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小說創(chuàng)作論
發(fā)布時間:2022-10-11 11:28
張煒無疑是中國當代較有影響、富有爭議性的作家之一。從1980年的《達達媳婦》始,至2010年的《你在高原》長篇系列,共發(fā)表了八百余萬字的小說,以其豐富的意蘊和多樣的形式,引起評論界的廣泛關注!豆糯钒l(fā)表之后,幾乎張煒的每部長篇小說問世都引起批評界的爭議,爭議主要集中在他小說蘊含的主題思想層面,尤其是他看似游移,實則堅守的人文主義情懷,(本文稱之為“張煒式人文主義”)!皬垷樖饺宋闹髁x”在時代的思潮中是進步還是退卻,評論界眾說紛紜、出現分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被城市文明/鄉(xiāng)村文明,現代文明/傳統文明的二元對立式思維模式所拘囿和限制,把知識分子精英立場/民間立場,城市文明/鄉(xiāng)村文明,啟蒙/固守等尖銳地對立起來,忽視它們的共通處和中間地帶。這樣往往使問題簡單化、程式化。事實上,所謂的現代文明并不是固化的、既定的、靜止的,相反它應該是開放的、流動的、發(fā)展的,并且需要現代人積極參與完善的;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城市文明與鄉(xiāng)村文明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尖銳對立關系,就“人”的健康積極發(fā)展而言,它們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尤其中國現代文明的建立,不僅要吸收西方文明的經驗,也要繼承中國傳統文明的優(yōu)長。對以現代性和文化...
【文章頁數】:31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張煒式人文主義”的內涵及其演變
第二節(jié) 張煒式人文主義的構建模式
第三節(jié) 張煒式人文主義的意義與局限
第二章 現代性籠罩下的城與鄉(xiāng)
第一節(jié) 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的魅惑
第二節(jié) 帶毒的現代時尚
第三節(jié) 漸行漸遠的鄉(xiāng)村
第三章 “故鄉(xiāng)”的缺席
第一節(jié) “我”的田園與人的雜志
第二節(jié) “荒原”挽歌
第三節(jié) 目擊現場與記錄歷史
第四節(jié) 《家族》:理想的哀歌
第四章 清潔的精神與規(guī)訓的肉體
第一節(jié) 靈與肉的糾結
第二節(jié) 批判與書寫
第三節(jié) 追問與救贖
第四節(jié) 《憶阿雅》:饑餓與閹割
第五章 知識分子眾生相
第一節(jié) “革命”語境中的守望與墮落
第二節(jié) “后文革”時期的“文革”遺毒
第三節(jié) 經濟浪潮下的迷失與堅守
第四節(jié) 走在路上的探詢
第五節(jié) 《能不憶蜀葵》:直面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
第六章 女性·青年·孩子
第一節(jié) 故地女性的愴痛
第二節(jié) 存在與救贖
第三節(jié) 昔日頑童今何在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的文章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官民“性!北澈蟮墓珯酁E用[J]. 張守東. 南風窗. 2010(11)
[2]張煒創(chuàng)作中民間意識的形成流變探析[J]. 馮晶. 小說評論. 2009(04)
[3]承擔·逆行·重建·放逐——張煒鄉(xiāng)土詩性追求四步曲[J]. 張昭兵,申欣欣. 陰山學刊. 2008(06)
[4]故土、幻象與精神困惑——談張煒的長篇小說《刺猬歌》及其他[J]. 周立民. 當代作家評論. 2008(04)
[5]張煒小說的故土情結及其文化意蘊[J]. 路翠江.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4)
[6]張煒與新時期文學[J]. 張煒,任南南. 南方文壇. 2008(02)
[7]《刺猬歌》中的“大地女兒”形象[J]. 薛紅云. 小說評論. 2008(01)
[8]從《古船》到《刺猬歌》——張煒的敘事美學與超歷史的話語方式[J]. 肖嚴. 出版廣角. 2007(04)
[9]當前中國文學的時尚化傾向[J]. 管寧.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5)
[10]俳徊在文化厚土上的幽靈——論張煒長篇小說的文化意蘊[J]. 李莉. 文藝爭鳴. 2004(06)
博士論文
[1]迷戀與拒抗下的孤獨守望[D]. 王輝.河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90490
【文章頁數】:31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張煒式人文主義”的內涵及其演變
第二節(jié) 張煒式人文主義的構建模式
第三節(jié) 張煒式人文主義的意義與局限
第二章 現代性籠罩下的城與鄉(xiāng)
第一節(jié) 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的魅惑
第二節(jié) 帶毒的現代時尚
第三節(jié) 漸行漸遠的鄉(xiāng)村
第三章 “故鄉(xiāng)”的缺席
第一節(jié) “我”的田園與人的雜志
第二節(jié) “荒原”挽歌
第三節(jié) 目擊現場與記錄歷史
第四節(jié) 《家族》:理想的哀歌
第四章 清潔的精神與規(guī)訓的肉體
第一節(jié) 靈與肉的糾結
第二節(jié) 批判與書寫
第三節(jié) 追問與救贖
第四節(jié) 《憶阿雅》:饑餓與閹割
第五章 知識分子眾生相
第一節(jié) “革命”語境中的守望與墮落
第二節(jié) “后文革”時期的“文革”遺毒
第三節(jié) 經濟浪潮下的迷失與堅守
第四節(jié) 走在路上的探詢
第五節(jié) 《能不憶蜀葵》:直面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
第六章 女性·青年·孩子
第一節(jié) 故地女性的愴痛
第二節(jié) 存在與救贖
第三節(jié) 昔日頑童今何在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的文章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官民“性!北澈蟮墓珯酁E用[J]. 張守東. 南風窗. 2010(11)
[2]張煒創(chuàng)作中民間意識的形成流變探析[J]. 馮晶. 小說評論. 2009(04)
[3]承擔·逆行·重建·放逐——張煒鄉(xiāng)土詩性追求四步曲[J]. 張昭兵,申欣欣. 陰山學刊. 2008(06)
[4]故土、幻象與精神困惑——談張煒的長篇小說《刺猬歌》及其他[J]. 周立民. 當代作家評論. 2008(04)
[5]張煒小說的故土情結及其文化意蘊[J]. 路翠江.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4)
[6]張煒與新時期文學[J]. 張煒,任南南. 南方文壇. 2008(02)
[7]《刺猬歌》中的“大地女兒”形象[J]. 薛紅云. 小說評論. 2008(01)
[8]從《古船》到《刺猬歌》——張煒的敘事美學與超歷史的話語方式[J]. 肖嚴. 出版廣角. 2007(04)
[9]當前中國文學的時尚化傾向[J]. 管寧.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5)
[10]俳徊在文化厚土上的幽靈——論張煒長篇小說的文化意蘊[J]. 李莉. 文藝爭鳴. 2004(06)
博士論文
[1]迷戀與拒抗下的孤獨守望[D]. 王輝.河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90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369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