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zhàn)爭背景下的德意志工人運動
發(fā)布時間:2017-12-08 13:36
本文關鍵詞:統一戰(zhàn)爭背景下的德意志工人運動
更多相關文章: 德意志 統一戰(zhàn)爭 工人運動
【摘要】:1864年-1871年的德意志統一戰(zhàn)爭基本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徹底改變了三十年戰(zhàn)爭以來的歐洲政治格局。統一戰(zhàn)爭前后,德意志境內的工人運動也如火如荼地開展,并與俾斯麥政府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由于工人運動內部出現了重大的理論與路線分歧,致使德國工人階級在很長時期內并未能有效地抵制俾斯麥的反動政策。但是普法戰(zhàn)爭中巴黎公社的經驗和教訓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fā)展,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具體形式,為以后的無產階級革命指明了方向。
【作者單位】: 中共宜昌市委黨校;
【分類號】:K516.4
【正文快照】: 近代德國在1871年之前,一直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這個幾乎馬賽克化的中歐國家,自三十年戰(zhàn)爭后,一直是周邊列強的角斗場。其境內的工人運動在1860年代之前,同樣表現為一種高度分散的狀態(tài)。而隨著德意志境內的各種勢力逐漸將普魯士視為德國統一的救星,德國工人運動也逐漸由分散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邵笑;越南統一戰(zhàn)爭研究(1973—1975)[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666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26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