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與“意義”視域中的毛澤東哲學——以“人民民主”為內(nèi)核的世界哲學合理形態(tài)
[Abstract]:What is "Mao Zedong philosophy" and how to name "Mao Zedong philosophy" is the key to study and elucidate Mao Zedong philosophy, but the naming of "Mao Zedong philosophy" and the acquisition of the core category of Mao Zedong philosophy. But no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he key to get out of this dilemma is to proceed from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social disorder and loss of meaning that both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 name Mao Zedong philosophy and grasp its reasonable core in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order" construction and "meaning". The contrib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ao Zedong's philosophy lies in the successful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social order and the people's survival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 order of governance and the world of meaning of life. The world of order and meaning is construc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rational core and overall category of people's democracy. Mao Zedong's philosophy of "order" and "meaning" constructed with the core of "people's democracy" also has the world significance, forms the effective dialogue with the modern world philosophy, and becomes the reasonable world philosophy theory form.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毛澤東民主理論與中國共產(chǎn)黨民主話語體系的建構(gòu)”(項目編號:16JD710067)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延安時期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中國化的探索”(項目編號:14YBB078) 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專項“延安時期毛澤東民主理論與實踐研究”(14MY42)
【分類號】:A8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勇;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精華[J];安順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2 鳴鏑 ,陽晴;李達與毛澤東 半個世紀情[J];文史春秋;2002年08期
3 姚潤皋;把握毛澤東哲學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關(guān)系的雙重視角[J];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10期
4 馮昆,張澍軍;論毛澤東的國情觀及其思想理論啟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5 范云生;論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J];江南論壇;2003年12期
6 吳澄清,甘文華;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綜述[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王士文,艾德文;論陳云評價毛澤東功過和堅持、運用毛澤東思想的科學論述[J];探索;2004年01期
8 蔣秀碧;試論中國古代思想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影響[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張春梅;對毛澤東“實事求是”思想的幾點思考[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王彥民;中共中央黨校專家學者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綜述[J];理論視野;2004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明偉;;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當代價值的思維視角[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個人課題成果集2012年(上)[C];2013年
2 莊福齡;;毛澤東哲學思想發(fā)展史研究述評[A];毛澤東研究述評[C];1992年
3 付春光;黃桂;;毛澤東科技理論的歷史詮釋[A];毛澤東與當代中國-全國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4 宋一秀;;毛澤東實事求是思想研究述評[A];毛澤東研究述評[C];1992年
5 劉毅強;;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研究述評[A];毛澤東研究述評[C];1992年
6 馬濤;;從尊孔到批孔——略論毛澤東的孔儒觀[A];毛澤東與中國歷史文化[C];1993年
7 荊世群;;毛澤東哲學思想:中國近代哲學革命的歷史總結(jié)——馮契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歷史定位[A];毛澤東研究總第2輯2007年第1輯[C];2007年
8 劉惠恕;;中國共產(chǎn)黨哲學思想的里程碑——從毛澤東到鄧小平[A];上海市社聯(lián)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4年
9 思沁夫;;論毛澤東哲學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A];第七次全國民族理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劉濟普;劉穎;;《反對本本主義》的歷史作用與現(xiàn)實意義[A];毛澤東鄧小平與現(xiàn)代中國——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與中共永定縣委、永定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召開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學術(shù)討論會重要講話與論文選集[C];199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劉大群;運用毛澤東哲學思想推進審計工作[N];中國審計報;2009年
2 記者馬獻忠 通訊員馬超;深入挖掘毛澤東哲學思想當代價值[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程美東;從哲學層面研究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N];人民日報;2012年
4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所 曠三平;經(jīng)典與當代:重思毛澤東的哲學思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5 齊巧霞;深化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N];人民日報;2004年
6 祝謙;“中國出了個毛澤東”[N];新疆日報(漢);2013年
7 齊巧霞 施維樹;一個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題[N];人民日報;2004年
8 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于吉林;毛澤東的雄才大略與河南[N];河南日報;2013年
9 主講人 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 研究員 唐洲雁;走近毛澤東[N];光明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大青;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現(xiàn)實意義[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2 岳慧文;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研究[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15年
3 尹長青;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中國特色[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杜麗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文化哲學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5 彭恩琴;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與三十年來中國的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6 王虎丹;毛澤東民族哲學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7 趙建杰;毛澤東鄧小平人民內(nèi)部矛盾學說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8 肖茜熔;中國古代辯證法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影響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117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411733.html