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最低工資標準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249.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下海;張?zhí)烊A;李經;;最低工資規(guī)制與中國企業(yè)的市場存活[J];學術月刊;2018年03期
2 王志立;;最低工資與勞動力市場的互動機制分析[J];企業(yè)導報;2011年16期
3 徐滇慶;;最低工資線倒春寒[J];當代工人;2013年07期
4 萬海遠;;最低工資政策不能承受之重[J];南風窗;2014年04期
5 陳允標;;別再讓“最低工資”成為“標準工資”[J];工會信息;2012年15期
6 A.曼寧,霓;國家最低工資[J];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7 張問敏;;關于最低工資的幾個問題[J];經濟研究;1993年08期
8 王小霞;蔣殿春;李磊;;最低工資上升會倒逼制造業(yè)企業(yè)轉型升級嗎?——基于專利申請數據的經驗分析[J];財經研究;2018年12期
9 劉柏惠;寇恩惠;;最低工資相對價值變動對工資分布的影響——基于縣級最低工資數據的分析[J];經濟科學;2017年04期
10 ;關于最低工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J];工友;201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怡樂;肖翰;;中國最低工資增長及其就業(yè)效應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解釋[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17):——開啟新時代的中國經濟[C];2017年
2 韓琳;吳忠;趙媛;;上海最低工資定位與調整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8年
3 李實;;最低工資人群與最低工資政策[A];2011年春季CMRC中國經濟觀察(總第25期)[C];2011年
4 譚慶剛;潘越;;天津市最低工資就業(yè)效應:實證問題與理論解釋[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下)[C];2011年
5 翟志俊;;和諧社會的必然路徑——體面工資的提出及其意義[A];上海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與中國發(fā)展道路”理論研討征文集[C];2011年
6 ;中國2050年要成為中等發(fā)達國家,屆時人均最低月薪必須達到1300美元[A];《科學與現代化》2006年第2期(總第022期)[C];2006年
7 ;提高最低工資能助日本走出衰退? 想得很美而已[A];2015年國際貨幣金融每日綜述選編[C];2015年
8 蘇立功;張宏干;趙家廉;牛振良;;煤礦職工最低工資和津貼標準研究[A];2006煤炭經濟研究文選[C];2006年
9 ;野村證券:安培上調最低工資 日本經濟將會復蘇[A];2015年國際貨幣金融每日綜述選編[C];2015年
10 牛政科;;為什么說美國快餐業(yè)工人提高最低工資的要求是合理的[A];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論叢2014卷第2輯[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珊;設最低工資不會造成就業(yè)減少[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2 宜財;上調最低工資 政府應否“埋單”?[N];民營經濟報;2012年
3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開放時代》主編 吳重慶;從“最低工資”到“生活工資”[N];南方日報;2011年
4 實習記者 李子君;北京最低工資上調擬超10%[N];北京商報;2010年
5 付克友;用社會保障替代“最低工資”[N];中國商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白天亮;最低工資漲得太快了嗎[N];人民日報;2016年
7 賈東嵐 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國外實踐對我國最低工資評估機制的啟示[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5年
8 曉白;增速減緩,,最低工資還能漲嗎[N];人民日報;2015年
9 記者 李唐寧;12省市最低工資平均調增14%[N];經濟參考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李小彤;最低工資對就業(yè)影響有多大[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石娟;最低工資對中國就業(yè)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馬雙;勞動力成本變化與制造業(yè)企業(yè)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3 蘭嵐;我國最低工資制度的社會經濟效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玉成;最低工資對就業(yè)性別差異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5 何錫江;澳門最低工資測算模型及決策支持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6 姜雪;中國技能溢價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尚凌;湖北省最低工資標準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徐牧;北京市最低工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張海霞;我國最低工資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童亞軍;最低工資對城鎮(zhèn)居收入差距的影響[D];南京財經大學;2017年
5 劉亞萍;最低工資規(guī)制的地區(qū)收入差距效應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2年
6 朱夢妍;我國最低工資政策優(yōu)化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7 章安辰;最低工資對城鎮(zhèn)私營和個體從業(yè)人員就業(yè)的影響[D];南京財經大學;2015年
8 盛潔;最低工資立法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9 林仲源;基于空間統(tǒng)計視角的我國最低工資增長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7年
10 李慶順;我國最低工資的就業(yè)效應分析[D];遼寧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692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69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