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外人文論文 >

啟蒙·民主·新儒學: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歷史開展

發(fā)布時間:2021-10-31 19:28
  張君勱是一個“徘徊于學術與政治之間”的哲學家與政治家,20世紀中國社會文化歷史中的重大事件深刻而全面地影響了他對于“中國向何處去”問題的探尋歷程。這主要表現(xiàn)為:在新文化運動、九一八事變與新中國成立三大歷史事件發(fā)生后,亦即在20世紀20年代、30-40年代與50-60年代三個不同時期,張君勱的中國文化觀相應地發(fā)生了三次轉(zhuǎn)向,分別以思想啟蒙、民主建國、復興儒學為其主題。本文即依此思路,從歷史開展的視域探討張君勱的中國文化觀。文中各章安排如下:第一章探析20世紀20年代張君勱的啟蒙思想與中國文化觀的初步成型。1918年初,在“政治固不可為”的情況下,張君勱與唐規(guī)嚴、蔣百里等人在北京發(fā)起成立了“松社”,希望借助講學之業(yè)來提倡改良社會風氣。如果說這蘊含了張君勱啟蒙思想的萌芽的話,那么張君勱啟蒙思想的真正成熟和完善,則無疑是以他“從社會科學跳到哲學”之后“決心探求一民族所以立國之最基本的力量”為標志。從本質(zhì)上說,張君勱的啟蒙思想與柏格森、倭伊鏗哲學一樣,屬于非理性主義的人文主義,亦即新人文主義。它在反對科學主義、主智主義的同時,也嚴厲反對歷史唯物主義。與此相應,在政治及社會制度上,張君勱主張實行民... 

【文章來源】:武漢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1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走進張君勱的中國文化觀
    一、作為哲學家的張君勱
    二、作為哲學問題的張君勱中國文化觀
    三、本文研究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方法
    四、本文闡釋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框架
第一章 20世紀20年代:張君勱的啟蒙思想與中國文化觀的初步成型
    第一節(jié) 20世紀20年代張君勱的啟蒙思想
        一、張君勱啟蒙思想的形成過程
        二、張君勱啟蒙思想的基本內(nèi)涵
        三、張君勱啟蒙思想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jié) 20世紀20年代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初步成型
        一、歐洲文化之危機與中國新文化之自主
        二、“知識之解放、政權(quán)之解放與生計之解放,三者同時并行”
        三、20世紀20年代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性質(zhì)考辨
    第三節(jié) 張君勱中國文化觀初步成型的精神層面:“知識解放”
        一、倡導自然科學,批駁科學主義
        二、譯介西方現(xiàn)代思潮,打破各種偶像
    第四節(jié) 張君勱中國文化觀初步成型的政治層面:“政權(quán)解放”
        一、主張“聯(lián)省自治”,反對“軍閥割據(jù)”
        二、主張“理性政治”,反對“武力政治”
        三、主張“內(nèi)的政治”,反對“外的政治”
    第五節(jié) 張君勱中國文化觀初步成型的經(jīng)濟層面:“生計解放”
        一、張君勱的社會主義本質(zhì)觀:“社會所有”
        二、張君勱的社會主義選擇:“左德右俄”
        三、社會主義實現(xiàn)的根本動力:自由意志
第二章 20世紀30-40年代:張君勱的民主建國思想與中國文化觀的全面展開
    第一節(jié) 九一八事變后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轉(zhuǎn)向
    第二節(jié) 張君勱以民族國家為本位的政治哲學
        一、張君勱對英德政治哲學的調(diào)和與吸收
        二、張君勱的民族、國家與民族國家觀念
        三、張君勱對中國傳統(tǒng)“天下”觀念及馬克思主義階級觀念的批判
    第三節(jié) 張君勱的自由主義政治理念
        一、張君勱關于權(quán)力與自由的論述
        二、張君勱關于自由與民主的論述
        三、張君勱關于自由與平等的論述
    第四節(jié) 張君勱的新政治制度設計
        一、“修正的民主政治”
        二、《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中的政制方案
        三、兩次新政治制度設計之比較
第三章 20世紀50—60年代:張君勱的現(xiàn)代新儒學思想與中國文化觀的完善
    第一節(jié) 1948年與1949年之交: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再轉(zhuǎn)向
        一、張君勱中國文化觀轉(zhuǎn)向的原因
        二、張君勱中國文化觀轉(zhuǎn)向的四個維度
    第二節(jié) 世界文化危機背景下的儒家思想價值
        一、“知識危機”與儒家思想的價值
        二、“共產(chǎn)主義危機”與儒家思想的價值
    第三節(jié) 張君勱復興儒家思想之努力
        一、張君勱復興儒家哲學之努力
        二、張君勱復興儒家倫理學之努力
        三、張君勱復興儒家政治哲學之努力
    第四節(jié) 張君勱論中國現(xiàn)代化與儒家思想復興
        一、“現(xiàn)代化的意義和中國對現(xiàn)代化的嘗試”
        二、中國現(xiàn)代化的主要內(nèi)容:民主與科學
        三、復興儒家思想是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途徑
結(jié)語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貢獻與偏失
    一、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貢獻
    二、張君勱中國文化觀的偏失
參考文獻
    一、張君勱相關論著
    二、張君勱研究文獻
    三、有關參考文獻
附錄一 張君勱思想研究綜述
附錄二 張君勱、倭伊鏗:《中國和歐洲的人生觀問題》(節(jié)譯)
攻讀博士期間的科研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文化運動與20世紀中國哲學開展[J]. 李維武.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5(05)
[2]《新青年》視野中的孔子、孔教與儒家綱常[J]. 李維武.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5(09)
[3]張君勱“修正的民主政治”[J]. 伍本霞.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4]張君勱的政黨觀及其當代啟示[J]. 付文武.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14(04)
[5]據(jù)舊開新:張君勱對儒家傳統(tǒng)倫理思想的掘發(fā)和貢獻[J]. 李楊.  道德與文明. 2014(03)
[6]儒家與憲政:從張君勱先生的生平和志業(yè)談起[J]. 陳弘毅.  中國法律評論. 2014(01)
[7]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價值觀重建及其啟示[J]. 李維武.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4(02)
[8]科學、民主與社會主義:張申府與新文化運動[J]. 李維武.  河北學刊. 2014(01)
[9]張君勱與哲學[J]. 張汝倫.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10]張東蓀與張君勱個人權(quán)利觀比較研究[J]. 周驍男,景云川.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04)

博士論文
[1]國民國家與民族國家的融合:中國思想脈絡中的張君勱之國家觀念研究(1919-1938)[D]. 裴自余.華東師范大學 2012
[2]張君勱的倫理思想研究[D]. 李煉.武漢大學 2010
[3]憲政與德性[D]. 王本存.重慶大學 2007
[4]張君勱人生哲學研究[D]. 黃海嘯.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687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34687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2d2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