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福澤諭吉對朝鮮壬午兵變的認識
本文關(guān)鍵詞:論福澤諭吉對朝鮮壬午兵變的認識 出處:《社科縱橫》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福澤諭吉 朝鮮壬午兵變 朝鮮觀 《濟物浦條約》
【摘要】:福澤諭吉受日本歷史上神功皇后征服朝鮮的傳說以及豐臣秀吉征伐朝鮮的實例與西方殖民主義文明觀的影響,在最初的論著中已表現(xiàn)出對朝鮮的蔑視。壬午兵變時期,福澤基于對朝鮮的充分了解,一直強調(diào)使用武力的重要性,表現(xiàn)出希望日本政府武力解決兵變的強硬論。兵變后,福澤對日本政府在日朝簽訂的《濟物浦條約》中取得的"成績"感到滿意的同時,再次強調(diào)在日朝關(guān)系中要具備強大武力的重要性,以及提醒日本政府防止清政府對朝鮮的"教唆",并希望日本政府返還朝鮮的賠款來改善日朝之間的關(guān)系。
【作者單位】: 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
【分類號】:K313.3
【正文快照】: 福澤諭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作為日本“近代化的指導者”,利用出書、辦學、辦報大力進行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啟蒙宣傳,抨擊封建制度,闡釋文明開化理論,為推動日本近代化進程起到了思想先驅(qū)者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其思想的中后期曾積極鼓吹對中國與朝鮮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黃俊杰;十九世紀末年日本人的臺灣論述——以上野專一、福澤諭吉與內(nèi)藤湖南為例[J];開放時代;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九如;福澤諭吉的歐美之行述評[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2 李樂;王韜與福澤諭吉輿論思想之比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武鐵傳;;全球化對中原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影響及對策[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王志剛;;論張佩綸的改革思想及其時代困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王麗萍;;政治發(fā)展進程中的中國政治文化構(gòu)建——兼論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政治文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梁曉波,韓天文;論人的解放和存在方式革命[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宮敬茹;;“興亞論”與日本中國學京都學派的中國情結(jié)[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王萍;;淺析思想道德建設的實現(xiàn)機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8期
9 唐利國;;論日本幕末時期武士忠誠意識的演變——以吉田松陰為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郭剛;;論梁啟超的國民啟蒙邏輯歷程[J];長白學刊;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金和;;梁啟超的社會公德觀[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2 楊孔熾;;明治前期的日本兩大教育思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矯海霞;;從倫理學視角看民間組織在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8年
4 易惠莉;;日本漢學家岡千仞與王韜——兼論1860~1870年代中日知識界的交流[A];近代中國(第十二輯)[C];2002年
5 徐水生;;儒學與日本現(xiàn)代化新論[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金成鎬;;侵略朝鮮是日本明治政權(quán)的一項基本國策——論“征韓論”的幾個問題[A];朝鮮近代史研究[C];199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正秀;晚清女性傳記與國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2 楊鵬;中國史學界對日本近代中國學的迎拒[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洪春;少數(sh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過程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王中軍;網(wǎng)絡文明建設中網(wǎng)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樂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耦合[D];復旦大學;2010年
6 田雪梅;近代日本國民的鑄造:從明治到大正[D];復旦大學;2011年
7 徐海紅;生態(tài)勞動視域中的生態(tài)文明[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與重建:走向和諧的文明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葉祖淼;政治誠信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鳳川;《文明論概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詩書;梁啟超與乾嘉學派關(guān)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朱U,
本文編號:1337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33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