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探索”地理活動設計評介
發(fā)布時間:2021-11-06 01:21
隨著地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基于這樣的理念,教育部審批的六套初中地理教材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加大了“活動”改革的力度。盡管如此,現(xiàn)有初中地理教材中仍然存在部分活動操作性不強、難度不適宜、實踐性不足、缺乏趣味性等問題,需要以不同的視角和廣闊的思維來改進現(xiàn)有的活動設計!皣业乩怼本W站是美國最權威的地理教育網站,10年來受到廣大美國地理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其教育頻道中的“國家探索”活動系列有45個活動,內容豐富,設計精致。本文立足于翻譯這些活動設計的網絡文本,并研究其設計理念和設計特色,以期借鑒美國在地理教學活動設計中的先進經驗,為我國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活動建議”的編制、初中地理教科書的編寫、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提供參考。本文的導言部分介紹了論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第一章是“國家探索”地理活動的設計概覽。首先簡要介紹“國家探索”地理活動的設計背景;然后分析了該活動系列設計的兩個理論依據(jù),一是美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二是建構主義理論;接下來說明其活動結構和主要活動類型。第二、三、四章結合活動案例,分別闡述“國家探索”地理活動的三個設計特色:一是以包含高...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彩色玻璃地圖,馬薩諸塞州
“已家探索”地姐活動杖計評介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自然地理學中的與豐富起來的。在地理教育中,地理觀學生可以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通了充實的表象材料,從而對抽象而理性深刻地理解各種地理現(xiàn)象與地理規(guī)律業(yè)知識、專業(yè)的工具和觀察方法,考活動對知識概述和具體的活動操作步驟學生通過自我學習掌握野外觀察的知最為突出。博物學家
圖3一3參觀埃及古藍博物館的游客們正在你的任務恭喜你被聘為當?shù)氐囊患也┪镳^設計人物是一個你很熟悉的人,那就是你!在 卡蒙與法老的黃金時代”展覽上汲取經驗,是如何得以展示的。簡述當?shù)夭┪镳^的館長要求你設計一個突擇能反映你生活的物品并找到最佳的方式一下博物館的展品應該如何放置,比如去 由哪些部分組成;之后,運用你學到的知學習現(xiàn)在快來看看博物館的展品吧!瀏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地理活動教學若干案例解讀[J]. 王曉,孔云. 地理教學. 2008(01)
[2]美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述評[J]. 楊代虎. 比較教育研究. 2005(08)
[3]地理實踐活動教學的意義與發(fā)展[J]. 林培英. 課程.教材.教法. 2002(11)
碩士論文
[1]我國高中地理新課程實驗教科書中“活動”設計存在問題的研究[D]. 石慧.首都師范大學 2006
[2]中美地理課程標準對比研究[D]. 楊代虎.南京師范大學 2005
[3]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D]. 白絮飛.東北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78880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彩色玻璃地圖,馬薩諸塞州
“已家探索”地姐活動杖計評介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自然地理學中的與豐富起來的。在地理教育中,地理觀學生可以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通了充實的表象材料,從而對抽象而理性深刻地理解各種地理現(xiàn)象與地理規(guī)律業(yè)知識、專業(yè)的工具和觀察方法,考活動對知識概述和具體的活動操作步驟學生通過自我學習掌握野外觀察的知最為突出。博物學家
圖3一3參觀埃及古藍博物館的游客們正在你的任務恭喜你被聘為當?shù)氐囊患也┪镳^設計人物是一個你很熟悉的人,那就是你!在 卡蒙與法老的黃金時代”展覽上汲取經驗,是如何得以展示的。簡述當?shù)夭┪镳^的館長要求你設計一個突擇能反映你生活的物品并找到最佳的方式一下博物館的展品應該如何放置,比如去 由哪些部分組成;之后,運用你學到的知學習現(xiàn)在快來看看博物館的展品吧!瀏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地理活動教學若干案例解讀[J]. 王曉,孔云. 地理教學. 2008(01)
[2]美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述評[J]. 楊代虎. 比較教育研究. 2005(08)
[3]地理實踐活動教學的意義與發(fā)展[J]. 林培英. 課程.教材.教法. 2002(11)
碩士論文
[1]我國高中地理新課程實驗教科書中“活動”設計存在問題的研究[D]. 石慧.首都師范大學 2006
[2]中美地理課程標準對比研究[D]. 楊代虎.南京師范大學 2005
[3]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D]. 白絮飛.東北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78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47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