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生物理審題困難分析及應對策略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2 12:34
本文旨在探究農村初中生在物理審題中存在一些困難,培養(yǎng)農村初中生在物理課程學習中的審題能力,減輕農村初中生對物理課程的畏難情緒,幫助學生探討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讓學生初步樹立物理學的觀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研究工作首先對農村初中生在物理學科中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其次,給出了針對調查的研究結果,給出為了提高效率而改進的習題課練習卷及相關教學實踐措施;最后,對班級成績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學生審題能力得到明顯提高的有效教學應對策略。本文共分五章展開,其中主題部分是第二章至第五章。第一章,緒論。該章闡述研究的問題、意義以及研究思路。第二章,通過開展調查、個別訪談,梳理農村中學生物理審題困難的現(xiàn)狀?偨Y農村中學生物理審題困難的特點及成因。第三章,提出解決農村中學生物理審題困難的應對策略。由于課后練習完成情況差,教師著重向課堂練習要效率。練習卷由知識提示、方法提示、例題講解、變式訓練、檢測這五個構成,降低習題難度的同時增加多種情景,并要求學生說或寫解題思路,減少審題的隨意性。第四章,應對策略的實施成效。分析學生的考試成績,各項數(shù)據(jù)表明采用新練習卷的班級成績有顯著提高。查看開放性題目的答題情況...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歐姆定律及學生的錯誤連線圖
圖 2-2 彈簧測力計指針漏畫圖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看到要畫指針,后經(jīng)提醒也仍有個別問題,背答案第一次單元測驗,問題是要求填寫量程,學生錯誤答案多為-5N。第二次月考中,圖不變,問題被改為填寫分度值。大答案。題目的彈簧測力計如圖 2-3 所示[18]。
圖 2-2 彈簧測力計指針漏畫圖第一次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看到要畫指針,后經(jīng)提醒也仍有個。不看問題,背答案例三:第一次單元測驗,問題是要求填寫量程,學生錯誤答案多案為 0-5N。第二次月考中,圖不變,問題被改為填寫分度值。以前的答案。題目的彈簧測力計如圖 2-3 所示[1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8(06)
[2]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探討[J]. 邱玉桃. 物理之友. 2018(05)
[3]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J]. 盧永生. 西部素質教育. 2018(02)
[4]學科能力構成及其表現(xiàn)研究——基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與遷移創(chuàng)新導向的多維整合模型[J]. 王磊. 教育研究. 2016(09)
[5]如何提高新疆班學生的物理審題能力[J]. 于曉洋. 中國民族教育. 2013(06)
[6]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結構的因素分析與能力培養(yǎng)研究[J]. 蘇睿,李來政. 教育研究與實驗. 1992(02)
博士論文
[1]中國中學物理課程政策演變研究(1949-2011)[D]. 張正嚴.上海交通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初中生物理錯題成因案例分析與對策研究[D]. 高俊杰.上海師范大學 2017
[2]中學物理學科能力的研究[D]. 歐陽映.華東師范大學 2014
[3]高三學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現(xiàn)狀研究[D]. 周圣峰.首都師范大學 2011
[4]培養(yǎng)初中生原始物理問題解決能力的研究和實踐[D]. 薛峰.蘇州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60475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歐姆定律及學生的錯誤連線圖
圖 2-2 彈簧測力計指針漏畫圖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看到要畫指針,后經(jīng)提醒也仍有個別問題,背答案第一次單元測驗,問題是要求填寫量程,學生錯誤答案多為-5N。第二次月考中,圖不變,問題被改為填寫分度值。大答案。題目的彈簧測力計如圖 2-3 所示[18]。
圖 2-2 彈簧測力計指針漏畫圖第一次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看到要畫指針,后經(jīng)提醒也仍有個。不看問題,背答案例三:第一次單元測驗,問題是要求填寫量程,學生錯誤答案多案為 0-5N。第二次月考中,圖不變,問題被改為填寫分度值。以前的答案。題目的彈簧測力計如圖 2-3 所示[1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8(06)
[2]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探討[J]. 邱玉桃. 物理之友. 2018(05)
[3]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J]. 盧永生. 西部素質教育. 2018(02)
[4]學科能力構成及其表現(xiàn)研究——基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與遷移創(chuàng)新導向的多維整合模型[J]. 王磊. 教育研究. 2016(09)
[5]如何提高新疆班學生的物理審題能力[J]. 于曉洋. 中國民族教育. 2013(06)
[6]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結構的因素分析與能力培養(yǎng)研究[J]. 蘇睿,李來政. 教育研究與實驗. 1992(02)
博士論文
[1]中國中學物理課程政策演變研究(1949-2011)[D]. 張正嚴.上海交通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初中生物理錯題成因案例分析與對策研究[D]. 高俊杰.上海師范大學 2017
[2]中學物理學科能力的研究[D]. 歐陽映.華東師范大學 2014
[3]高三學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現(xiàn)狀研究[D]. 周圣峰.首都師范大學 2011
[4]培養(yǎng)初中生原始物理問題解決能力的研究和實踐[D]. 薛峰.蘇州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60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annong/326047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