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實物所見的南越王國職官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實物所見的南越王國職官
【摘要】:史籍關(guān)于南越國的記載本來就很少,有關(guān)官制的內(nèi)容更少?脊呕顒影l(fā)現(xiàn)了許多載有南越官制內(nèi)容的實物,使得人們可以更進一步認清南越國官制的概貌。出土資料所見而傳世文獻所遺的南越職官筆者發(fā)現(xiàn)共有9種,有帝、南越中大夫、景巷令等。由出土資料中所見的南越王國職官可知,"與中國侔"的南越王國不僅皇帝制度與中原王朝相同,而且政府機構(gòu)設(shè)置、官僚制度都基本上模仿中原王朝。同時,南越官制也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并顯得很不完善。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關(guān)鍵詞】: 西漢 南越 出土資料 官制
【分類號】:K333.2
【正文快照】: 南越王國非漢政府封立,乃秦人趙佗擁兵自(1)帝。《漢書·南粵王傳》載趙佗先稱“南粵武立。它處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王族是中原人,但后歸王”:“南粵王趙佗,真定人也。……秦已滅,佗即擊附于漢,接受漢朝冊封,所以應(yīng)將其作為漢地方王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粵武王!薄澳匣洝笔芳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人聰;西漢越族官印試釋[J];東南文化;1991年01期
2 ;西漢南越王墓發(fā)掘初步報告[J];考古;1984年03期
3 黃展岳;;“朱廬執(zhí)R2”印和“勞邑執(zhí)R2”印——兼論南越國自鐫官印[J];考古;1993年11期
4 趙平安;秦西漢誤釋未釋官印考[J];歷史研究;1999年01期
5 余天熾;;南越國的官制沿革初探[J];學術(shù)研究;198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令梅;;道教承負說淺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周曉陸;秦封泥所見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3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4 瞿林東;論魏晉至隋唐的歷史文獻學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5 劉克;;漢代畫像石中的佛教環(huán)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6 曹潔;;宋跋本王仁f+《刊謬補缺切韻》音注補苴[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7 段偉;;西漢黃河水患與防治制度的變遷[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8 段偉;;救災(zāi)方式對中國古代司法制度的影響——因災(zāi)錄囚及其對司法制度的破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魏宏燦;;建安時期的天災(zāi)對建安文學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孔祥軍;;曹操政治戰(zhàn)略核心研究——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吳舜立;自然審美:川端康成的文學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8 李慧智;儒經(jīng)及其經(jīng)學闡釋對杜詩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丹;中國佛教與道教人生哲學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雷曉偉;漢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吳雯雯;泰山岱頂人文景觀的歷史演變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克標;西漢游俠與鄉(xiāng)里秩序[D];湘潭大學;2010年
7 劉麗;苗族崇龍習俗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9 程伊杰;賈誼、晁錯政論散文對比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黃嘉敏;七月十五節(jié)俗與民間傳承[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西漢南越王墓發(fā)掘初步報告[J];考古;1984年03期
2 譚其驤;;自漢至唐海南島歷史政治地理——附論梁隋間高涼洗夫人功業(yè)及隋唐高涼馮氏地方勢力[J];歷史研究;1988年05期
3 譚其驤;;再論海南島建置沿革——答楊武泉同志駁難[J];歷史研究;1989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2000多年前的文明南越國遺跡[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6年04期
2 ;尚食的古南越國[J];環(huán)境;2006年03期
3 ;2000多年前的文明南越國遺跡[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7年02期
4 江洪;;美法在南越的矛盾[J];世界知識;1955年10期
5 蘇南;美帝侵略下日益崩op的南越}摷肹J];東南亞研究資料;1963年04期
6 韋東超;;關(guān)于南越國的幾個問題[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7 方鐵;;南越國的內(nèi)外關(guān)系及其政策[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2期
8 ;墓珍背后的南越風情[J];環(huán)境;2006年03期
9 劉瑞;;“雄王”、“雒王”之“雄”、“雒”考辨——從南越“雄雞”木簡談起[J];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10 ;廣州南越陶瓦文選刊[J];東方藝術(shù);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翟麥玲;張榮芳;;南越國遺跡在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薛瑞澤;;論先秦兩漢黃河文明對南越地區(qū)的影響[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邱立誠;;有關(guān)南越國史跡的幾項考古發(fā)現(xiàn)[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薛瑞澤;;先秦至漢初南越地區(qū)與黃河文明的交往[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曾昭璇;曾憲珊;;南越國都城考古記[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2年
6 曹旅寧;;南越國宮署遺址所出法律簡牘初探[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圖片[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林果;;閩越與南越考古發(fā)現(xiàn)比較[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頭的閩越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李穗梅;;南越國時期的象牙貿(mào)易與制作[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蕭亢達;陳偉漢;;試談西漢南越國的商品經(jīng)濟與宮署遺址出土的鎏金半兩銅錢[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三輯)[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舒涓 通訊員 曹曉亮;南越國宮署宮門重開[N];廣州日報;2006年
2 記者 李培;就叫南越國宮署,,沒錯![N];南方日報;2007年
3 穗文物;南越國遺跡的發(fā)現(xiàn)、發(fā)掘與保護[N];中國文化報;2008年
4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南越文明 多位詮釋[N];中國文物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趙志偉;不懈探索遺產(chǎn)保護工作[N];洛陽日報;2009年
6 記者 蒲荔子 實習生 李培 通訊員 韓維龍;南越王宮御苑風采今日重現(xiàn)[N];南方日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李明;南越國宮署將建世界級遺址公園[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8 譚秋明 李曉瑛;千年古井的活水源頭在哪里?[N];科技日報;2012年
9 陶誠 (作者系廣州市文化局局長、博士);加強博物館建設(shè) 構(gòu)建文化廣州[N];中國文化報;2007年
10 舒涓;兩千年前廣州地區(qū)盛產(chǎn)大棗[N];廣州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占盈;南越國藝術(shù)研究[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廖松添;南越與閩越若干典型陶器的比較研究及文化因素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2 周洋;美國對南越的援助1954-1975[D];鄭州大學;2011年
3 李瓊;1963年南越的“佛教徒危機”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452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04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