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文化中的“大義名分”與公私觀念
發(fā)布時間:2017-06-19 16:13
本文關鍵詞:日本政治文化中的“大義名分”與公私觀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大義名分"和公私觀念是日本政治中的核心觀念。"大義名分"在日本多取"君臣之道"之意,且多用于幕府權利衰落或對外擴張(二戰(zhàn))的動亂時代。其最終成為提高天皇世俗權力、呼吁天皇追從者的工具。在動亂結束,社會回歸穩(wěn)定以后,"大義名分"中的"君臣之道"就成為主從關系的宣傳品或被另外一種"效忠"的思想觀念所代替。這種"效忠"思想就是日本人傳統(tǒng)公私觀中"私"對"公"的"奉公"觀念。
【作者單位】: 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學院;
【關鍵詞】: 大義名分 君臣之道 奉公 公私觀念 日本
【分類號】:K313
【正文快照】: “大義名分”指為人、為臣的根本道理,如君臣之道、父子之道、男女之道等!懊帧彼枷朐醋钥鬃印洞呵铩,“大義名分”源自南宋朱熹。朱熹在分析司馬光《資治通鑒》時指出其中貫穿了一種“大義名分”的思想。自此,“大義名分”的概念出現(xiàn)。朱熹提出該思想有其歷史背景。南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若男;;春秋戰(zhàn)國公私觀念的內在矛盾[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J];;年期
本文關鍵詞:日本政治文化中的“大義名分”與公私觀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30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46306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