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外人文論文 >

孔子道德信仰研究 ——以社會資本為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2-10-20 13:50
  人類文明正處于科技飛速進步、物質文明高度繁榮之際,同時卻又面臨著經濟發(fā)展所引發(fā)的生態(tài)危機和人類精神生活上的道德危機,人類已經陷入了現(xiàn)代性的困境之中。造成這種危機和困境的根源是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的斷裂、大量社會資本的流失、社會信任度的下降,這些危機的本質就是道德信仰的危機。當下的中國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一方面經濟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卻也同樣面臨著種種的道德危機和困境,這也是道德信仰的匱乏所致。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加強道德信仰建設,增強社會資本,凝聚社會力量是時代的必然要求。社會資本是以信任互惠合作等道德規(guī)范為核心的具有增殖價值的無形資本,是一個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程度的反映,它是一種公共精神的體現(xiàn)。而道德信仰具體體現(xiàn)就是對一定的道德價值和規(guī)范的信仰,因而,社會資本和道德信仰有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社會資本和道德信仰相互促進?鬃拥赖滤枷胫刑N涵著豐富的社會資本的價值資源,因此,研究孔子道德信仰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孔子道德觀和信仰觀構成了孔子道德信仰的內容,其核心是對“仁道”的信仰。孔子倡導“仁”、“恕”、“義”、“禮”、“信”等,構建了完整的道德體系。... 

【文章頁數(shù)】:17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本選題的意義與研究狀況
        1.2.1 本選題的研究價值
        1.2.2 本選題的研究狀況
    1.3 本選題的基本思路與提綱
        1.3.1 基本思路
        1.3.2 內容提綱
    1.4 本選題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可能的創(chuàng)新之處
2 社會資本與道德信仰
    2.1 馬克思對資本概念的闡述
        2.1.1 資本的屬性
        2.1.2 資本的文明面
        2.1.3 馬克思資本觀的啟示
    2.2 社會資本理論的闡述
        2.2.1 皮埃爾·布迪厄對社會資本理論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
        2.2.2 詹姆斯·S·科爾曼以社會學視野對社會資本理論的研究
        2.2.3 羅伯特.D·普特南以政治學視野對社會資本理論的研究
        2.2.4 弗朗西斯·福山以文化學視野對社會資本理論的研究
    2.3 社會資本與道德信仰
        2.3.1 道德信仰的內涵及其價值
        2.3.2 道德信仰對社會資本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2.3.3 社會資本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3 孔子道德信仰的構成
    3.1 孔子道德觀
        3.1.1 “仁”
        3.1.2 “恕”
        3.1.3 “義”
        3.1.4 “禮”
        3.1.5 “信”
    3.2 孔子信仰觀
        3.2.1 鬼神觀
        3.2.2 天命信仰
    3.3 孔子道德信仰對宗教信仰的超越
        3.2.1 宗教信仰的特征本質及其道德意義
        3.2.2 孔子道德信仰與宗教信仰的聯(lián)系
        3.2.3 孔子道德信仰對宗教信仰的超越
4 孔子道德信仰內涵及其依據(jù)探析
    4.1 孔子道德信仰的內涵分析
        4.1.1 孔子之“道”的終極性意蘊
        4.1.2 孔子“天道”及其超越
        4.1.3 孔子“仁道”的信仰意蘊
        4.1.4 孔子“中庸”之道的意蘊
    4.2 孔子道德信仰的可能性及其依據(jù)分析
        4.2.1 孔子道德規(guī)范的信仰性
        4.2.2 孔子道德信仰本體論依據(jù)
        4.2.3 孔子道德信仰價值論依據(jù)
        4.2.4 孔子道德信仰實踐論依據(jù)
5 孔子道德信仰的現(xiàn)代價值
    5.1 當代社會道德困境
        5.1.1 經濟主義之困
        5.1.2 工具理性主義之困
        5.1.3 極端個人主義之困
    5.2 孔子道德信仰的現(xiàn)代轉換
        5.2.1 孔子道德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互補性
        5.2.2 經濟社會建設中的孔子道德信仰社會資本化
        5.2.3 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孔子道德信仰社會資本化
        5.2.4 弘揚理想主義精神,走向理想的“烏托邦”
結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孔子仁政、德治、禮范的治國之道[J]. 徐大同.  政治思想史. 2013(01)
[2]杜維明與儒學的現(xiàn)代發(fā)展[J]. 李小娟.  江海學刊. 2013(01)
[3]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探析孔子的鬼神觀[J]. 朱俊藝.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12(02)
[4]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信仰困境及其現(xiàn)代性根源[J]. 張琳,王永和.  高校理論戰(zhàn)線. 2012(02)
[5]孔子“仁義”觀的內在結構、普遍價值及現(xiàn)代補充[J]. 薛富興.  孔子研究. 2012(01)
[6]義利·德性·成人——從“義利之辨”看孔子德性幸福觀及理想人格的確立[J]. 王林.  道德與文明. 2011(06)
[7]《論語》“君子有三畏”章新釋[J]. 廖名春.  孔子研究. 2011(06)
[8]“中庸”是孔子之道“一以貫之”的方法[J]. 陳彩利.  焦作大學學報. 2011(03)
[9]現(xiàn)代性視閾中的道德信仰難題[J]. 王鋒.  江西社會科學. 2011(06)
[10]中國傳統(tǒng)哲學關于“天人合一”的五種思想路線[J]. 康中乾,王有熙.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博士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儒家倫理的邏輯[D]. 雷震.黑龍江大學 2011
[2]孔子成德思想研究[D]. 高書文.北京師范大學 2008
[3]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D]. 張會永.復旦大學 2007
[4]孔孟荀的天人觀及其生態(tài)倫理[D]. 曲愛香.浙江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論中庸境界的可能性[D]. 繆川.廣西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946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36946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805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