19世紀后期美國排華運動的再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地方勢力 排華運動 中美關系 種族主義 宗教
,
本文編號:5126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51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