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方法論基本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19 14:51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的根本任務和根本目的,要完成這種認識任務和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方法。方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工具,是指導研究者進行研究工作的保證。運用正確的科學思維方法進行合理的科學思維,可以提高創(chuàng)造力。科學研究是社會認識活動,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活動。科學研究方法在本質上是認識方法,貫穿于科學研究的整個過程。 社會科學方法論揭示了隱藏在社會科學活動中的表征人類科學的最基本特性的思維方式、研究方法、實現(xiàn)機制。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對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主要論述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社會科學理論構成的基本特征。主要從社會科學知識體系構成要素的聯(lián)系方式、理論地位、性質、功能出發(fā),歸結出概念、變量、命題、形式、動態(tài)、靜態(tài)方面的特征。二是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從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確定、研究的角度、研究的方法角度歸結出整體性、個體性、價值中立性、價值非中立性、可通約性、不可通約性的基本特征。三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歸結為獲取事實的方法特征、整理事實的方法特征、理論分析的方法特征。四是社會科學理論建制的基本原則,從社會...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背景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三) 相關理論
(四) 研究方法
(五) 創(chuàng)新之處
一、社會科學理論構成的基本特征
(一) 概念與變量
(二) 命題與形式
(三) 靜態(tài)與動態(tài)
二、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
(一) 整體性與個體性
(二) 價值中立性與非中立性
(三) 可通約性與不可通約性
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一) 獲取事實的方法特征
(二) 整理事實的方法特征
(三) 理論分析的方法特征
四、社會科學理論建制的基本原則
(一) 實踐原則與系統(tǒng)原則
(二) 定量原則與定性原則
(三) 矛盾原則與全面原則
(四) 寬容原則與其它原則
五、社會科學研究者應有的基本思維品質
(一) 興趣專一與獵奇精神
(二) 敢于懷疑與辯察精神
(三) 創(chuàng)新能力與選題能力
(四) 人格魅力與理論建構能力
(五) 綜合分析與辯證思維能力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科學方法論創(chuàng)新的核心:把握并切中當今的社會現(xiàn)實[J]. 吳曉明. 浙江社會科學. 2007(04)
[2]淺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本質差異[J]. 馬紅霞. 廣東社會科學. 2006(06)
[3]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評述[J]. 王蔚. 求索. 2006(03)
[4]論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異同[J]. 馬穎,蒲十周.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4)
[5]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的意義和視角[J]. 朱紅文,馮周卓. 求索. 2003(05)
[6]全面認識和充分發(fā)揮自然科學的功能[J]. 孔憲毅. 電力學報. 2002(02)
[7]科學假說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J]. 蒙健堃. 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 2001(01)
[8]社會科學的一般性質及中國社會科學的特殊語境[J]. 朱紅文.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 2000(02)
[9]關于人文學科、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J]. 潘立勇. 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4)
[10]簡論社會科學方法論及其基本原則[J]. 王偉光. 北京社會科學. 1995(02)
碩士論文
[1]論自然科學方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D]. 洪長安.廣西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93570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背景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三) 相關理論
(四) 研究方法
(五) 創(chuàng)新之處
一、社會科學理論構成的基本特征
(一) 概念與變量
(二) 命題與形式
(三) 靜態(tài)與動態(tài)
二、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
(一) 整體性與個體性
(二) 價值中立性與非中立性
(三) 可通約性與不可通約性
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一) 獲取事實的方法特征
(二) 整理事實的方法特征
(三) 理論分析的方法特征
四、社會科學理論建制的基本原則
(一) 實踐原則與系統(tǒng)原則
(二) 定量原則與定性原則
(三) 矛盾原則與全面原則
(四) 寬容原則與其它原則
五、社會科學研究者應有的基本思維品質
(一) 興趣專一與獵奇精神
(二) 敢于懷疑與辯察精神
(三) 創(chuàng)新能力與選題能力
(四) 人格魅力與理論建構能力
(五) 綜合分析與辯證思維能力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科學方法論創(chuàng)新的核心:把握并切中當今的社會現(xiàn)實[J]. 吳曉明. 浙江社會科學. 2007(04)
[2]淺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本質差異[J]. 馬紅霞. 廣東社會科學. 2006(06)
[3]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評述[J]. 王蔚. 求索. 2006(03)
[4]論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異同[J]. 馬穎,蒲十周.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4)
[5]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的意義和視角[J]. 朱紅文,馮周卓. 求索. 2003(05)
[6]全面認識和充分發(fā)揮自然科學的功能[J]. 孔憲毅. 電力學報. 2002(02)
[7]科學假說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J]. 蒙健堃. 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 2001(01)
[8]社會科學的一般性質及中國社會科學的特殊語境[J]. 朱紅文.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 2000(02)
[9]關于人文學科、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J]. 潘立勇. 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4)
[10]簡論社會科學方法論及其基本原則[J]. 王偉光. 北京社會科學. 1995(02)
碩士論文
[1]論自然科學方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D]. 洪長安.廣西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93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369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