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失地農民城市生活適應的個案管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8 13:01
本文關鍵詞:城郊失地農民城市生活適應的個案管理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失地農民 城市生活適應 優(yōu)勢視角 個案管理
【摘要】:現階段,中國城鄉(xiāng)二元分割結構被逐漸打破,城市擴建、戶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措施為城鄉(xiāng)發(fā)展差距之間的鴻溝建立起了共同發(fā)展的橋梁。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城鄉(xiāng)發(fā)展的產生的差距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消失的。增進城鄉(xiāng)關系互動是消除城鄉(xiāng)差距的有效方法,因此,學術界的專家和教授從多個學科領域角度,對城鄉(xiāng)關系進行了充足的理論探究和政策解析,因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以微觀視角深入失地農民生活,了解個體的生活需求,幫助失地后的農民排除生活中的困難,并做出改變,以適應城市生活,研究后期總結研究過程從微觀角度為我國城鄉(xiāng)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尋求理論上的啟迪。在前期的研究中,研究目的為分析失地農民在生活中各方面的不適應,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分析出問題。在實踐中運用個案管理服務模式,凸顯個案管理服務方法的優(yōu)勢,以不同需求的失地農民為服務對象,切入農民失地后在適應城市生活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各類問題,采用專業(yè)的個案管理工作手法加以實施,以優(yōu)勢視角理論和方法為主要途徑,以減輕失地農民的壓力和負擔為主要目標,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逐漸加深服務對象對城市生活思維的理解,達到幫助案主適應城市生活的終極目的。研究后期總結了工作中的困難以及不足,為日后的工作總結經驗。在個案管理工作實踐中,本人及志愿者在與失地農民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諧關系中,充分調動失地農民本身的潛能和積極性,共同探討、研究他們的問題以及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運用失地農民本身及外部資源,增進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幫助失地農民適應城市生活的初衷。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422.6;C91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高靈芝;楊洪斌;;個案管理應用于社會救助的優(yōu)勢與思路[J];東岳論叢;2010年09期
2 劉江;;城市近郊失地農民可持續(xù)生計問題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8期
3 李羅;逯澤春;;呼和浩特近郊失地農民收入現狀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年07期
4 章友德;;我國失地農民問題十年研究回顧[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韓丹;;失地農民的身份認同與城市適應[J];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02期
6 張占斌;;李克強總理城鎮(zhèn)化思路解析[J];人民論壇;2013年19期
7 謝華;李松柏;;失地農民城市適應困境與對策研究[J];鄉(xiāng)鎮(zhèn)經濟;2008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車達;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人的現代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2 朱冬靜;國外城鄉(xiāng)關系研究動態(tài)及其啟示[D];安徽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998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19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