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現(xiàn)象與青年社會心態(tài)透視
[Abstract]:"mourning culture" is a kind of youth subculture emerging in Chinese society at present. "mourning" is a remarkable style that distinguishes it from other types of youth subculture. It rewrites meaning through collage of chicken soup. Expressed the interest demand of the youth group. The phenomenon of bereavement reflects the real existence of the post-90s youth group in the profou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presents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social mentality of the youth group in the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anxiety,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other negative social attitudes correspond to a certain social reality, which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current objective social re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and guidance to the social mentality of the youth group, which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 positive social mentality of the young people.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新媒體時代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5JZD00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C912.64;C91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志萍;首屆“社會轉型與社會心態(tài)”學術研討會綜述[J];哲學動態(tài);2000年05期
2 龍宣萍;論研究社會心態(tài)問題的意義與方法[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胡紅生;試論社會心態(tài)調控的基本目標及其實現(xiàn)途徑[J];甘肅理論學刊;2001年01期
4 李靜,何云峰,馮顯誠;論社會心態(tài)的本質、表現(xiàn)形式及其作用[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劉燕;轉型時期社會心態(tài)的主要趨勢及調適目標[J];求索;2004年06期
6 劉霽雯;當前我國農民的社會心態(tài)初探[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畢宏音;;網絡語言與網民社會心態(tài)的折射[J];社科縱橫;2007年03期
8 胡紅生;;重視培育構建和諧社會心態(tài)[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07年02期
9 ;2006中國社會心態(tài)調查報告(節(jié)選)[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7年01期
10 馬廣海;;貧富差距背景下的社會心態(tài)簡析[J];東岳論叢;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紅;;論社會心態(tài)的轉向與個人價值理念[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榮昌;;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tài):問題與路徑[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范明巖;劉迪;;當前我國社會心態(tài)疏導與調節(jié)的心理策略[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濟管理與人文科學分冊)[C];2013年
4 楊增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社會心態(tài)培育[A];全面小康:發(fā)展與公平——第六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12年
5 宋璐;李朝旭;;揭開“秘密”的面紗—從“秘密”網站探尋當代中國人的社會心態(tài)[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于福洋;李朝旭;李穎;;當代中國人社會心態(tài)的互聯(lián)網折射——來自抗震祈福留言的分析[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楊增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社會心態(tài)培育[A];全面小康:發(fā)展與公平——第六屆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12)論文集[C];2012年
8 ;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摘要匯編 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9 劉陽;李朝旭;;“震時老師先逃跑引爭議”—探究互聯(lián)網折射的民間心態(tài)[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李有發(fā);當前中國社會心態(tài)演變的趨向[N];北京日報;2010年
2 姜飛云;時代呼喚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N];山西日報;2011年
3 劉武俊;多看看社會心態(tài)這塊“晴雨表”[N];光明日報;2011年
4 李倫;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N];貴陽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楊學博;有效引導和調節(jié)社會心態(tài)[N];人民日報;2011年
6 劉武俊;關注社會心態(tài)就是關注社會的心理健康[N];學習時報;2011年
7 唐偉;治理“潛規(guī)則”先矯正社會心態(tài)[N];中國社會報;2011年
8 韓學政;小區(qū)“咆哮體”揭示的社會心態(tài)[N];中國社會報;2011年
9 孫樹平;如何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N];光明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江迪;社會心態(tài)如何平衡[N];人民政協(xié)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紅生;社會心態(tài)論[D];武漢大學;2004年
2 董經政;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弱勢群體社會心態(tài)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欣欣;和諧社會構建中青年群體社會心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于婉涓;市場經濟體制下健康社會心態(tài)的培育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3年
3 李潔;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社會心態(tài)研究[D];揚州大學;2014年
4 劉茜;社會心態(tài)對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楊大偉;轉型時期社會公眾積極向上社會心態(tài)培育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宋重軍;我國社會轉型期不良社會心態(tài)及其紓解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5年
7 衛(wèi)歆;當代中國的社會心態(tài)問題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8 徐杰;主觀階層對社會心態(tài)的影響[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6年
9 范晶晶;社會心態(tài)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認同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年
10 雷引弟;社會心態(tài)的認同功能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408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40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