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論當代知識教育的變革
發(fā)布時間:2024-02-13 20:07
本文旨在探討“知識與智慧”這對概念和范疇的基礎(chǔ)上,向讀者傳達筆者的一種教育信念:即“教育是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shù)”。在筆者的心目中,教育的真諦在于“將知識轉(zhuǎn)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淀成人格”。教育不僅擁有知識的外部特征,它更加具有智慧的內(nèi)在性格。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決不是那種僅僅占有了許多書本知識的人,而是能夠“轉(zhuǎn)識成智”(即能夠?qū)⒅R轉(zhuǎn)化為智慧)的人!坝兄腔鄣娜恕睉(yīng)該具備四種基本品質(zhì):一、他是聰明的;二、他是明智的;三、他是自由的;四、他是向善的,即他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的。 在筆者看來,將教育建立在“單一”、“片面”、“狹窄”、“機械”、“僵化”、“唯客觀”、“非生命”、“去主體”等知識教育觀念及其實踐的基礎(chǔ)之上,使受教育者困陷于知識的藩籬,或淹沒于知識的洪流,而不能走向作為智慧主體的自由自覺,即現(xiàn)代知識教育不能轉(zhuǎn)化為人的智慧發(fā)展的實際命運,不能有效地引導人的智慧生命的主動、活潑、健康地成長,是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實踐中長期存在著的一個突出問題。對這一問題的關(guān)注與探索,便構(gòu)成了本篇論文的主線。 本文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引論——“教育是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
【文章頁數(shù)】:16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引論 教育: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shù)
一、 問題的源起
二、 現(xiàn)代知識教育中智慧價值的迷失
三、 現(xiàn)代知識教育中智慧價值失落的尋源
四、 教育: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shù)
上篇: 教育的智慧性格
第一章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知識與智慧:問題的引出
(一) 知識與智慧:一個“哲學”與“教育”問題
(二) 知識與智慧:一個“心理學”與“教育學”問題
二、 知識與智慧:概念的辨析
(一) 知識的本質(zhì)涵義與基本特征
(二) 智慧的本質(zhì)涵義及其相關(guān)概念辨析
(三) 智慧的基本特征
三、 知識與智慧:辯證的統(tǒng)一
(一) 知識與智慧的相對區(qū)分
(二) 知識與智慧的辯證統(tǒng)一
四、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教育的知識性格
(二) 教育的智慧性格
(三) “二重性格”的辯證統(tǒng)一
第二章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歷史
一、 知識與智慧:古代教育中的樸素同一
(一) 古代社會知識的基本特征
(二) 知識與智慧在古代教育中的樸素同一
(三) 古代樸素智慧教育的兩個典型案例
二、 知識與智慧:近代教育中的必然分化
(一) 近代社會知識的基本特征
(二) 近代教育中知識價值與智慧價值的分化
三、 知識與智慧:現(xiàn)代教育中的對立與統(tǒng)一
(一) 現(xiàn)代教育中知識價值與智慧價值的二元對立
(二) 現(xiàn)代教育中知識價值與智慧價值趨向于統(tǒng)一
四、 “轉(zhuǎn)識成智”——當代教育的一種價值走向
(一) “轉(zhuǎn)識成智”——種哲學與教育的解讀
(二) “轉(zhuǎn)識成智”——當代教育的一種價值走向
第三章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形態(tài)
一、 知識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一) 何謂知識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二) 兩種知識教育形態(tài)的沖突與斗爭
(三) 兩種知識教育形態(tài)的辯證統(tǒng)一
二、 智慧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一) 何謂智慧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二) 兩種智慧教育形態(tài)的沖突與斗爭
(三) 兩種智慧教育形態(tài)的辯證統(tǒng)一
下篇: 當代知識教育變革
第四章 當代知識教育觀念的變革
一、 公共知識教育與個體知識教育
(一) 反思“公共知識教育”
(二) 解讀“個體知識教育”
二、 理論知識教育與實踐知識教育
(一) 反思“理論知識教育”
(二) 關(guān)注“實踐知識教育”
三、 科學知識教育與文化知識教育
(一) 反思“科學知識教育”
(二) 審視“文化知識教育”
四、 符合知識教育與批判知識教育
(一) 反思“符合知識教育”
(二) 重構(gòu)“批判知識教育”
第五章 當代知識教育內(nèi)容的變革
一、 狹義知識教育與廣義知識教育
(一) 狹義知識與廣義知識
(二) 廣義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二、 顯性知識教育與緘默知識教育
(一) 顯性知識與緘默知識
(二) 緘默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三、 專業(yè)知識教育與博雅知識教育
(一) 專業(yè)知識與博雅知識
(二) 博雅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四、 法本知識教育與文本知識教育
(一) 法本知識與文本知識
(二) 文本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第六章 當代知識教育方式的變革
一、 “活動——生活”的知識教育
(一) “活動”視野中的知識教育
(二) “生活”視野中的知識教育
二、 “理解——體驗”的知識教育
(一) 作為“理解者”的知識教育
(二) 作為“體驗者”的知識教育
三、 “交往——對話”的知識教育
(一) 作為“交往者”的知識教育
(二) 作為“對話者”的知識教育
四、 “反思——建構(gòu)”的知識教育
(一) 走向反思的知識教育
(二) 走向建構(gòu)的知識教育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897133
【文章頁數(shù)】:16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引論 教育: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shù)
一、 問題的源起
二、 現(xiàn)代知識教育中智慧價值的迷失
三、 現(xiàn)代知識教育中智慧價值失落的尋源
四、 教育: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shù)
上篇: 教育的智慧性格
第一章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知識與智慧:問題的引出
(一) 知識與智慧:一個“哲學”與“教育”問題
(二) 知識與智慧:一個“心理學”與“教育學”問題
二、 知識與智慧:概念的辨析
(一) 知識的本質(zhì)涵義與基本特征
(二) 智慧的本質(zhì)涵義及其相關(guān)概念辨析
(三) 智慧的基本特征
三、 知識與智慧:辯證的統(tǒng)一
(一) 知識與智慧的相對區(qū)分
(二) 知識與智慧的辯證統(tǒng)一
四、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教育的知識性格
(二) 教育的智慧性格
(三) “二重性格”的辯證統(tǒng)一
第二章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歷史
一、 知識與智慧:古代教育中的樸素同一
(一) 古代社會知識的基本特征
(二) 知識與智慧在古代教育中的樸素同一
(三) 古代樸素智慧教育的兩個典型案例
二、 知識與智慧:近代教育中的必然分化
(一) 近代社會知識的基本特征
(二) 近代教育中知識價值與智慧價值的分化
三、 知識與智慧:現(xiàn)代教育中的對立與統(tǒng)一
(一) 現(xiàn)代教育中知識價值與智慧價值的二元對立
(二) 現(xiàn)代教育中知識價值與智慧價值趨向于統(tǒng)一
四、 “轉(zhuǎn)識成智”——當代教育的一種價值走向
(一) “轉(zhuǎn)識成智”——種哲學與教育的解讀
(二) “轉(zhuǎn)識成智”——當代教育的一種價值走向
第三章 知識與智慧:教育的形態(tài)
一、 知識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一) 何謂知識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二) 兩種知識教育形態(tài)的沖突與斗爭
(三) 兩種知識教育形態(tài)的辯證統(tǒng)一
二、 智慧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一) 何謂智慧教育的兩種形態(tài)
(二) 兩種智慧教育形態(tài)的沖突與斗爭
(三) 兩種智慧教育形態(tài)的辯證統(tǒng)一
下篇: 當代知識教育變革
第四章 當代知識教育觀念的變革
一、 公共知識教育與個體知識教育
(一) 反思“公共知識教育”
(二) 解讀“個體知識教育”
二、 理論知識教育與實踐知識教育
(一) 反思“理論知識教育”
(二) 關(guān)注“實踐知識教育”
三、 科學知識教育與文化知識教育
(一) 反思“科學知識教育”
(二) 審視“文化知識教育”
四、 符合知識教育與批判知識教育
(一) 反思“符合知識教育”
(二) 重構(gòu)“批判知識教育”
第五章 當代知識教育內(nèi)容的變革
一、 狹義知識教育與廣義知識教育
(一) 狹義知識與廣義知識
(二) 廣義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二、 顯性知識教育與緘默知識教育
(一) 顯性知識與緘默知識
(二) 緘默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三、 專業(yè)知識教育與博雅知識教育
(一) 專業(yè)知識與博雅知識
(二) 博雅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四、 法本知識教育與文本知識教育
(一) 法本知識與文本知識
(二) 文本知識教育的時代意義
第六章 當代知識教育方式的變革
一、 “活動——生活”的知識教育
(一) “活動”視野中的知識教育
(二) “生活”視野中的知識教育
二、 “理解——體驗”的知識教育
(一) 作為“理解者”的知識教育
(二) 作為“體驗者”的知識教育
三、 “交往——對話”的知識教育
(一) 作為“交往者”的知識教育
(二) 作為“對話者”的知識教育
四、 “反思——建構(gòu)”的知識教育
(一) 走向反思的知識教育
(二) 走向建構(gòu)的知識教育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897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389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